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品評 > 正文

娛樂類電視節目為何“快樂”不再的三宗罪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08日 11:33

  

朱慧松

  據報載,曾經盛極一時的娛樂、綜藝類電視節目如今已大多陷入困境。某些曾開國內娛樂節目之先河的大型綜藝節目不是停播,就是收視率節節下降。回想前幾年,以《快樂大轉盤》、《快樂大本營》等為代表的綜藝節目以其清新、活潑的氛圍令觀眾耳目一新,悄然走紅熒屏,收視率居高不下,後來其他各電視臺紛紛效倣,在熒屏上颳起了一股“快樂”風,諸如《開心》、《假日》、《非常》、《超級》等節目先後出臺。但現在這些綜藝節目為何“快樂”不起來?筆者以為,問題主要在以下幾點:

  一、濫。各臺爭相上馬綜藝欄目,短時間內匆匆推出一台大型綜藝節目,不但質量難以保證,連嘉賓都成了問題。全國一二流明星就那麼幾個,馬不停蹄地在各電視臺的演播間往來穿梭,甚至出現同一位明星在同一時段播出的兩台綜藝節目中擔任嘉賓的情況。電視導演想盡辦法,讓隱退多年的老明星重出江湖,聞所未聞的小演員也來救場……即使如此,明星數量仍遠遠供不應求,無奈之下大大提高其週轉速度,一個月內來個兩、三次也不足為奇,以致某些明星亮相後第一句話就是“我又來了”,滿臉尷尬。

  二、重。節目多少並不太重要,關鍵要有自己的特色。面對觀眾越來越苛刻的目光,導演們挖空心思力求有所突破。無奈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於是乎想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你有什麼好節目,我就來克隆:你有明星臉,我有模倣大賽;你有孩子王,我有快樂寶貝;你有真情告白,我有真心故事。甚至某名牌節目中所採用的間奏曲、主持人對白都被克隆。如此千人一面、內容重復的綜藝節目,又都擠在週末的熒屏上,觀眾自然興趣全無。

  三、俗。如果説以上兩點還勉強可以忍受的話,那最令觀眾厭煩的當屬節目內容的媚俗甚至低俗。一些電視綜藝節目不在節目質量上下功夫,而是挖空心思出歪招:主持人的打扮越來越怪異,説話的腔調越來越嗲;煽動小孩子高唱《心太軟》,猛跳《餓狼傳説》;隨便拿嘉賓開涮;現場遊戲越來越驚險恐怖,以至出現了某笑星摔成骨折的事故……原本搞笑的節目卻令人哭笑不得。

  莫非只有這樣的節目才能吸引觀眾?事實並非如此,中央電視臺的《正大綜藝》、《幸運52》等綜藝節目各具特色,深受觀眾青睞。只有不斷貼近觀眾需求,辦出自己的特色,辦出自己的風格,綜藝節目才有市場,才有生命力。

(編輯:王今一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