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央視動態

豐盛精彩的文化大餐:簡評2003年央視三台春節晚會

    年年除夕,歲歲晚會。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歡樂熱鬧,深情感人。表現了新意和特色,突出了感情、友情和親情。可圈可點之處很多,但雕金琢玉之成為藝術品,首先有賴於晚會整體上的特色和新意,這一點,是許多觀眾頗有同感的。

    情感真實飽滿

    整臺晚會熱烈奔放,情感非常飽滿,卻沒有泛俗的煽情之嫌,原因在於,晚會牢牢把握了春節對於中國人的三層含義:既是每個人的歲月的驛站,又是家庭的團圓之時,還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節慶。三層含義濃縮于除夕時刻,又成為個人情感訴求與民族認同感的最佳契合點。一方面,本台晚會善於從個人情感訴求的角度揮寫親情(《足療》)、友情(《都是親人》)、愛情(《不見不散》);另一方面,使更宏大的情感比如豪情(如《激情依舊》和民族的共同情感(如《故土情》)找到了堅實的情感基礎。最終,極富民族性和儀式感的匯土盛典造成晚會情感的制高點,也形成了晚會張弛有度、流暢自然的情緒佈局。

    生活氣息濃郁

    這是本台晚會最鮮明的特色之一。貼近百姓,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往往知易行難。本台晚會從頭做起,從觀眾中徵集“新年希望”和創作素材及作品,找到了源頭活水。主持人依據老百姓“新年希望”説話,就顯得言之有物,真實自然;《DV今晚》等徵集作品的採用,更顯出“開門辦晚會”的開闊思路。其中,《讓愛住我家》由海峽兩岸一家人創作並登臺演出,更有專業歌唱家所無法取代的平民色彩和魅力;語言類節目在貼近生活上有較大的改觀,基本上少有那種“幸福過度型”的取材,而是更接近百姓的真實生活和感受。比如複合相聲《馬路情緣》,表現了出租司機和交通警察對彼此艱苦的工作環境的理解,《足療》則表現出工作壓力下的家庭溫馨,《都是親人》的故事發生在路邊小店的一群普通人身上,《心病》則直指當今某些人的金錢觀......生活氣息濃郁,強調真實情感,首先就拆除了觀眾直接感受的障礙,使意義和情感的傳達變得順暢。

    創作態度認真

    看得出,本台晚會不僅在整體框架、邏輯線索、情緒節奏上精心謀劃,在運用各種藝術和舞臺因素強化節目效果上也極盡巧思。首先,本台晚會藝術品類繁多,除小品、相聲、短劇、歌舞、音樂劇、小節目組合(《吉祥送給你》)、雜技、戲曲等外,外國藝術家在春節晚會上表演魔術和李咏的互動遊戲都堪稱亮點。其次,節目力求創新,比如歌舞雜技化(《溫暖》)、雜技舞蹈化(《化蝶》)、魔術與歌唱結合(《魔幻天空》)等等,都顯出編創者的殫精竭慮。第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晚會的舞美、燈光設計。這臺晚會的舞美、燈光力避豪華,以巧思取勝,充分考慮電視化的需求,使不同節目的視覺豐富性和衝擊力得到明顯的效果。其中,《溫暖》中高空舞蹈與絢爛激光的配合使用,《至少還有你》中巨大雨幕和燈光幻彩的巧妙結合,使節目意境凸顯,效果逼人。

    正如許多觀眾所感到的那樣:本台晚會有特色,有創新,有飽滿的情感,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有流暢的節奏,有應接不暇的看點。客觀地説,2003年春節聯歡晚會堪稱晚會史上一部成功之作。

    熒屏精彩紛呈

    與春節聯歡晚會相得益彰,歌舞晚會《盛世中華》、戲曲晚會《春滿神州》也各有特點。

    歌舞晚會《盛世中華》打破純舞臺電視歌舞節目的創作模式,將內景錄製與外景拍攝有機結合,以極具代表性的萬里長城、平遙古城等反映祖國壯麗山河的精彩畫面,融入到充滿濃郁民族文化、民俗風情的優秀節目中,賞心悅目、催人奮進。此外,對晚會主持人形式進行大膽改革,捨棄簡單報幕的形式,採取畫外音的主持方式,華麗的解説詞伴著精彩的畫面娓娓道來,詩情畫意蘊涵其中。

    戲曲晚會《春滿神州》在遵循京劇藝術的創作規律和欣賞習慣前提下,突出了經典和創新。李惠芳、梅葆玖、馬長禮、譚元壽等堪稱“國寶級”藝術家的登臺獻藝,使人們對“國粹”和“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而巧妙糅進通俗歌曲和現代舞成分的開場京劇歌舞《天上人間賀新春》,由小提琴、芭蕾舞、越劇組合而成的《梁祝》,使觀眾感受到了創新的魁力,過足了戲癮。

    央視三台春節晚會的成功,其原因並非偶然,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進一步總結和汲取。(中國電視報 舒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