首頁 > 電視批判 > 電視批判特別策劃——CCTV 優秀電視欄目在線 > 正文

再談央視《讀書時間》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6日 09:59)

  作者:桃源看客

  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話俗理不俗。我仍然感念于排行榜裏關於《新華字典》的幾句話,————抄詞典!我們叫喊了半天什麼人文關懷,什麼中西部,實際上人生的終極關懷就是體現在今生今世的對人對事的悲天憫人上。有了這些,也使觀眾有了信心,因為製作者沒有坐在高高的雲端呀,他們也和我們一樣。為職稱、為孩子上學、為之為那,苦惱著嘛!可你看《新華詞典》的故事,幾句話的故事,卻使人淚流滿面!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苦惱是不一樣的,可這個故事卻震撼了我!這就證明了有一面———人和人還是一樣的,情感上有相同的!動情點哪!正因為她不是那種商業化的煽情説出的,所以在下對這個評價高著呢!

  我還是那句老話:《讀書時間》應該貼近當下的生活!而不應該虛無縹緲的搞些事。今天的《舞臺》開始,整個畫面基調太“白”了。舞臺也者,應該濃墨重彩才是呀!主持人中景時,演播室後的背景不大舒服。太堵!怎麼忘了計白當黑的道理,忘了留白的竅門?!山欲顯其高雲霧鎖其腰嘛!另外,《舞臺》開始不久畫面下方就有五日談的字幕和舞臺欄目字幕,可出得太業餘了,字體太白太大。《讀》則稍好點。後邊幾個鼓起來的包包難道是模倣悉尼大劇院?十年前,簡單的幾個花招就讓觀眾滿意;而現在。。。外在的東西越來越花哨,內在的呢,卻不知不覺流失了。而有的欄目則是矯枉過正了,如《非常接觸》。因為這種花哨用行話來説就是有點“過”了。正如莊子同志好早指出的:“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耶?”而《讀書時間》在欄目細節包裝上,這個度,把握得比較好。現在而今眼目下,素面朝天是不行了,鉛華洗盡現真淳,也難以吸引大眾,電視真是放下身段了。所以,從第一期來看,這個度恰到好處。在大處不變的情況下,今後可視具體內容,弄些噱頭還是必要的。訪談,一是嘉賓要選好,如果肚子裏有東東卻表達不出或表達不好,就把他往《推薦榜》裏或其它地方擱。二是主持人的機智不要表現在與嘉賓比機智,而是為“榨取”嘉賓閃光的言語或觀點服務。在下把主持人好有一比,就象舊時貴族家的農奴,老爺要上馬鞍,您就彎腰趴在地上,給他當蹬馬石使。這樣才是好主持!所以,同志們哪,不要羨慕主持人,做“農奴”多累呀。問的切入點要一刀中要害,瞄準時機,問得是時候;再是要問得狠,所謂狠就是要一刀見血!實際上觀眾對於十二三分鐘的小訪談,不會有不切實際的要求,但作為製作者,也不能浪費這些寶貴的時間!像這期的《溫故知新》,我説過,一個是對於“圖書出版跟風”(實際上像模倣《藏地牛皮書》封面的也是這種現象的細微表現)現象的客觀辯證的分析(一是有市場意識的表現;二也是沒出息做不大的表現);二是對於“紅包上寫書評”的批評,説得真tmd好!有這麼兩個小觀點,一個訪談就言之有物,觀眾看著不乏味還得到了有用的信息。這就立起來了!將來你訪談書籍也罷,訪談業界現象也罷,。。。都是這樣的嘛。

  哈哈,在下説得有些淩亂了。總之,做電視這玩意,應該是怎麼好使怎麼整,千萬不要有框框。但也要有規矩可循,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有時也要超越規則。做文化節目特別是電視讀書欄目的,要用形象表現,先天上就先吃了點虧。要把概念、抽象的化為形象嘛。這就需要我們的電視人有點理想主義的情懷!而在做節目時又要採取實用主義,十八般兵器,那種好使用那種!

責編:徐建委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