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央視動態

《走進新時代》拍攝花絮之二:難忘的採訪

    接到第五集《民主法制》的解説稿,我們認認真真地做了一週的案頭工作。“民主法制 ”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人民當家做主,於是我們採訪的第一站選擇了曾參加過9屆全國人代會的山西代表申紀蘭。時間緊,任務重,編導王益平、錄音師茅菁在地圖上找到了長治市平順縣,覺得不遠,設備也不多,便決定開車去,當天採訪,翌日返回,下一站的火車票也預訂了。

    天不亮就出發了,開始挺順,益平和茅菁還跟著錄音機哼歌。我想憑我的開車技術,下午3點前一定能趕到。益平説:“沒問題,只憑這地名‘平順縣西溝村’,肯定一路平平順順。 ”可過了邯鄲不久路就不對了,道路坑坑洼洼,塵土飛揚,我們都被顛得齜牙咧嘴。“不對吧?這條路不對吧?”益平嘟囔起來,我也茫然了,這個走法,何時能到?益平和茅菁不斷下車問路,回答都差不多:路沒錯,正在修,前面不遠就是好路了。説話間,一輛運煤大拖車從他倆身邊顛簸著擦過,等他倆回頭看我時,只剩下滿嘴白牙了。結果40多公里的在修路段走了近4個小時,人幾乎都要被顛散了。

    趕到長治時已經是下午5點多,人大的同志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飯,但在我們的要求下,飯顧不上吃,立即派人帶我們去平順縣西溝村。一聽帶路的同志説從平順到西溝的路正在修,可為了搶時間,我們還得拼命往前趕,生怕太陽落下去。一進西溝村,申紀蘭和縣人大、村委會的同志們早就等著了。這時,夕陽已快落山,我們選準了位於半山腰村展覽室前的平臺作為拍攝地,扛起了設備就往山上奔。做了拍攝準備後已經是滿頭大汗。拍攝很順利,夕陽的一抹余暉正好映在申紀蘭的臉上,當她激動地談完她的感受時,益平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緊接著我們在展覽室布光拍攝資料,全部工作結束時已經是夜裏10點多鐘了。這時大家全都覺得渾身發軟、腳發脹、肚子咕咕直叫,才意識到十幾個小時沒吃飯了。在西溝村,申紀蘭招待我們吃了一頓地地道道的農家飯,覺得特別香……

    開了個好頭,以後的採訪在中心組的協調下進行得很順利,被採訪人無論職位高低,都非常配合。最難忘的是採訪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那天正好是中國男子足球隊在世界盃上首次亮相,比賽是下午三點開始,我們約定的採訪時間也是下午三點,益平是球迷,他和工作人員開玩笑説,真希望何部長看完球再來,其實我們心裏也這麼想。可三點整,身體多病、據説身上還打著鋼釘的何部長準時到來,冒著高溫接受採訪。一個多小時的採訪過去,益平衝向電視機開關,可球賽也剛巧結束了。

    採訪海淀區法院九屆人大代表尚秀雲時,她比約定的時間晚來了半小時,我們正納悶,只見她氣喘吁吁地爬上樓,直向我們道歉。原來,她突然接到調查兩個少年在網吧縱火事件的任務,處理完後就拼命往回趕,幾乎是跑上樓的。望著這位被稱為 ”少年媽媽"的老法官滿臉的汗水,我們深為感動……(來源:中國電視報 《走進新時代》攝製組記者 李荃)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