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  電視指南頻道 >  央視動態

謝曉嵋説“劉老根”

    謝曉嵋何許人也?就是本報上期提到的“甜蜜女導演”。説她是本劇製片方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著名女導演,讀者不會有太深印象,換一個説法大家就清楚了:1989年,還是個小姑娘的謝曉嵋出任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小品導演,那一年小品大豐收,趙麗蓉、宋丹丹、方青卓、黃宏第一次在春節晚會登臺!

    除此之外,謝曉嵋對“小品演員出演電視劇究竟怎樣”有足夠的發言權還在於:在她執導過的電視劇中,《夫妻奏鳴曲》是和陳佩斯、方青卓合作,《愛誰是誰》是和趙麗蓉、李雪健合作,中國當代作家作品系列是和梁左、梁天合作,而這次的《劉老根》則是和賣拐、賣車的趙本山、高秀敏、范偉以及趙本山的“二人轉集團”合作。以至於她執導的《帕米爾醫生》連獲國內外大獎並且直逼今年“飛天獎”的時候竟有人很詫異:“你什麼時候改拍溫馨主旋律了?”

    本報記者見到的謝曉嵋,一如既往是一副都市白領女性的形象,乾淨整潔,溫馨隨和,令人可以想像她和“二人轉集團”在一起時的反差。

    記:謝導,以你的經歷,請談一談對小品演員出演電視劇的感覺。

    謝:公平地説,比較有成就的小品演員大多經歷過舞臺上的艱苦錘煉,這種錘煉造就的十八般武藝甚至多於一般的影視和話劇演員。比如説,他們大多會唱,唱歌、唱京劇、唱評劇以及各種各樣的地方戲;他們大多會樂器,而且往往會多種樂器;他們在唱、念、做、打方面相當全面,雖然不一定每一個專業單項都很精,但是很全面,這是非常可貴的財富。就拿這次的《劉老根》來説,劇情是東北一個度假村發展旅遊事業的故事,趙本山和他那幫弟子們的二人轉根本不用學,拿來就用,很添彩。如果沒有二人轉,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記:你説的都是他們的優勢,那麼他們的劣勢呢?

    謝:就影視而言,他們接觸比較少,不太熟悉,在技術上和藝術上都有一些需要磨合與學習的東西。比如趙本山的那些小徒弟大多沒拍過影視作品,在鏡頭面前越怕出錯越緊張,越緊張就越出錯,在拍攝中把該叫“爸爸”的趙本山叫成“師傅”;還比如分切和剪輯的問題,我作為影視導演是為了作品的流暢,而小品演員則認為會對情節形成“斷”的效果;還有技術規範上的“跳軸”等等問題……對這些問題,他們會在熟悉的過程中去理解。

    記:你對作為主要演員兼導演的趙本山怎麼評價?

    謝:過去我也簡單地認為趙本山就是一個小品演員,這次給我提供了一個了解他的過程。趙本山在舞臺經驗方面非常全面,尤其可貴的是他做事非常認真,而且愛動腦子、非常敏銳,對於搞創作而言這是非常重要的素質。他過去的經歷已經形成了一種儲備,這次在有意無意之間都顯露了出來,無論作為主演還是導演,他都很有想法。當然,從影視技藝的角度上説,他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東西。

    記:趙本山説“男女搭配,幹活兒不累”,除了影視技術上的問題以外,你和這個群體還搭配了什麼?

    謝(笑):到了一個劇組裏,都是一家人,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一個好作品是共同的目的。他們的意見對時我就儘量吸納,意見有分歧時就想辦法相互協調。那些小徒弟對趙本山很尊敬,可是畢竟第一次拍戲,開拍了還蒙著呢,有時候他們不自信又不敢對趙本山説,就來找我:“這樣行嗎?”現場教演戲是來不及的,我就多多鼓勵,他們需要的是建立自信,有時候説上幾句他們就能出彩。小品演員拍影視作品的確有優勢也有劣勢,就看怎樣指導,怎樣揚長避短。

    記:看樣子你是好脾氣。

    謝:誰説的?回家也發火。(源自中國電視報 張斌)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