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指南--上網期刊--電視研究 解讀央視新聞頻道的“三個第一”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上網期刊 > 電視研究


解讀央視新聞頻道的“三個第一”
作者:清華大學 劉建明2003-12-15 15:01:18



    打開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凝重的語調不時打出品牌詞——“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需要”,在粗獷的間隔樂中張揚了專業理念。伴隨高質量的新聞在央視熒屏上不斷涌現,“三個第一”的品牌詞正在日益深入觀眾,培育著大眾新聞意識的成熟。每個“第一”都把記者推向競爭的舞臺,不僅成為品牌建設的目標,也為新聞頻道隊伍的成長設置了更高的起點。作為電視記者的高度訴求,“三個第一”的品牌促成電視新聞觀的一次飛躍,打造了新一代電視記者的智慧和體能。在今天,它代表了傳媒的效率意識和受眾意識,被中外新聞界視為主導理念。

  新聞頻道的觀眾期望值
  新聞在原生意義上是和突發結緣的,沒有事件發生,就無從談起新聞。對一切事件的報道,只有納入即時性和現場性的傳播,才能展示事件的具體進程。央視新聞頻道把握了新聞這一本性,以“三個第一”的理念駕禦新聞的傳授要素,使新聞的影響力為之陡增。最有説服力的是新聞頻道觀眾的期望值不斷攀升,達到央視歷史上最高的水平。
  觀眾期望值是指重要事件發生時,觀眾期望從某個媒體上獲得最權威的消息,情不自禁地把注意力轉向它,而對低劣的媒體失去獲取信息的興趣。這種期盼程度來自對高質量新聞的欲求心理,轉化為穩定的受視率。據北京費爾通媒體調查公司在北京地區的入戶跟蹤調查顯示,今年5至8月,新聞頻道的收視率為18.4%,在國內各衛視臺的新聞節目中名列第一。信任觀眾(經常收視的觀眾)佔該頻道觀眾的89 %,而收視率每個月以0.7個百分點在增長。最高的7月份,信任觀眾增長幅度達到3.6%,收視率的增長達到2.4%。新聞頻道“三個第一”的操作吸引了受眾的關注,在觀眾中形成強烈的收視期盼:每當他們想看電視新聞時,不由自主地把遙控器上的數碼按在央視新聞頻道上,期望值轉化為滿意的收視行為。
  觀眾期望值作為電視臺權威性的象徵,標誌競爭力的大小,是由固定收視人群的龐大和穩步增長構成的。傳統的新聞觀對新聞的認識,始終局限于“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把新聞理解為社會變動的一次完整的介紹,忽視報道時間的“神速性”、報道空間的“現場距離”和報道內容的受眾需求。“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需要”的新聞理念,把報道拉近事件,把內容貼近觀眾,發揮了新聞的最大功能。新聞頻道在三維上立意“第一”,打破了“總結式”和“綜合式”的新聞模式,樹立了新聞報道的跟蹤意識,構成觀眾搜索行為的目標。收視率調查證明,觀眾的期望值建立在“三個第一”的要素上,意味著新聞的效益性和觀眾的關注性是一致的。“三個第一”的新聞越多,新聞頻道的觀眾期望值就越高,收視率的各種指標始終會保持在高水平上。央視新聞頻道把“三個第一”作為品牌詞不僅是觀念上的提升,也是提高新聞質量的重要舉措。
  即使行業內的有識之士也沒有預料到,央視新聞頻道正在激發其他媒體的期望值,可能引起新聞界專業意識的變化。當突發事件發生時,一切媒介的記者都蹦緊了神經,深入各自的意識形態語境,引導受眾跟隨媒介一起思考。這是媒體爭奪受眾、設置議程的最佳時刻,各路記者不得不巧妙地亮出自己的旗幟。央視新聞頻道打出“三個第一”的品牌不僅是在爭奪信息的主導權,而且重視表明央視對重大事件的理性認識。由於電視報道的迅捷,國內新聞界開始對新聞頻道的最先報道觀其動向——“看看央視怎麼報的!”許多媒體的老總和記者在24小時滾動播出的不同時間,把眼睛轉向新聞頻道,琢磨自己的新聞該怎麼寫。越是重大新聞,其他媒體借鑒新聞頻道的概率就越大。這樣以來,新聞頻道迎來的不僅是廣大觀眾的品評,也時刻面對傳媒界的權衡。新聞界同行對新聞頻道的期望值轉化為參照值,不能不是央視榮譽感被重負感淹沒的一種壓力,這就産生了一種新聞變革的效應:提倡“三個第一”的品牌一方面顯彰了央視內部的自勵,同時也在國內新聞界形成深切的激勵。

  “三個第一”的電視新聞理念
  第一時間不僅是“快”的代名詞,而且要佔領受眾信息空白和理解空間,給觀眾奉送第一絲信息、第一個理解。就第一時間的狹義而言,是指事件剛一發生,還沒有被局外人知曉的一剎那就予以報道,使觀眾幾乎和事件同步目睹它的演變。當知到的人多了,信息借助人際傳播抵達現場之外的人群時,就是新聞的第二時間,這時新聞價值顯著變低,甚至不再是新聞。媒介的先聲奪人增加了它的覆蓋率,隨之滋生出公信力,漸漸形成自己的品牌。廣義的第一時間是指,在事件發生和公眾意識之間大都有一段短暫的思想空白,受眾來不及對事件作出任何判斷,獲悉事實的強烈慾望衝擊了對事實的認識。這個關鍵性的間隙,也通常被視為新聞報道的第一時間。如果在這個短暫的時間內,哪家媒體最先報道事件,就能把媒體對事件的認識傳播給受眾。捷足先蹬不僅僅給受眾第一個送來消息,而且第一個引導受眾的理解力。
  媒介報道事實,同時也是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事實,揭示事件發生的因果關係。解釋事實是展示事實本質的方式,表明媒體向受眾注入思想的能力。第一時間的解釋,容易成為第一時間的輿論霸主,最先控制輿論的走向。觀眾對新聞頻道期望值的增加,證明這一霸主可能在國內非央視所沒屬。一個媒體沒有在第一時間提供新聞,就等於跟在別的媒體後面老調重彈,期望觀眾對它産生鍾情是不可能的。高時效在新聞傳播中不僅滋潤著生機,而且決定著能否把事件做成新聞,第一時間不只是一個時間概念,而且是信息質量的首要標誌。
  “第一現場”的內涵似乎令人模糊,但卻為記者劃定了採訪的最前沿。這個品牌詞的提出給老記們帶來一種想象,開始思考採訪足跡的極限,確定現場採訪的理想位置。我認為,現場採訪可分為三個空間,即第一現場、第二現場和第三現場,分別對應攝錄事件的不同機位。第一現場限定在記者能夠清晰看到和聽到的距離,憑直觀獲取視聽材料;第二現場和事件拉開了距離,記者能看清楚、卻不能聽到任何聲音,只能捕獲圖像而無法攝錄事件發出的聲響。換一句話説,在第二現場採訪,新聞的真實度被壓縮到一定範圍,只能獲得視覺的真實素材,則無法獲取真實的聽覺材料,誰説了些什麼,記者全無所知。第三現場同事件有更大的距離,能影影綽綽看到事件的某些影像卻看不清楚,更聽不到任何聲音,大體有一百碼的距離。靠記者感官在第三現場獲得的材料肯定不會真實,要報道,必須採訪在第一、第二現場的當事人才不至發生錯誤。但也有特殊情況,即事件發出的聲響特別巨大(如爆炸聲),在記者看不到現場的情況下也能遠遠聽到。如果聲音超出視線所達到的距離,已不是在現場所聞,已不屬於新聞現場理論研究的對象,本文不再進一步論證。
  央視頻道提出“第一現場”的口號,要求記者直接獲取視聽兩種感受材料,不僅能維護新聞的最大真實,而且把聲像齊全作為報道內容豐富性的尺度,推進了電視新聞研究的視野。具備真實的影像和音響,使觀眾達到視覺和聽覺的最大滿足,是現場新聞的基本要求。今年6、7月關於“非典”疫情和安徽水災的報道,第一現場的新聞大量出現,聲像如丸走坂,觀眾和事件融在了一起。記者進入第一現場,觀眾才能進入新聞,新聞頻道的影響力取決於第一現場的重大新聞所佔的比例。
  “第一需要”的品牌詞殿其後,終結了新聞頻道的最高訴求。無論強調“第一時間”還是“第一現場”,都是為了滿足觀眾的迫切需要。觀眾的“第一需要”是指對新事實的需求,渴望獲悉世界變動的具體信息,在此基礎上産生觀眾的第二需要,即了解事實的利害。面對傳媒的信息噴發,觀眾首先想知道今天世界上發生了什麼,隨之對事實進行價值判斷:事實對人們有利還是有害,如何認識它的是非優劣?顯然,第二需要來自第一需要,通常被認為是對新聞意義的把握。事實和意義構成新聞兩個子項,前者客觀地存在於外部世界,意義則蘊涵在事實之中,是由人們的思維活動抽象出來的。記者披露事實的原貌,觀眾的求知欲得到最大的滿足,實現了第一需要,新聞的意義會在多數觀眾的頭腦裏滋生出來,帶來對第二需要的滿足。如果媒體偏重受眾的第二需要,以大量空洞的道理解釋事實,不斷向觀眾傾瀉媒體的觀點,新聞中的圖像動感就會削弱,觀眾的第一需要就得不到滿足。電視新聞的畫面少,收視率明顯下降,正是第一需要得不到滿足的結果。新聞頻道提出滿足第一需要的口號,昇華了新聞的要義,為電視記者樹立了最重要的新聞理念。
  多年來,許多記者都把直白地揭示事實的意義作為報道使命,忽視觀眾渴求事實畫面這一基本要求。缺少事實畫面,記者推銷自己的意見成了無根之木,觀眾對意義反而産生了懷疑。“第一需要”口號的提出,對扭轉電視新聞的議論腔是一種大氣的嘗試,不能不令人稱道。但第一需要的實現不能脫離第一現場的採訪,記者的足跡只有插在新聞發生地的前沿,才能給觀眾提供對清晰畫面的最大視欲。

  駕禦“三個第一”的記者素質
  “三個第一”也許不適用於一切新聞類型,但事件新聞不能缺少其中任何一個,嚴格地説,突發新聞的支點必須交錯在三者的有機結合上。報道時間的神速,新聞場景的動勢,事件爆發點和情節的延宕,……在鏡頭上只有惟妙惟肖、跌蕩起伏,才有突發新聞的韻味。缺少了哪個“第一”,都是電視現場新聞的缺憾。記者要把它抓到鏡頭裏,及時、如實地拍攝下來,並非是一件輕鬆的事。
  報道突發事件總是給電視帶來銷售熱點,“三個第一”的新聞氛圍讓觀眾大飽眼福,頻道的權威性也立刻顯現出來。電視記者如何認識、處理突發新聞,把“三個第一”駕禦得十分嫻熟,需要有高度的素質,在理論和實踐上也有許多未知領域需要探索。
  第一,突發事件猶如突如其來的襲擊,搞得編輯記者叫苦不迭,但記者的敏銳、勇敢和刻苦的品格,總會把他們送上成功之路。這一素質對於記者而言,不僅要錘煉數年,甚至要伴隨終生。今年中東連連發生的襲擊事件以及SARS的 肆虐,不同媒體報道的時效和分量絕然不同,但各國媒體不能不投入一場場新聞大戰。集結在每個編輯部的記者每天都枕戈待戰,任何一絲詭異的動向都使他們聞風而動,他們的頭腦在抓消息和發消息之間不停地滑動。由於突發事件的微變包含著突發的際遇,就看哪個記者時常把它嵌入視野,隨時勇敢地挺赴現場。 記者們頭腦清醒,具備靜待“平地驚雷”的職業習慣,在突發事件尋耳而來時才不致手足無措。許多意外之舉增加了採訪突發新聞的難度,但如果在出擊時鎮靜地關注著事件的“三個第一”,胸有成竹的把握也許基本奠定了。
  第二, 記者的哲學頭腦給他們帶來驚人的判斷力,在偶發事件之前就可能預感到必然性的種種後果,哲理性思考成為電視記者素質的核心。突發新聞帶有某些神秘的色彩,記者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發生,識破其撲朔迷離也沒有一定之規。因此,西方新聞界常把突發報道渲染為名記者的“特技”,實際它是媒體面對反常事態的一種遭遇。突發事件作為客觀事物必然性的非確定聯絡,是必然性的一種朦朧、爆發形態,人們不知它何時、何地或以什麼形態發生,如果記者始終盯住事實的“三個第一”,就容易同變動無序進行較量。作為必然事物的偶然形態,突發事件的未知領域不可能被記者完全掌握,總有一種被動的因素限制著他們的思維。記者預先或及時趕到事變現場,是個既有難度又有機緣的問題。比如,最高明的記者也不可能知道清華大學的爆炸案會在哪一天發生,我海軍潛艇註定要在哪一天出事。這類重大突發新聞都是記者追逐的對象,但又是他們不可預期的事態。限制記者把握偶然事件的原因不在於採訪能力的欠缺,而在於認識的預備狀態是否達到高度敏感的水準。記者必須有一種恒常的意識,即“被斷定為必然的東西,是由純粹的偶然性構成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21卷338頁),記者的思維時時處於“激發與起跑”的心理,才能把偶發性擒拿于帷幄之中。從這一規律看,任何新聞事件都是偶然的,凸現于社會的眾多事象中,由偶然性實現其必然性。電視記者隨時應付這種畸變,從“第一時間、第一現場、第一需要”判斷社會某些微小的變化,完全有可能在事實爆發的時刻,到達現場,目睹“三個第一”的全部要素。
  第三,電視記者駕禦“三個第一”的潛能,建立在外在顯能的基礎上,由智力與體力的完美結合構成的。記者的顯能是直觀能力和體能的綜合,及時趕赴惡劣的現場並善於連續奔波,才能獲取事件的全部時空變動材料,健康的身體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支撐著潛能的敏銳性和機智性。潛能實際是採訪經驗積累的社會能力。記者駕禦突發新聞不只是對事態的感悟,從根本上説,對社會和人類命運的責任感也許更具動力意義。責任感作為記者的思想頂峰,構成記者素質總和的根基。一個電視記者自負為社會的哨兵,會經常深入到衝突重重的社會環境,隨時衝向事件發生的場所,因為這類事件常常關係到人民的命運。
  突發新聞具有反常性,不意味著它是駭人聽聞的事件或市井逸聞之類。凡是驟然發生的、出乎人們預料之外的變故,都是突發報道捕捉的對象,既包括社會進步的事物,也包括社會腐朽的東西;既有好事也有壞事;可能是燦爛奪目的思想,也可能是骯髒污濁的行徑……。60年代,《人民日報》第一個披露了解放軍戰士歐陽海勇攔驚馬救列車的突發事件,暢揚了挽救人民生命財産的英勇犧牲精神,當時群眾爭讀報紙的場面至今令老人們難忘。那時的時效觀念還很淡薄,這條突發新聞是以通訊體裁在半月後發表的,仍然引起全國強烈的反響。如果這一事件發生的第二天就以快訊報道出來,引起的轟動可能更為熾烈。在電視和網絡時代,電視記者的責任感又越升了一個不能掉以輕心的階梯,就是多種媒體的競爭使電視這一最能表現“三個第一”的媒體決不能拋棄這一優勢,在平面媒體之後傳播有聲無畫或有畫無聲的”殘疾新聞”。當多種媒體進入市場後,報道突發事件成為新聞界競爭的”殺手锏”,也許新聞頻道的記者負重更大,因為他們首先提出“三個第一”的品牌,現在要繼續維護它絕不是一個掉以輕心的問題。

  “三個第一”框架下的頻道應變
  對於媒體,報道“三個第一”的新聞必須具有整體應變能力,在“三個第一”的框架下隨時作出快速反應。 突發新聞常常讓媒體猝不及防,想親臨第一現場、抓住第一時間、給受眾提供第一需要,不是某個記者能夠單獨完成的。遵循“真實、時效、效果”相統一的原則,加大突發新聞的報道力度和比重,需要整個頻道協調一致。重大事件一旦發生,既要及時讓受眾知道又不至扭轉其對社會全局問題的關注,是新聞頻道採取的主要應變方針。
  “三個第一”不僅是突發報道的框架,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新聞頻道整體報道的框架,無論突發新聞還是常態性新聞都需要組合時效性、現場性和觀眾的需求性。頻道資源得以合理分配,整體報道才能井然有序地進行。前期採訪需要高水平的記者,後期製作和編排同樣需要高素質的編輯。要提高時效,不僅在採訪環節要求記者反應迅速,而且需要後期製作人員密切配合,在時間、現場、觀眾目標三者之間確定節目的編排和包裝。後期編輯把握時機、注重社會效果,客觀、大度、謹慎地處理各種新聞的關係,才能拿出大手筆的作品。面對突發事件,按照這一應變方針組織報道,新聞頻道既能引領世界的動向,又能反映全局的常態,最大限度地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和實際。
  今年,國內外的突發事件連連發生,媒體炒作下的信息激流跌宕不定,有些媒體的理性十分淡薄。央視新聞頻道處理這類突發新聞有成熟的視角,在“客觀、公正、適度、謹慎”的理念下找到一種平衡,注重以事實挖掘事實的本質,沒有出現炒作的跡象,更沒有假新聞登場。給人更為深刻的印像是,該頻道以社會效果作為報道突發事件的標準,在事件解釋和圖像安排上體現了與世界同步,與沉思相伴,與觀眾同享。
  就一般理念而言,宣傳國家方針政策、及時反映、指導各地工作是我國主流媒體的重要任務,突發新聞不應成為報道的核心,更不能渲染它的顯赫性。媒體的信息量實際是不對稱的,越是機關報型的媒體,信息不對稱的比重就越大。世界各國所有機關報性質的媒體都無法擺脫這一規律,都把宣傳自己作為重點,以足夠的信息量突出自己的存在。在這一規律下,只有把突發新聞和報道宗旨整合得更為適度,體現出高度的使命感和高屋建瓴的氣勢,才能形成媒體的權威性。新聞頻道同樣具有這一特徵,但它對國內外突發新聞的報道應佔更多的比重,更重視爆炸性新聞。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錶述這一報道框架,那就是把“三個第一”的突發新聞裝在整個報道的頂部,讓觀眾很遠就能看到它,同時又以重要的社會新聞和工作新聞奠基報道框架的底部,拓寬反映生活的視野。央視新聞頻道有別於FOX、CNN、BBC和鳳凰衛視等有世界或地區影響的大臺,可以多設置一些專題欄目,但不宜過多,防止`”議論性報道”佔去大塊時間,削弱突發新聞的報道顯度。
  政治性突發事件,涉及國家命運或國際關係,其複雜性與深層次問題一時難以把握,媒體有時無法知道它的內幕與政治背景,堅持“三個第一”似乎應有所保留。但第一現場如果缺失,第一時間就會溜走,兩個第一都做不到,第三個第一就化為烏有。這樣,外國媒體就可能捷足先登,我們被觀眾拋棄。一家成熟的媒體對突發事件的報道,即使考慮可能波及的範圍和後果,也必須抓住剛露頭的事件披露其蛛絲馬跡。只要它真實,就要不失時機地報道它,隨著事件的發展逐一揭示它的全貌。不輕易對事實表示本台的立場,讓事實本身告訴觀眾真相,是最巧妙、最得體的議程設置方式,新聞頻道的這一應對方針開始贏得觀眾的青睞。“論壇”的“議論性報道”除非十分必要,才讓它出鏡解釋客觀事件,對複雜的事實作出精闢、通俗的解讀。“論壇”一旦滿目皆是,新聞變成稀粥,觀眾的期望值就會急速跌落。


責編:邢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