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指南--上網期刊--電視研究 時代青年高尚精神世界的展示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上網期刊 > 電視研究


時代青年高尚精神世界的展示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周 星2003-12-12 16:08:07



            ──關於《雪域情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雪域情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部表現有為青年支援西藏建設的優秀專題片,透過鏡頭,讚頌的是現代進取青年真摯感人的理想精神。
  在現代化迅猛發展的時代,百姓的物質生活日漸富足、精神文化要求也更加精緻,享受生活追求安逸成為可能。人們欣然于社會發展的成績,也日漸意識到東西部差異,以及東部相對富足與西部明顯薄弱的態勢還難以立刻改變的現實。人所共知,西部社會經濟發展還需要相當的努力才能跟進東部,這一客觀現實要求發達地區支援西部建設,為西部廣大地域經濟躍進提供助力。事實上,幾十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就一直在領導著內地支援西部的工作,包括近50年來已經有數十萬大學生參加援藏工作,為受援地改變貧弱狀態和經濟迅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本片正是記錄著這一宏偉事業的鮮活狀態,創作者充滿著對千千萬萬抱理想獻身事業的勇者的敬佩之情,以樸實無華的表現手段,為這些無私奉獻自己的青春、腳踏實地實踐理想的年輕人擇錄了生活事業和心靈世界的面影,細緻真實。
  片名“雪域情懷”簡潔而傳神,雪域既是表現地域背景的確定性,也是精神世界無私凈土的象徵,片子一開始展示的青藏高原潔白雪域、藍天翠綠的風貌,既是西藏特有的表現對象,也是鋪展情感的所在。但顯然,專題片不全在於講述援藏事業的大事大理,儘管援藏事業確實包含了國家大業需要,但作者更多追蹤記錄人的精神世界的廣博無私與溫厚情懷,點點滴滴的經歷講述與散淡擇取的自然,折射著宏闊事業的精神。就總體而言,創作者把握者援藏者共同的精神理想來落墨記錄: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中國青年源遠流長的光榮傳統,也是現代社會彌足珍貴的理想旗幟,在物質社會時代,堅守這一樸實信念似乎落伍,卻令人敬佩。片中十余位有志青年承傳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奔赴西藏,他們克服了許多困難艱險,做出了各自的貢獻。洋溢在畫面中的青年理想,純真質樸而生動真實,他們的生活經歷傳達著為祖國義無反顧的情懷,折射著青年人純潔無畏的群體特點。
  於是,專題片突出特點是創作者感知著援藏青年的生活世界,為之感動,並投影而出,但畫面記載重點不只是對西部建設和支援西藏發展的重大價值的強調,而更突出對一個個鮮活個體內在真誠世界和情感思緒的傳達,透過一個個優秀青年的經歷,又匯聚成為時代精神的鳴響。綜觀《雪域情懷 》所展現的青年人精神世界,豐富博大令人感佩,大體可以概括為:犧牲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人格精神。它們都呈現著栩栩如生的真實狀態。
  1、犧牲精神。即為了事業不惜捨棄家庭與個人幸福的無私犧牲。西藏的純潔美麗無與倫比,但高原的艱苦環境也不言而喻,對於內地青年而言,支援西藏高原建設事業無疑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還要做好許多犧牲準備。雖然片中具體描繪的艱苦場面並不多,但在沃野雪中掙扎跌撲的馬的身影,和坎坷泥濘的行路畫面等,都側面暗示了工作條件的無比艱難。實際上,我們更多從援藏人員不經意的談話中,看到他們一帶而過輕描淡寫背後付出的生活代價。比如,任職地區公安處的王沙在西藏工作凍壞一個指頭,而在地區財政局工作的任久坤操勞工作導致眼睛一度失明。艱窘的物質環境和艱難的工作條件並沒有消減有為青年的事業熱情,準備好為高原人民付出是他們精神昂揚的心理基礎。在農牧局工作的齊軍為此的犧牲付出令人心痛,他操勞過度導致舊病復發,不幸股骨頭壞死,難以騎馬,這在西藏工作更會增添加倍的困難,但平淡的談及這一切,似乎就是工作必然,這些損傷犧牲都沒有摧折意志力,他們臉上沒有流露出一點畏懼與退縮的神情。片中監測站副站長的經歷給予我們深入了解青年內心世界作了注解:他三年前放下出生才幾個月的孩子援藏,不可能沒有思戀,但我們依然聽到的還是這樣樸實的話:我們不來,總得有人來。沒有豪言壯語,卻字字有聲。顯然,在大義面前,個人的甘苦犧牲都顯得微不足道,援藏事業才更為重大的認識,發自於他們內心。
  2、奉獻精神。如同西藏的雪山潔白無瑕一樣,援藏青年的精神領域也純凈如雪。在時尚充斥、個人私利更為突顯的背景下,奉獻有時成為一種難得的奢侈。然而,《雪域情懷》展現的人心世界是如此真誠無偽,奉獻是他們行為的信念。專題片中記錄的援藏人員中有不少從事農牧技術專業,他們把無私奉獻,為藏族地區發展農牧業盡力看成就是自己應盡的本務。其中不僅有地區農牧局副局長不顧髖骨永久性損傷,依舊執著投身牧區發展,還有西藏農牧學院教務科研處長鄭維列,十幾年紮根西藏獻身高原,矢志不移。他在考察雅魯藏布大拐彎峽谷等自然環境時,幾次遭遇危急險情,甚至被困13天,但危難過後不僅沒有懼怕,反而更加堅定立身高原的決心。創作者讓我們真切感悟到援藏幹部對西藏高原建設事業的內在真誠,對人民的熱愛,奉獻不僅是訴諸實際的行動,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情感。
  3、創造精神。《雪域情懷》還讓我們看到援藏事業不僅僅是政府正確的決策行為,更成為實施者強烈的造福意識、實現價值的精神施展實際活動。在這一個地域廣闊、生態環境多樣複雜、文化傳統豐厚獨特的地方,青年人的創造熱情得到分外激發。片子通過事實給我們鮮明的印象:援藏者們顯露出無論工作多久,都應當為受援地人民造福的強烈願望,他們發揮各自優長,從實際出發,兢兢業業實施具體計劃,實踐著留下一份實際功業的理想。比如,面對鏡頭,他們談論最為集中的是西藏需要什麼和自己能做什麼。地區農牧局副局長胡強,在地域、氣候條件的考察後,引進適應高原的瓜果蔬菜,有些品種是西藏地區第一次種植的品種,為高原人民打開擴大物質生活天地、進一步富裕、加強與內地交流的更大通道。地委副秘書長王懷林懷著對西藏康巴文化的熱情,了解記錄特殊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寫就了兩大本專書出版,為當地的文化建設做出積極貢獻。不僅如此,懷著傳揚保持民族文化的認識,在他幾乎沒有休息日操勞主持的昌都街市建設中,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設計,造就了新穎而帶濃郁民族風格的景觀,我們在畫面中清晰看到美麗現代的昌都新貌,的確感受到得到當地百姓盛讚的援藏青年創造性精神的價值。
  4、人格精神。《雪域情懷》歌咏的,其實是援藏青年幹部所折射的現代優秀青年身上的人格精神魅力,在編導者的影像記錄中洋溢著鮮活動人的精神感染力。他們在這片廣袤聖潔的土地上,不僅為高原帶來了知識,奉獻著精神,投注了感情,還同時經受了艱苦環境的鍛鍊,增長了生活管理才幹,豐富了人生閱歷。彌散在影像和音響中的不僅是各個個體人的生動故事,而且是彌足珍貴的精神境界。專題片通過人物經歷,實際上告訴我們包括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精神,和一盤棋精神,以及善待他人等對於事業和人生的重要性。西藏農牧學院鄭維列懇切的講述高原成就事業的核心是團結協作,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眾人的力量,承擔了多項關於西藏植物的重大課題,取得相當的成果。在片子結尾,逐一齣現的援藏青年匯聚在一起,端起酒杯共同吟唱,那是集體主義團結一心的寫照,也是在艱苦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骨幹的面影。我們發現,他們已經和這塊土地結成了不解之緣,因為青春和心血揮灑在高原上,正如片中歌曲所顯示的:“黑色的土地我們用心耕耘過,白色的雲彩我們用汗水洗滌過,險峻的山崖我們用四肢攀爬過,平坦的草原我們像讀經書一樣梳理過。”是的,青年的理想和抱負因為他們而閃光,而這塊土地更不會因為他們的離去而淡忘往昔,由援藏青年播撒下的人格精神之光會在歲月的磨礪中更加光耀,會在繼之者的實踐中延續閃亮。
  《雪域情懷》的藝術表現是簡約樸實的,這正與表現對象的人格精神相協調。不事花哨,不求技法張揚,追求記錄的真切感,構成創作的明顯特點。顯而易見,片子追求的是反映生活的真實,對援藏現實生活和青年奮鬥事實的如實反映。這種真實色彩不只是在表現真人真事、生活的真實過程,那當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表現在反映生活的真實意義上,從而展現出其真實意味:歌咏青年的雪域情懷。於是,專題片的紀實含義不僅是真實紀錄,它是專一問題的選擇性紀實。創作者是帶著自己的獨特眼光來採訪觀察特定對象,從每一個個體的經歷中看到群體的精神世界。所以,紀實只是專題片創作的手法和風格特點,而不是創作的目的。《雪域情懷》的紀實所構築的藝術是要讓人們認識援藏青年生活的“真實狀態”,進而揭示精神理想和品格,顯然這一目的是很好實現了。
  當然,片子在藝術處理上既注意樸實記錄,注重訪談,也立足於表現人的精神世界,用一些手法加以強化。比如片頭的疊化處理,烘染西藏高原的氣息,為表現援藏青年的生活工作環境做背景鋪墊。片中穿插的一些細節也對表現人物內心世界起了良好作用,比如一位北京小姑娘寫給援藏媽媽的詩歌,稚嫩天真充滿愛意,對援藏幹部的讚頌具有特別的情感感染。專題片的解説詞素樸真摯,但和畫面相協調,一些解説詞具有昇華畫面,富於哲理意味。比如結尾對青年的讚頌,用“雪獅離不開森林,牛羊離不開草原,年輕人的身影永遠活躍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來概括。而片中論及個人和事業聯絡在一起的價值時,以“生活才有質量,生命才有光彩”作為點化,都體現了藝術的詩意哲理。
  總體而言,《雪域情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援藏青年精神品格的讚頌曲,編導者曹緒中是帶著內在崇敬情感追蹤現實,以平實的手法展示一代優秀青年的援藏精神,內在感染力使該片獲得第八屆“五四新聞獎”一等獎,證明了專題片編導創作的成功。

責編:邢立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