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品評 > 正文

《經濟半小時》:歷久彌香的老酒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8日 09:46

  

易蓉蓉

  到2003年12月18日,《經濟半小時》開播已經有十四年了。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家裏收的頻道太少,總是在心裏祈禱長達30分鐘的《經濟半小時》快點過去,我最愛的“正片子”(電視劇)快點來。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學新聞專業、關心時政的我卻在眼花繚亂的電視欄目中漸漸鎖定了《經濟半小時》,每晚九點半準時赴約。而據我所知,周圍很多人也很愛看這檔節目。

  《經濟半小時》:歷久彌香的老酒——老欄目如何煥發蓬勃活力的啟示

  《經濟半小時》作為央視創辦最早,影響最大的名牌經濟欄目,十四年來,以其獨特的品質和追求——用經濟的眼光關注社會熱點——吸引了無數的受眾。1999年度央視調查公司的權威報告顯示,在央視298個電視欄目中,《經濟半小時》名列“觀眾認知度”第十位;在央視商務經濟類欄目中,“全國觀眾滿意度”排名第一,收視率排名第一。①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經濟半小時》這壇老酒歷久彌香?

  選題:著眼于大經濟

  《經濟半小時》作為中央電視臺唯一的經濟時事的深度報道性欄目,選題上總是著眼于“大經濟”——選擇重大經濟事件、業界風雲人物作為報道的焦點,以嚴謹的態度、新聞的眼光、經濟的視角、權威的評論,深度報道經濟事件、透徹分析經濟現象、忠實紀錄企業變革、準確把握經濟脈博。從80年代中原商戰到90年代國企改革試點追蹤、軟著陸;從′95農村小康紀實到′99財富對話和新千年達沃斯論壇,《經濟半小時》總是走在中國市場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最前沿。它的權威性和深度透析力,給普通百姓提供了及時準確的信息,也給國家宏觀經濟的決策層提供了生動鮮活的參考價值。

  從最近《經濟半小時》的選題可以看到緊扣社會經濟熱點和重點的思路——9月29日播出《商品房銷售:新政策 新實惠》介紹12月1日即將實施的《北京市城市房地産轉讓管理辦法》,這個《辦法》確定了大家最為關心的北京市新的商品房銷售計價方式。在開學之際(9月15日)《教育收費:“亂”的背後》,在國家有關機關進行歷年來規模最大一次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開始之前,記者發現有些學校(四川雙流縣華陽鎮)收費又有了新的名目,從而給若干有相同做法的學校敲響警鐘。但是當學校處於弱勢時,《經濟半小時》也會仗義執言——(9月24日)播出《南皮縣學校雜費雁過拔毛——雜費被截留,中小學辦公勉強度日》,責令截留學校雜費的鄉鎮退回學校雜費。《跨省賣血暗訪記》(9月20日)則給大家展示了驚心動魄的新的跨省賣血,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新的賣血村。我國進入艾滋病發病和死亡高峰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河南和安徽部分地區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出現了集中發病、集中死亡,他們染上艾滋病最主要的途徑就是因為賣血。

  還有《石家莊:記者離毒氣彈不到30厘米》(9月13日)、《廣奧風波:辭不掉的物業公司》(9月12日)、《再造東北》(9月11日)……這些選題既提供給受眾最想獲知的信息,也提供深度分析,避免了受眾在信息爆炸時代無從選擇的困惑。並且從以前的理論化向大眾化、實用化轉變,從高精尖向平民化轉變。這種定位的革命性變化非常符合電視的特點,作為大眾文化和通俗文化,經濟與中國人日益關係密切,而成熟的分眾與專業化受眾市場尚未形成,經濟類的電視節目的時效與通俗易懂必不可少。

  欄目受眾:定位明確

  節目收視調查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節目收視率調查,二是節目欣賞指數調查。在專業化電視頻道中,精益求精的電視人不僅要關注有多少人看了自己的節目,還要關注有多少人滿意自己的節目,節目欣賞指數就是為了反映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滿意程度而做的調查。通過入戶面訪,直接聽取觀眾意見,全面採集頻道和欄目評價的數據,定量評估電視頻道和電視欄目的數量。

  相對而言,電視的受眾要比其他媒體的受眾更為複雜。比如,相比一本經濟專業雜誌,電視經濟深度報道欄目受眾中的同質性群體和異質性群體都不確定。②具有相同性質的人們組成的同質性群體可以組成固定的電視受眾群體;但由於年齡、職業、地域、性別等原因,同質性群體會發生分化,而不同性質的個人由於愛好、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的一致會組合成異質性群體,異質性群體也可以形成固定的電視受眾。

  電視經濟深度報道欄目的受眾應該更多的表現為異質性群體。據調查,十四年來,《經濟半小時》主要收視群體為經濟界中高層管理決策人士與技術服務階層,他們的年齡主要在25歲到50歲之間,月收入平均在1400元以上,具有較高的消費和投資決策能力。他們的職業、社會地位從政府高官到公司經理,從商界巨子到普通觀眾,不一而足。

  內涵:濃郁的人文關懷

  當下很多電視欄目都將關懷眼光投向弱勢群體——下崗工人、漂泊在城市的打工者、鄉村教師、殘障青年、感情失意人士等,這固然能夠揭示一部分人群的生活狀態,但媒介顯現人文價值,不僅僅只是眼淚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應是平凡的人的內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嚴,所弘揚的是蘊于其中的質樸、堅韌、善良和互助這些美德,而這正是人文關懷所堅守的真、善、美,這些道德價值的存在正是促進社會健康發展之必要。它體現為對每一個人的尊重和關懷,對每一個人的生存狀態的平等體味和理性思考,並不是一提到關懷的對象就想起貧窮和落破、傷感和同情。

  儘管《經濟半小時》主要收視群體為高收入群體,但並不妨礙它將濃郁的人文關懷貫徹始終:

  ——2003年6月23日《北京民工子弟學校:6月30日是道“坎”》,主持人一齣場就説“還有一個星期就是6月30日,對於我們來説,未來的這一個星期可能是極為平常的7天,而對於北京市的打工者子弟學校來説,未來這一星期可能就是它們坎坷命運的最後時刻。”擔憂之情溢於言表,讓觀眾不禁也擔憂北京民工子弟學校能否過好6月30日這個坎。

  ——2003年4月25日《六省“三農”調查報告——種糧篇》,記者在福建的全國商品糧基地建陽市發現了大片的撂荒土地,因為種糧虧本所以那裏的農民放棄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葉木榮家的老房子已經年久失修,除了一台14寸的黑白電視,家裏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葉木榮兩口子就睡在一張破舊的床上。因為沒有別的收入,葉木榮一家每天吃的青菜、竹筍都是自己種的,這樣家裏的開銷還能少一點。只有到過節的時候家裏才會改善生活,因為不賺錢所以很少吃魚、肉。儘管一省再省,但每年開春,葉木榮仍然要為化肥錢發愁。今年又要下化肥了,這個時候沒有錢買,也不知道去哪借,葉木榮現在還在發愁——記者通過原汁原味地記錄普通百姓生活,給我們傳遞他無限的同情和關切之情。

  ……

  人文關懷不僅成為《經濟半小時》報道的視角,題材選擇的導向,更是作為一種精神貫穿于新聞報道的全過程中,包括從採訪、選題到表現形式的選擇。從這種角度講,人文關懷在拓展了《經濟半小時》報道的視野,深化了新聞價值取向的同時,它本身作為一種思想也可借助《經濟半小時》在大眾中進行傳播,對大眾進行人文主義的教育。

  時空的巨大跨越和社會資源的最大利用

  如果説《時空連線》利用技術開闢了電視新聞深度報道新樣態,那《經濟半小時》就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請當事人(其他媒體記者、政府官員、學者專家)到演播室,或者電話連線身處新聞現場的他們。主持人與當事人之間談話的互動性,使得採訪對象出於不同角度的各種説法和觀點交叉碰撞,層層推進,使得節目分析更加接近客觀全面。同時,各當事人之間在不同空間也可以互相溝通,從而深化對新聞事件的透視分析。

  9月10日《新加坡SARS:引發緊急行動》節目中主持人分別電話採訪了中央臺駐香港記者黃熠聞、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新加坡記者馬曉清和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教授管佚,了解相關情況。

  時空的巨大跨越使受眾在第一時間接受最準確信息;社會資源的最大利用,使得高消耗的電視行業成功地降低成本。

  主持人:五位主播個性迥異

  《經濟半小時》的幾位主播曲向東、趙赫、王小丫和新加盟的歐陽夏丹、馬洪濤可謂是各具特色。從個人偏好來説,穩重、底蘊深厚的曲向東頗佔上風。1992年畢業于北大中文專業的曲向東雖然一再自謙要“補提問的課”,但我們從節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997年才加盟的他已經用他的真誠與努力擺脫了“主持”的痕跡,而是將自己與每期節目融為一體。

  而從1989年《經濟半小時》創辦伊始到今天始終身在其間的趙赫,雖然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節奏略微沉緩,缺少生氣。紅透半邊天的“美女”主持王小丫“能者多勞”,在央視出鏡率太高,顯然有點力不從心,經常沒有消化記者編導的稿子就匆匆上陣,讓人只記住她撲閃撲閃的大眼睛但對節目內容“不留痕跡”。不知什麼緣故,現在已經很少看到她主持的節目。

  新近從記者轉到主持人行當的馬洪濤,形象很好,懇切、誠實,頗為切合《經濟半小時》的欄目定位。而且屢獲中國電視獎一等獎,實力不可小覷。

  新加盟的歐陽夏丹之前是上海衛視的主播,被人親切地稱為上海的“小百靈”,這只生在桂林,成長在黃浦江畔的“小百靈”已經邁入了更廣闊的舞臺——央視經濟頻道。她“説”新聞的風格親切、平和、不做作。

  而《經濟半小時》龐大的記者隊伍也是藏龍臥虎,比如從《南方週末》過來的壽蓓蓓,以及被同時譽為“紅唇殺手,一身正氣,最職業的女記者之一”的孫嶺,“記者只要有一顆良心,用點苦心,時時留心,對事專心,保持熱心”的王朝陽,眾笑“從他的體形,看到了半小時的寬厚;他的出鏡,感到了半小時的多元”,等等,潛力大有可挖,行情頗為看好。

  臺上台下互動:延伸節目的品牌

  通過公關活動實現異質戰略舉辦公關活動是樹立媒體形象、擴大社會知名度、突出差異性的一個較好方式。

  《經濟半小時》從2000年12月開始,連續三年邀請國內經濟專家和財經記者,從當年中國經濟舞臺上最活躍的經濟界人士中評選出十位“經濟年度人物”及其它獎項,並舉辦CCTV經濟年度人物頒獎慶典,成為經濟界乃至全國的一大盛事。

  而每年一度的十大經濟人物評選可謂是《經濟半小時》異質戰略的成功之舉。經過三年的打造,這項經濟盛事已經成為經濟界和媒體關注的焦點和談論的熱門話題。

   思考與啟迪

  如果説《經濟半小時》延續了十四年來的觀眾滿意度和美譽度,不能不歸功於“做透一條”的策略。放棄原有的兩三條新聞組合的方式,而是從每天紛繁複雜的新聞事件中,挑選出一兩條最重要的經濟新聞,進行有深度、有評論、有多元觀點的報道,這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是非常明智的。

  當然《經濟半小時》也不是沒有軟肋。35分鐘的長度,工作量快趕上45分鐘的《新聞調查》了,可是《經濟半小時》是日播節目,肯定達不到後者(周播節目)的精雕細琢。

  電視是視覺傳播工具,聲畫語言是獨有的優勢。但感覺《經濟半小時》解説詞的比重遠遠大於畫面。《經濟半小時》利用電視媒介的及時、形象、現場感的優勢突出內容的同時,忽視了形式的豐富性,略顯單調。而在突出時效與大眾化的同時,也存在深度不夠,邏輯欠缺等弱點,當然這也是電視媒介的共有的弱勢。(中國新聞傳播學評論)

(編輯:王今一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