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批判 > 電視批判特別策劃——CCTV 優秀電視欄目在線 > 正文

《讀書時間》開放錄製現場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6日 09:56)

  記者 鮑曉倩

  本報訊 近日,備受關注的央視《五日談讀書時間》欄目又在悄悄“變臉”,主持人同作者的訪談現場從演播室搬到了讀者中間,這是《讀書時間》繼2004年2月初製片人、主編、主持人全面換將大改版之後的又一次大動作。

  6月5日,在北京朝陽區幹面衚同世界知識出版社院內,一輛停靠著的中央電視臺大

  型電視轉播車,表明如今的《讀書時間》已經“出手不凡”。笑聲和掌聲不斷從二樓的窗戶中傳出,在那裏,160多位中學生正在同節目主持人劉暢、韓國青春寫手可愛淘一起展開一場無拘無束的跨國青春對話——“中韓青少年心有多近?”話題圍繞著可愛淘風頭正勁的網絡小説《那小子真帥》展開,“青春小説”《那小子真帥》讓青少年癡迷,卻讓成年人難以閱讀。孩子們為何癡迷?如何理解這種現象?孩子們不乏見地的肺腑之言老師和家長們都值得聽一聽。

  年初改版後的《讀書時間》一直致力於使節目貼近觀眾,朝該節目製片人華越的理念——“‘讀書’電視節目可以是也應該是大眾化和普及化的”靠近,不久前,節目為了使讀者能參與其中,增加了“書友評書”板塊。“一本書,一個吸引人的話題,一場有益的公開討論”則是《讀書時間》開放辦節目希望達到的效果。

  《讀書時間》再度改版最主要的出發點仍舊是收視率的影響。雖然年初改版後第一期《五日談讀書時間》曾經達到過《讀書時間》有史以來收視最高點,位列央視10套第5位,但更多期《讀書時間》的收視率在10多位和20多位間徘徊,事實上,《五日談》整體收視情況均不樂觀,把五個觀眾群體不同的欄目糾集在一起,存在著整體形象混亂的問題,《五日談》的另一位欄目製片曾幽默地把《五日談》的現狀概括為“一個肉體,五個靈魂”。《讀書時間》策劃人朱正琳也表示,《五日談》要在黃金時間電視劇的巨大衝擊下搶觀眾,十分有壓力。

  對《讀書時間》收視率不理想的現狀,製片人華越表示:“這反映了原來作者、評論員、主持人在演播室裏的談話形式‘不得人心’,讀書本身是非常個人化的,節目再採用個人化的交談方式很難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作為電視讀書節目,應該有觀眾參與,反映更多人的意見,這樣可以彌補主持人等各方面的欠缺。”正是出於這種考慮,華越把《讀書時間》節目現場從演播室搬出來,走到讀者身邊,首先做成一個熱鬧的開放的文化活動,然後從中剪出一台有所側重的節目。“我們現在是在黑暗中摸索,要尋找符合這個播出時段,符合讀書性質的電視表現形式。”他説。

  據悉,《讀書時間》開放式錄製節目的長期計劃是:將“演播室”設在讀者匯集的書店中,書與話題及錄製地點事先公佈,現場討論自由參加。並且,錄製地點的選擇還將不限于北京的書城。對於開放錄製現場後的節目,華越表現出相當的信心:“從前看演播室裏錄出的節目,我總不太滿意,覺得該談出來的東西沒有談出來,現在我略有激動的感覺,現場非常熱鬧,‘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討論發表見解相互有啟發。把節目做成固定的文化活動,一定能産生一定的影響,收視應該比原來好。”華越還透露,《五日談》整體規劃也在醞釀改革,努力實現一個欄目的5個方面的面貌,定位於5種文化人生。

  開放錄製的第一期節目“《B模式》之討論:誰來為即將到期的環境債付費?”將在6月14日晚上8:00播出。在這期節目中,《B模式》的作者——美國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R布朗和《中國改革》雜誌總編輯、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在北京萬聖書園對話,吸引了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在內的50多名讀者的現場討論。主持人串聯三方,展開了作者與讀者、專家對專家的多層次對話。開場不久,溫鐵軍就單刀直入,首先就布朗前幾年發表的《誰來養活中國》一書中作出的錯誤預測提出質疑,布朗做了解釋。而後兩人共同就B模式的可行性做出了很具體很實際的探討,觀點有分有合。溫鐵軍問得尖銳,布朗答得坦率。現場觀眾也提出問題、加入討論,氣氛十分活躍。

  稿件來源:中華讀書報

責編:徐建委  來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