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頻道 > 《中國證券》年報進行時 > 正文

劉主編讀年報:中集集團,東風汽車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7日 09:38)

  劉主編:截至到今天一共有230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年報,眾望所歸的中集集團2004天業績可以用怎一個高字了得來概括,04年中集每股收益達到了2.37元,主營收入260元,凈利潤23億元,三項指標平均增幅都達到了150%,真正體現了全球裝箱製造業王者的風範,而在利潤分配上中集同樣是極高的配製,推出了10轉贈派5元的方案,可以説高收入,高利潤,高分配的三高集中,中集業績的高度集中是産業化規模集中的表現,技術産業規模集中意味著在行業原材料採購和産品定價方面和一言九鼎話語權,因而在這次全球鐵礦石價格經本井噴的事件中,中集就會有更為充足轉移原材料上漲了帶動成本上升壓力的能力,但是就中集高比例股本擴張來講,還是有必要加以留意的,中集集團在前三年行業景氣的時候,一直保持股本的緩步擴張,02年到04年三年中股本從5億擴到10億,如今它要衝刺擴張,貪薄的做法似乎應該與行業景氣峰值是否來臨以及目前相對比值較高股價有聯絡,所完了集裝箱,我們來看看汽車,2004年可以説我國汽車行業經歷爆發性增長後進入激烈競爭的時代元年,大有當年赤壁鏖戰的意味,然而地處湖北的東風汽車卻沒有得到諸葛亮借來的東風,年報顯示2004年東風汽車實現凈利潤4.6億元,同比下降了26%,每股收益0.23元,導致業績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費急速增加,高達3.36億元,而這種增加又主要集中在存貨增長過快上,去年東風汽車存貨7.7億元,因而僅存貨跌價的準備就比03年增加了7600多萬元,原來是存貨增加了東風汽車的利潤,東風汽車年報揭示出的壓庫問題,折射了整個汽車業萬車具備只欠東風,北海國發2004年年報顯示凈地潤同比有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從財務數據看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財務費用大幅上升,公司03年財務費用是488萬元,而04年則上漲至22220萬元,上市資産才總額才兩億多元的北海國發自公司03年1月份的上市之後,募集資産3億元,便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花錢運動,兩年時間除了發新股的3億元滑花光之外,還開始大幅舉債,流動負債已經從03上升了到04年超過4億元,隨著公司資産規模已經接近上市的5倍,但是這種近乎瘋狂的擴張速度並沒有帶來效益的增長,今年效益的下滑就是一個警告,看來工作公司管理層應該好好體會一下那句商場中的名言,做強不一定能做大,但是做大必須先做強。

責編:劉科研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