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指南
道評央視伊戰報道
視説心語
伊拉克戰事專題

根本不存在“斬首行動”

央視國際 (2003年04月17日 10:27)

  CCTV.com網友 stweek

  此文純係個人觀點

  背景(略)

  3月20日以對伊拉克的先發制人的戰爭序幕開始了遲到的美伊戰爭,由美國獨家首先發起攻擊,其它準備參戰國並沒有一起行動,之後美國解釋為得到情報,説伊拉克高官在某官邸集中開會,稱之為“斬首行動”。

  筆者認為,對於雙方處於敵對狀態要想進行“斬首行動”來達到軍事目的簡直是天方夜潭,理由如下:

  1.在48小時最後通牒即將結束,同時美方又宣佈可能提前進行軍事行動,伊拉克不可能不進行高度戒備,提防美軍的一舉移動,通過政治的、經濟的、外交的、民間的、軍事的等等各方面的信息綜合分析,基本確定這場戰爭即將到來,那麼對於伊拉克高級領導人不可能作以保護和保密。

  2.從波斯灣發射導彈、飛機從機場起飛到巴格達需要相對較長時間,而從雷達發現到通知高官進行保護則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因此在這段時間裏,伊拉克高官足以有充足的時間到掩體裏或離開原來的地方。等導彈來了,人早就跑遠了。除非這些高官身上被別人裝了目標識別裝置,這種可能性是極小的。

  以上僅僅列舉兩點。

  那麼美國的“斬首行動”的目的何在呢?以下是個人觀點:

  1.在戰爭前,美國意圖通過聯合國來對伊拉克進行一場合法的戰爭。首先通過高成本的軍事調動來威懾伊拉克來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伊拉克基本上是步步退卻,或稱之為讓步,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普遍支持了這一點,可以認為是美國常用的“大棒”政策。在美國為首的“反恐怖”戰線和思潮的影響下,沒有人對此提出過多的異議。後來美國通過各種外交的、媒體的等手段將此發展成為了“新反恐怖”主義,並明確表示美國要對伊拉克動武,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大多數國家對美國的“新反恐怖”主義不認同,産生了極大的分歧,認為會使得現有的國際秩序因此受到威脅。

  就連美國的鐵哥們英國也和美國産生分歧,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沒有得到支持,想繞開聯合國對伊拉克動武,英國並不想如此,雖然英國議會同意和授權布萊爾可以動武,但英國是個具有“紳士”風度的國家,並不想繞開聯合國對伊拉克動武,對美國提出的議案遭到聯合國大多數國家反對,馬上就提出修改,也就是説英國並不想繞開聯合國。這一點上英國和美國存在著明顯的分歧。

  其它支持美國進行動武的國家基本上也是如此,對伊拉克動武都在猶豫不決。

  美國對於這些問題如何處理呢?這裡有一個最佳的辦法,就是讓戰爭開始。

  如果將作戰時間事先通知其它國家,必然又要和這些國家進行長時間的商榷,那麼美國先打起來,讓這些國家沒有斡旋和選擇的餘地,要麼打,要麼不打。

  2.如果首先對伊拉克進行長時間的空中轟炸,那麼在這麼長的時間裏,聯盟內部有可能産生分歧,怎麼辦呢?進行空中的打擊的同時,立刻進行地面行動,使得駐紮在海灣的聯盟國家立刻投入戰鬥,也使得這些國家沒有迴旋的餘地。

  3.第一天的行動戰鬥規模較小,這説明美國存在擔憂,這是美國在看各國對他的做法如何看待,誰支持、誰反對。看看有多少力量來投入到這場戰爭,如果力量較弱,美國可能會有其他的託詞。其結果美國認為能夠支持這場戰爭。

  4.部隊長驅直入,捷報頻傳,然後在離巴格達100公里左右受阻,説這是由於沙塵暴的影響(美國應該知道這場沙塵暴的時間),然後在卡爾巴哈駐守,最近不在進行大規模的行動。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聯軍圍城而不攻城的原因,是在等待以後的轟炸。

  美國侵略伊拉克的戰爭這才真正開始。程序:先是大規模的轟炸,摧毀伊拉克的軍事設施和經濟命脈,來使得伊拉克屈服,然後進駐。

  看看布萊爾在國會尷尬的表情!想想霍華德不去戴維營的心情!

  “斬首行動”是一個漂亮的謊言,將同盟拖入戰爭。

責編:舒慧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