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回眸 > 藝術人生精華 > 正文

理性思考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9日 18:33

  【碧海晴天】 “傳媒內部的遊戲,放在了聚光燈之下“——“藝術+人生”的故事模式?這是一個傳媒界內部的盛宴,不小心被外面的人看到了,這是藝人們關上門自己細數傷痛的內心過程,但是卻條理清晰,毫發畢現地被放大在聚光燈前,成為了人人可以談論的話題。這究竟是我們這個傳媒時代該高興的事情;還是最為一個藝人該高興的事情?就算前者都成立,但也這是我們觀眾們該一起高興的事情嗎?雖然在哭泣中,找到了曾經被誤解的,曾經被傷害的,但是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來,請問專家:這是不是社會的病態,是不是集體的窺視欲之完美展現?

  【碧海晴天】"在你們的節目當中曾不止一次讓在場的藝人們(不喜歡明星這個詞)落淚,婆娑淚光、夢幻燈光加上那雙萬人矚目的款款目光在熒屏前完美交織,我們還能再奢望什麼呢?在你們的節目當中曾不止一次讓在場的藝人們(不喜歡明星這個詞)落淚,婆娑淚光、夢幻燈光加上那雙萬人矚目的款款目光在熒屏前完美交織,我們還能再奢望什麼呢?加上現場的觀眾們又不失時機、恰到好處地將對藝人的愛憐和呵護定時奉獻,my god! 造就了一個無比感人的、自戀情緒de週末集體爆發,看著那些哭泣的場面,我想有些時候,一個人的眼淚是不是真的很廉價。在《重慶森林》中梁朝偉説“一個人哭,你可以給他一包紙巾,可是一個房子哭,你卻要做很多功夫。”要是全國那麼多的觀眾,在每週的同一個時間,集體看著別人哭,然後自己也跟著哭,那麼我們能做的又是什麼呢?

  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時間、一個地點,在某些人的帶領之下,一起哭泣。如果這是一種必須或者是趨勢,我想我們可能那些地方不對了。我們在哭泣的時候,可能已經失去了感受哭泣的自身的含義。

  【碧海晴天】“我們“這裡是一個集合概念,其中既有平民階層,也有藝人們自身,當然也有媒體自身,媒體是一個製造偶像和話題的工具,在你們做過了那麼多期節目之後,有沒有想過要是沒有藝人(製造和發現)包裝),你們怎樣來表現人生這個主題?或者説你們自己怎樣來從遠距離來看自己的節目?你們又是怎樣來定義藝術和藝人。

  【碧海晴天】《藝術人生》目前的高品位節目定位,除了節目組的良苦用心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它站在了眼球的前沿,它洞悉人們想知道公眾人物背後故事這個心理,以此為前提,以一種“藝術的方式”滿足了這個從眼球到心理再到眼淚的過程,它在創造了感人情景的同時,也在産生著自己的傳統,但是你們將來怎樣去突破自己的模式?立足傳統,放眼世界的背後是什麼?

  【funny6383】我覺得《藝術人生》請來的人應該有著屬於自己特別的故事,而且在藝術上很有造詣,是不同年齡層次觀眾心目中的偶像,有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他們身上除了看到明星光鮮的一面,還應該讓我們能夠學到更多,感悟更多!

(編輯:王今一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