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央視動態

硝煙未散 直播打響:記CCTV-412小時伊拉克戰事特別報道

    北京時間3月20日上午10時35分,全球矚目的伊拉克戰爭爆發。中央電視臺第四套(CCTV-4)《中國新聞》作出快速反應,于10時41分40秒切出CNN巴格達現場畫面,並同步映出“伊拉克戰爭打響,巴格達發出爆炸聲”字幕。同時,同聲傳譯員開始直傳CNN報道,隨即,主持人口播開始。10時44分35秒,《中國新聞》推出《關注伊拉克戰爭特別報道》,國際頻道關於伊拉克戰事報道全面啟動。

     快——“紅色警報”隨處可見 各路人馬嚴陣以待

    在位於中央電視臺圓樓二層的海外新聞中心直播區裏,隨處可見一醒目橫幅:“紅色警報:時刻關注 同步報道伊拉克戰事”,大紅的字體讓人平添了一份緊張。從3月18日美國總統布什對伊發出48小時最後通牒到戰爭進入倒計時,海外新聞部全體編輯就完全進入備戰狀態。播出線上的編輯們更是24小時不合眼,海外新聞部3位主任楊剛毅、高麗萍、馬勇熬了整個通宵,為確保直播萬無一失忙碌著。為第一時間搶播出戰爭打響的消息,3月20日8時開始播出的《新聞60分》欄目決定延時,密切監看美聯社、路透社和CNN報道的編輯隨時把最新消息傳遞進來。在連續播出2小時41分時,得到CNN證實,美軍已開始對巴格達發起攻擊。早已演練多遍的各路人馬立即各就各位中,忙中有序地搶發了這條重要新聞。《中國新聞》關於伊拉克戰爭的報道可稱國內電視媒體中最快的,幾乎與世界知名電視媒體達到同步。

    準——同聲傳譯快捷一流 各種預案準備充分

    在12小時的伊拉克戰事報道中,準確快捷的同聲傳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11時15分美國總統布什的電視講話及隨後轉播的薩達姆的反美聲明,一流的同聲傳譯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其實,早在戰爭爆發前2個月,國際頻道就已在全國物色到了3位出色的同聲傳譯專家,這3人具有豐富的國際大型會議,重要外事活動的同傳經驗。為穩妥起見,3位同聲傳譯員和國際頻道聘請的數位國際問題專家被請到毗鄰中央電視臺的梅地亞賓館,一住就是20多天。其間,由國際頻道整理提供的圍繞伊拉克戰事的各類資料源源不斷地被送往專家組,專家們幾乎被數萬字的相關資料“武裝到了牙齒”,難怪在直播中每一位國際問題專家都能夠出口成章,成竹在胸了。

    不僅專家要做到提前進駐,隨叫隨到,國際頻道的全體編輯人員更是進行了充分準備,反復演練。3月18日“兩會”結束後,海外新聞部把已做了一個多月的各種預案再次充實,由海外中心主任盛亦來和部門3位主任親自坐鎮指揮,在全天24檔新聞的播出間隙,對各崗位人員進行了多次實戰演練。演播室裏,主持人與嘉賓侃侃而談;直播間外,有人不斷收錄改編最新的戰況報道;有人負責與中央電視臺8位駐外記者、新華社駐外記者隨時連線;有人守著外交部,通過電話連線及時播報我國政府的立場和觀點;還有人在飛快地敲打著鍵盤,戰事消息隨字幕不斷更新,直播結束後,據不完全統計,僅在熒屏上飛新聞就多達600余多條次。

    精——全程追蹤國際焦點生動體現頻道特色

    12小時的直播繃緊了每個人的神經,但一個人的坐鎮指揮卻讓大家心裏吃了定心丸,他就是中央電視臺副臺長張長明。“保持常態”是張副臺長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對記者説,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準備一旦充分,操作起來就遊刃有餘。海外中心要發揮國際頻道“整點有新聞,次次有更新”的優勢,把伊拉克戰事第一天的直播做到及時、充分、客觀、準確,體現一流大臺的整體風貌和國際頻道對外報道的特色。

    為了使直播做精做好,大家獻計獻策,才有了現在片頭片花動感十足,雙視窗拓展視野的顯著效果,而反復播出的伊拉克戰事場面以及不斷刷新的字幕更使得報道擺脫了單一枯燥,做到“先入為主,先聲奪人”。

    在報道伊拉克戰爭的同時,還有12時、14時、15時穿插播出多檔新聞節目,內容以美國攻打伊拉克為主線,並對國內的重要新聞及時播發,遇有重大事件隨時插播。

    就在記者採訪的同時,不斷有媒體和觀眾的電話打進來,國際頻道對於國際重大突發事件的12小時直播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肯定和觀眾的關注。(來源:中國電視報,記者:托婭)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