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央視動態

職業本色

    4月2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播出了《北京非典阻擊戰》,向觀眾們形象地展示了北京市防治非典的三大環節:運送、隔離、治療,進一步撩開了“非典”及防治過程的神秘面紗。畫面現場感強,鏡頭語言平實、乾淨、不溫不火,對災害性報道的把握十分到位。28日晚,中國電視報記者電話採訪了該節目的編導張天賀。

    面對被稱作“烈性傳染病”的“非典”,一個問題恐怕是任何人都無法回避的:你怕不怕?

    張天賀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當我知道自己要近距離地採訪非典病人時,我的感覺是:激動。因為這樣的機會太少了。有一句大家都知道的有關戰地記者的名言:如果你拍不到好照片,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

    我能理解張天賀的意思,這是一種職業反應,一個新聞記者的正常反應,當然,如果你夠職業的話。

    不悲壯、也不害怕,只是興奮,這促使我劃掉事先擬好的本文的標題“英雄本色”,改成了現在的“職業本色”。

    張天賀的敘述經常和“職業化”聯絡在一起。比如,他説很佩服120急救車的司機和醫護人員。一般人都覺得醫院是最危險的,但事實上,最危險的是運送和隔離這兩個環節,因為你要接觸未經任何處理和控制的發病期病人,置身他生活的充滿病毒的環境。但那些急救人員怎樣?平平淡淡,沒覺得怎麼樣,非常從容,你看不到電影裏的那種慌慌張張的樣子。這就是職業化。

    各行業從業者是否夠職業化,是衡量一個社會是否成熟和是否具備發展潛力的標誌之一。

    4月20日,張天賀和出鏡記者柴靜、攝像王曉鵬來到地壇醫院。換上隔離服、戴上口罩,負責接待的醫生只是淡淡的一句:“帶你們去看看病人吧。”推開污染區的隔離門的一瞬間,張天賀説他的心裏還是“咯噔”跳了一下。雖然並不害怕,雖然也知道在嚴密封閉的情況下感染的機率很小,但這畢竟是第一次近距離地面對“非典”病毒,誰也無法保證絕對不被感染。

    事實上,採訪時的距離確實也很近,大概也就是一米不到的距離。但被採訪的病人雖然還發著燒,卻仍很樂觀。“非典”最後一層恐怖而神秘的面紗在這一刻一下被揭去了:不過如此罷。

    在隨後的幾天裏,張天賀一行三人跟著120急救車跟拍了接運病人的全過程,拍下了40名病人從人民醫院到地壇醫院的大轉運。在人民醫院拍攝時,前前後後都是病人,他們的鏡頭,估計就在“非典”病毒的鼻子底下。拍完第二天,人民醫院就被全部隔離。為了拍到海淀區東生衛生院對某大學生公寓進行隔離、消毒的過程,他們從早9:00開始輾轉于市、區疾控中心之間,一直到下午5:00才最後趕到東生衛生院,拍完都累得快虛脫了。

    電話採訪使採訪對象變得很不真實,我也感到很難像面對面採訪那樣,去調動被採訪者的情緒和記憶。張天賀一直很平實很冷靜,但在説起一件事時破了例。

    “非典”病毒有極強的傳染性,死者體內有大量的病毒。因此,在為死者擦身前,一般要封閉死者身上與外界相通的七竅。某醫院的一位小護士,一邊為一位死者做封閉處理,一邊不停地説“大爺對不起”……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對生命的尊重?對死者的尊重?悲天憫人?慈悲情懷?總之,“非典”是一場災難,但這場災難,卻改變了許多人對生命和生活的態度,激發了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的東西。

    目前,張天賀正著手準備第二期有關“非典”的節目,是有關“人”的,在非典災害中各種各樣的人。

    張天賀最後開玩笑地説,我覺得在一線並不比在後面危險啊,在一線你至少知道誰是病人,做好防護就是了。(中國電視報 趙晗光)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