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央視動態

京昆大賽:丹妮絲:這個老美有點憨

    今年47歲的丹妮絲是北京電視臺對外部的專家,在“國際京昆票友大賽”的排練現場,她女扮男裝主演的《智取威虎山》得到了場內外陣陣掌聲。對於這名同是從事新聞工作的美國同行,記者自然不能放過,綵排一結束我便提出了採訪要求,丹妮絲邊走邊著急地説:“等一下好嗎?我要去洗洗臉上的油彩,那樣你看我會舒服些。”

    丹妮絲1998年來到中國,學習京劇已經有3年多時間了,在此之前她在日本待了10年,並在那裏第一次看到了京劇表演。丹妮絲説:“我一開始知識覺得京劇的節奏非常美,但根本聽不懂唱的是什麼。但我發現京劇包含了許多的中國歷史和有趣故事,這使得我對京劇的興趣越發濃厚了。無論是從旋律還是內容上,我都非常喜歡。”

    其實丹妮絲的漢語説得並不好,採訪都是用英語進行的,而她本人也笑著告訴記者,雖然已經來中國4年了,但中文還是説不好。所以,我還真擔心面對京劇中生澀複雜的語言關係,丹妮絲該如何理解。但丹妮絲説:“學京劇語言並非最重要的,因為它的情節都很簡單,好人壞人也很明顯,通過音樂、表演就可以倆界大致內容。背臺詞當然很難,但這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難,中國人學京劇一樣怕背臺詞。”

    丹妮絲的心直口快中夾雜著些許孩子氣的天真,這樣的採訪對像是不會被記者輕易放過的,於是再問她:“美國音樂及文化模式一向是亞洲,甚至是歐洲模倣的樣本,尤其是年輕人更偏愛美國音樂,而你作為一名美國人又怎麼會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呢?”“哦,年輕人當然不同,他們是推動文化前進的力量,自然會喜歡新奇的東西,但京劇不只是一種音樂或表演形式,它有悠久的歷史,是一種文化現象,而所有的文化都有其共同之處,因為其中都蘊涵了經過沉積的人性化的東西。比如京劇中的包公和張飛是我的最愛,原因非常家難,他們都是好男人。”

    丹妮絲的一如既往的直白,在採訪後丹妮絲依舊被指導老師叫去糾正動作,由於語言問題,她只能一邊説著:“OK”一邊有些不得要領地重復動作,急得在旁邊的老師哭笑不得地説:“唉,這個老美就是有些楞,還有點憨。”而此時,丹妮絲卻對記者説:“我只不過是有‘舞臺恐懼症’罷了。”


來源: 中國電視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