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軟著陸”是如何成功的


  記者追述:黨的十五大前夕,中國“過熱”的國民經濟“軟著陸”成功!這表明,我們黨和政府駕馭市場經濟、抑制通貨膨脹的宏觀調控能力大大增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記者近日採訪了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孫大力。

  孫大力説: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經濟在實現高速發展的同時,曾幾次發生“過熱”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國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進行宏觀調控,雖然取得了成效,但往往由於剎車過猛,造成經濟發展的波動。20世紀80年代中期,針對當時國民經濟的“超高速”增長和通貨膨脹問題,中央在採取緊縮方針的同時,曾提出實行“軟著陸”的設想,但由於經濟體制和人們認識上的原因未能實現。

  孫大力説,1992年春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後,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民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同時,由於舊的調控機制逐漸失效,新的宏觀調控機制尚未完善,致使經濟“過熱”現象再度出現,投資規模過大,導致房地産熱、開發區熱以及亂集資、亂設金融機構等,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呈加劇之勢。

  孫大力説,面對這種複雜情況,1992年4月,江澤民同志給中央政治局常委們寫了一封重要的信件,提出:要把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要抓緊有利時機,力爭實現和保持比較高的發展速度,但是務必結合各地區、各部門的實際,區分不同情況,具體加以落實;要在深化改革上狠下功夫,避免只在擴大投資規模上作文章,以防出現新的重復建設和産品積壓。1993年5月,他在給國務院有關領導的信中又進一步提出:要抓緊時機解決當前經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否則解決問題的重要時機稍縱即逝;倘若問題積累,勢必釀成大禍。鄧小平對於江澤民提出的加強宏觀調控,突出抓金融工作的意見,也表示非常支持。

  孫大力説,從1993年3月起,黨中央多次召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領導人會議,討論解決經濟“過熱”問題,研究繼續推進投資、財稅和金融體制方面的改革。1993年6月,黨中央和國務院頒布了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的16條措施,主要包括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整頓金融秩序和流通環節,控制投資規模,加強價格監督等。為加強對金融工作的領導,黨中央還任命朱鎔基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這次宏觀調控,改變了以往剎車過猛的狀況,不是全面緊縮,而是適當放慢速度,採取區別對待的政策,鼓勵正常發展,正當經營和深化改革,即所謂“軟著陸”。黨中央和國務院除採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組織措施外,主要著眼于從加快新舊體制轉換中找出路,把改進和加強宏觀調控,解決經濟中的突出問題,變成加快改革、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動力。

  孫大力説,在進行宏觀調控過程中,黨中央妥善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協調統一起來。在社會政治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在改革發展中保持社會穩定。從1994年起,在金融、外匯、財稅、價格、外貿等方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實行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分離;專業銀行向商業化、企業化發展;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匯率並軌;石油和糧食等基礎行業價格放開等等,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穩步確立。

  孫大力最後説,經過3年努力,到1996年底,宏觀調控取得顯著成效。過度投資得到控制,金融秩序迅速好轉,物價漲幅明顯回落,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抑制。與此同時,經濟發展依然保持了較高速度。1993年到 1996年,通貨膨脹率降到9%以下;物價漲幅從14.8%降至6.1%;國內生産總值維持在年均增長11.6%的速度,年度波動幅度只有一到兩個百分點,避免了經濟發展的大起大落,實現了從發展過快到“高增長、低通脹”的“軟著陸”。這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是沒有過的,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見的。這一成就的取得,充分證明了黨和國家駕馭宏觀經濟能力的增強,為此後我國經濟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實現20世紀90年代的持續高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光明日報 倪迅;新華網 翟偉)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