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朱旭

  在影視圈裏,大家都親切的稱朱旭為“老爺子”,這大概和他所塑造的形象有關,因為朱旭老師似乎總在飾演著“老爺子”的形象。

  有人形容朱旭的話劇表演“真切感人,入木三分”,沒錯,在北京人藝,朱旭的名聲叫得很響,許多舞臺藝術形象,由於他演而成為永恒,很難再有人會超越他。在話劇舞臺上朱旭堪稱“當家老生”,在影視這個大屏幕上這樣稱他也不為過之,他在影片中始終維妙維肖的駕馭著一個個性格鮮活、亦莊亦諧的人物。在電視連續劇《末代皇帝》中的老溥儀;南方小鎮上司馬相如的後代司馬壽仙;清涼寺裏那位仙風道骨的一葦法師;闕里之地孔子第七十六代孫孔令潭;還有電影《心香》、電視劇《武生泰斗》、《粉墨情癡》、《小樓風景》以及最近兩年來大家所熟知的《洗澡》、《刮痧》等,每一部作品都為觀眾帶來一個難以忘懷的形象。

  朱旭的表演自成一格,他常常以喜劇的手法去演繹悲劇人物。在令觀眾捧腹大笑之後又能引起苦澀的回味。朱旭是個相當隨和的老者,和他交談,你可以從他的言語中體會到他思維的縝密,他的語氣淡而雅,笑聲輕而柔,不時散發著機智的詼諧,從他豐富的笑談及表情中,你似乎又可捕捉到影視中那一個個活著的靈魂,若隱若現,令人回味無窮。

  戲台下的朱旭下圍棋、放風箏、拉胡琴、喝酒為他的四大樂趣。朱旭拉的一手好京胡。當年他曾向梅蘭芳的琴師姜鳳山老先生學琴,現在也派上了用場,在話劇《名優之死》中,他扮演的琴師操琴上陣,弓法嫻熟,令觀眾驚嘆。在電視劇《粉墨情癡》、《武生泰斗》和《心香》中,他的琴藝更是幫了他的大忙。朱旭的另一嗜好就是喝酒了。在他來講,喝酒乃人生一大樂事。朱旭酒量大,無論走到哪兒,他都得過過酒癮,但是他卻不貪杯誤事,若是晚上有演出,不管桌上擺著“茅臺”還是“五糧液”,他絕對滴酒不沾。他説:這叫為了藝術,在所不惜。 朱旭愛下棋,以棋為友,以前在劇院排戲時,一有閒空兒總愛與棋友對上一局。朱旭自退休後,棋藝見長,現在還是業餘圍棋三段。這就是朱旭,舞臺上認真做戲;舞台下談笑風生。

  1943年赴北平讀中學,1949年4月考入華北大學第三部文藝幹部訓練班,7月隨華北大學文工隊三隊到天津等地演出,11月調華北大學文工隊二團(即後來的中央戲劇學院話劇團)任演員。1952年進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先後演出過“武則天”、“霓虹燈下的哨兵”、“左鄰右舍”、“嘩變”等話劇,1984年在話劇“紅白喜事”中扮演三叔,獲文化部頒發的表演一等獎。1991年獲中國話劇金獅獎。

  1984年偶然涉足影壇,在獲第五屆金雞獎最佳影片獎的《紅衣少女》中扮演女主人公父親,表演準確,自然。

  1985年,受峨眉電影製片廠之邀,在喜劇片《小巷名流》中飾演賣花圈的司馬二哥,表演自然、質樸,很有幽默感和喜劇性,深受好評。

  1987年出演影片《鼓書藝人》,飾方寶森,因在《小巷名流》、《心香》、《闕里人家》的出色演出,三次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評委會提名,他以純熟的演技和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蘊,塑造出多個鮮明生動的銀幕形象。

  1993年因在電影《闕里人家》中成功地扮演了孔令譚這一人物獲1993年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的最佳男演員獎。

  1995年在吳天明執導的《變臉》中成功地扮演了老藝人變臉王形象,獲得電影界內外的好評。現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中國劇協會員。

  朱旭還參加了《末代皇帝》(電視劇)等大量電視劇的拍攝。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