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指南
網文共欣賞首頁
感悟篇
主持人篇
評論篇
>> 評論篇

與新聞頻道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27日 17:36

  昨天打開電視,突然發現新聞頻道可以看了,以前屏幕上都是麻麻點點的,聲音都是雜音,現在聲音清楚了,畫面比以前好了些,但是基本上可以看了。新聞頻道等你等到我心痛。昨天是我和新聞頻道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看了整點播報和小崔説事。

  我覺得新聞頻道不要提我們是中國的CNN,我覺得這不太實際。中美兩國的傳媒發展情況不一樣,而且受眾群體有很大的差異,雖然新聞頻道的理想是朝國際一流的新聞專業頻道邁進,但是我覺得對於一個剛剛開播時間不長的專業頻道來説,我覺得沒有必要要求太高,因為一個新生事物需要更多地呵護、關懷和幫助,需要一個過程發展壯大,更何況現在才開播幾個月,各種資源還處在摸索整合之中,最關鍵的是新生事物剛開始都是弱小的,不要有一飛沖天的思想,這不現實。

  我覺得新聞頻道應提出1510戰略。什麼叫1510戰略?

  簡單地説就是當新聞事件發生的時候,1分鐘必須見到字幕新聞,5分鐘必須切入現場畫面,10分鐘必須看到專業評論員的評論。這就好比麥當勞的漢堡在幾分鐘之內必須做出來是一樣的,新聞頻道應該有這樣類似的標準。否則將很難有競爭力。

  其實説到底,新聞頻道就是直播電視,沒有直播就沒有任何價值。所以我認為新聞頻道不要急著去建立什麼模式,什麼理念,而要在幾年內建立起一支全球快速反應的記者部隊。新聞通路是相當重要的,就是説當世界上某一個地方發生了突發事件以後,能不能在最快的時間把新聞傳送回來,如果沒有這種新聞通路的能力,那麼即使我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我們也只有望“聞”興嘆。

  我覺得新聞頻道不需要深度,我認為新聞頻道應該是大眾化的。我心目中最佳的新聞頻道是24小時的新聞“連續劇”,至於連續劇的深度不是我最關心的,我關心的是連續劇的場面和超出時空範疇的“戲劇性”。而且我認為也並不一定完全模倣整點播報+字幕新聞+現場直播這樣的模式,這三種模式不可缺少,但是我覺得新聞頻道並不是簡單地把這三種模式簡單地加起來,我覺得鳳凰資訊臺也未必是這樣的理念。

  我覺得新聞頻道現在最主要的是要把平臺搭建起來。所謂平臺我是這樣理解的:首先是建立全球的快速反應記者部隊;其次是建立強大的編輯中心;最後是在現有基礎上完善直播的技術,以形成自己的直播體系。

  我覺得新聞頻道應該以此為基礎,對我們傳統的新聞的思維方式做一些變革,因為我們沿襲的是幾十年不變的新聞思路。隨便提一點個人的看法。

  以前我們的播音員是坐著播,現在能不能站著播,甚至走著播?能不能在演播室設一個演講臺,播音員站在演講臺上播新聞。

  能不能不念稿子,先準備好再用自己的語言把新聞説出來,不要苛求統一的語速和語調,重要是“説”新聞,而不是“念”新聞。

  能不能放一台筆記本,用鏡頭對著網上瀏覽器裏的文字新聞,然後播音員在做一個簡單的解説,焦點是筆記本、瀏覽器、鼠標、新聞。

  能不能建立一個青春靚麗的新聞播音組合,有四個青春、活潑的女播音組合成,打破以前一男一女的播音組合模式,我覺得夢桐、葉迎春、李梓萌、天亮這四個播音最合適。

  好了,今天就説到這了,畢竟是與新聞頻道的“第一次親密接觸”,以後我會慢慢思考。

(編輯:蔡麗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