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電視指南
線上故事首頁
電視.幕後
製片人
主持人
編導
幕後
人物.故事
網友.原創
線上互動
  網友投稿


版權聲明:

央視國際“線上故事”欄目的獨家專訪文章,版權歸央視國際網絡所有,任何網站、報刊、電臺、電視臺未經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聯絡電話:
010-68508764轉309
010-68508381轉616

電視.幕後  

    
焦點論之三:媒介事件會成為一個增長點


    在談話中,楊繼紅多次提到新聞頻道,許多假設建立在新聞頻道開設之後,比如電視的評論功能,比如製作新聞節目的空間擴大。從某種程度上説,新聞頻道的開播是她作為新聞人的一個理想。楊繼紅説“當我們有這樣的空間和自由的思維的時候,媒介事件會變成一個增長點。它可以在很多時候去形成你的連鎖收視。”何為媒介事件呢?她舉了一例。

    “去年發生的幾起飛機空難,可以做成媒介事件。時間的動態,後面跟著追擊可能性的分析,根據調查報告的進展,不斷地加入節目中。專門有一些新聞評論人員來做這些評論分析。如果新聞頻道有生命力的話,新聞評論員是很關鍵的一點,是把媒體的評論功能用到極致的一種手段。新聞評論員會分析多種原因,可能從哪個角度造成空難的發生。以及對死難者一個個人物命運的展示。”

    “在大連空難的飛機上,有我知道的一位媒體工作者,我的同鄉,原為地方檯的一個領導,剛剛應聘到大連,她放棄安定的生活,重新開始自己的事業與生活,但當決定開始新生活的時候,飛機掉下來,她的一生結束了——我因為知道這些前因後果而格外感慨她的命運,會格外痛惜這個生命的消失……殘酷一點説,這是我們的選題資源,時髦一點説,是我們的人文關懷……都可以做成節目,如果我們有這樣的頻道資源,動態新聞+可能性分析+深度背景分析,再之後,大段的死難者命運,最後還可以跟一點互動,祝福死難者家人安撫亡靈。比如這位大姐,我知道她是一個可敬的母親,如果我有她的地址,我可以給她的兒子寄去一個飯盒,説你的媽媽去了,我給你做一次晚飯吧,這樣的行為,不是挺煽情的嗎?”

    “媒介事件簡單説就是新聞之外的事件,是那些由於媒介的組織形成的事件,如果要將媒介事件從媒體報道中獨立出來,媒介事件的組織是最能夠體現媒介人智慧和實力的,再舉一個例子,‘真人秀’其實就是一種媒介事件,區別只不過在與它相連事件的前提和背景都是組織出來的,我不喜歡真人秀,但是我格外敬重那些組織出‘真人秀’這類節目的媒介同行,和他們相比,我們的想象能力和膽識膽量都還有太大的距離。”

    “所以這一點有時候讓我有點自卑:我們還處於模倣的時代,在學習中模倣、在模倣中有所創新,光這件事情就夠做好多年呢。”

    “如果我們把媒介事件真正當作增長點去經營它的時候,我們的資源是豐富。但現在我們總是在走以欄目為出發點、以欄目為終點的循環。其實眼光放著一個頻道,欄目是元素,但不應該是方向性的、中極性的、唯一的元素。”

    楊繼紅認為媒體最高層次的功能,最可為的功能應該是它的評論功能和交流功能,作為電視人要設計媒體在交流功能下可幹的事,要樹立觀眾使用媒體的概念。從“我有什麼,不管你要什麼,我已經滿足你”的自説自話的傳播觀念,轉變為:“你要什麼(受眾需求),我有什麼(媒體資源),我如何滿足你(傳播藝術與手段)”的符合“觀眾使用媒體”這個大概念下的傳播理念。”

    
焦點論之四:為什麼節目中從真實出發,卻走向真實的對立面呢?


    一個現象讓人深思:《焦點訪談》正面報道、典型人物類節目收視率普遍要比監督類、曝光類節目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多人會自己原諒自己,選題優勢天然不足。為什麼這樣的選題天然優勢不足?是觀眾不喜歡看美好的人與事物?楊繼紅在捫心自問的同時,發現了做節目、尤其是正面報道節目容易走進的誤區——是我們自己從真實出發,卻走向真實的對立面。

    “我們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在節目中從真實出發,卻走向真實的對立面。‘真實’和‘真實感’是兩個概念。沒有哪一個編導天生想造假,但是主觀意願的真實和客觀效果的真實感中間有天壤之別。”

    “例如湖南一位鄭書記的故事,在查閱大量資料和聽了很多同事的‘節目外的描述’之後,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他確實是一位難得的父母官,事跡非常感人。可為什麼我們的那麼多的報道沒有給觀眾一個震撼人心的真實感,反而有假惺惺的感覺?他的兒子和老伴在全國各地宣講,湖南臺也送來了許多資料,我們的資源很豐富。作為一個高級幹部,他家的房子是毛坯房;他的兒子生活節儉自律,直到父親去世,他宣講事跡,大家才知道他是個高幹子弟;他臨死的時候,有一個細節,要把他送到醫院去,已經痛得説不出話來了,因為當時拉著警笛,他説:“不要拉警笛,老百姓以為發生什麼大事了呢!”他臨死的時候都怕因為自己的看病擾民了,這普普通通的一句話體現他作為黨的高級領導的民本思想,體現他的細緻和不拿自己當回事,但節目裏最後沒有留下這樣的細節……同時我們知道鄭培民四上山鄉,一為缺水,二為扶貧款,三探生活情況,第四次差點摔死在那裏。所以他死後,當地的居民在山上立了一塊大石碑——多感人啊,但是我們拿到選題,先入為主的思路已經形成:鄭書記是個好書記,好書記第一作風好,第二嚴以律己,清正廉潔,第三愛民如子,領導作風好,然後找幾件事,串起來……完了,一個活生生的人讓我們給做的沒有味道了。”

    “當拿到選題的時候,你首先要問,這個人物都説是好人,究竟有多好?哪些事證明他的好?你的態度是質疑的,質疑之後的事實才是有真實感的。不要害怕質疑,當設問完成之後、質疑被解答之後,人物的形象也就建立起來了。”

    如何擺脫出發點與結果的偏差,楊繼紅提出需要完成的幾個“自問”:你的態度是質疑的嗎?你的人物是有來由的嗎?你的情緒表達是有鋪墊的嗎?你的細節與事實是連續完整的嗎?

    “未必從質疑出發,我們就不尊重採訪對象,把質疑一個個建立起來問對方,當被對方的回答一個個剝離掉我們的質疑時,我們就層層接近了他閃光的人格。”


    關於如何樹立媒體的公信力,關於怎樣用事實説話,關於節目敘事的節奏和結構的均衡……這個下午對她來説實在太短。楊繼紅在前進中不斷思索著,而我們的文章也僅僅只是包含了她觀點的一部分,猶如冰山的一角。

    聽完她的講述,關愛新聞評論節目的觀眾可以多一份信心——今後的新聞節目有看頭了。


    楊繼紅小檔案:

    1991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1997年之前就職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1997年加盟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曾任《新聞調查》策劃、編導,現為《焦點訪談》主編。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
<<上一頁<<返回
相關文章:
  • 孫平:展示是一種態度
  • 白岩松的夢想
  • 電視讓我學會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