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兩彈一星”的研製是怎樣決策的


  記者追述:“兩彈一星”是20世紀60年代我國在最困難時期,頂住巨大壓力搞出來的,這是我們黨的驕傲。最近,中央黨史研究室副研究員王素莉向記者介紹了黨中央作出研製“兩彈一星”決策的有關情況。

  王素莉説,新中國成立之初,面臨嚴峻的國際局勢。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叫囂:“如果不能安排停戰,美國將不再承擔不使用核武器的責任。”同時,美國還同蔣介石簽訂《共同防務條約》,提出假如台灣海峽安全受到威脅,他們有權使用原子彈。美國的核訛詐政策,引起世界愛好和平人士的強烈反對。1951年10月,居裏夫婦的後人法國科學家約裏奧居裏委託即將回國的中國放射化學家楊承宗轉告毛澤東:你們要反對原子彈,你們就必須要有原子彈。原子彈也不是那麼可怕的。原子彈的原理也不是美國人發明的。她還將親手製作的10克含微量鐳鹽的標準源送給楊承宗,作為對中國開展核科學研究的支持。

  王素莉説,1955年1月15日,毛澤東主持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聽取李四光、劉傑、錢三強關於鈾礦資源和核科學技術的情況彙報,研究我國發展原子能事業的問題。毛澤東指出,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這次會議果斷決定中國也要搞原子彈,重點突破國防尖端技術,做出了對人民共和國的發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決策。同年6月,成立了由陳雲、聶榮臻、薄一波組成的中央三人小組,負責指導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工作。1956年,中央在制定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的第一個遠景規劃中,原子能和導彈的研製正式提到日程。4月,周恩來主持中央軍委會議,聽取錢學森關於發展導彈技術的規劃設想。會後,成立了以聶榮臻為主任的航空工業委員會,負責導彈事業的發展。5月,周恩來再次主持中央軍委會議,討論聶榮臻提出的關於《建立我國導彈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中央又果斷作出發展導彈技術的決策。10月成立了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1月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具體負責原子能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王素莉説,1958年,我國科學家提出研製人造地球衛星的建議。這年5月17日,毛澤東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中央決定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組建專門的研究、設計機構,撥出專款,研製人造地球衛星。我國研製原子彈、導彈,一開始曾得到蘇聯技術援助。隨著中蘇關係的緊張和惡化,1960年蘇聯單方面撕毀合同、撤走專家。

  王素莉説,國防尖端科技項目是“上馬”還是“下馬”?毛澤東明確指示,要下決心搞尖端技術,不能放鬆或下馬。陳毅風趣地説:我這個外交部長的腰桿還不太硬,你們把原子彈、導彈搞出來了,我的腰桿就硬了。聶榮臻堅持認為,為了擺脫我國一個世紀以來經常受帝國主義欺淩壓迫的局面,我們必須搞出原子彈、以原子彈為標誌的尖端武器,以便在我國遭受敵人核武器襲擊時,有起碼的還擊手段,同時還可以帶動我國許多現代化科學技術向前發展。

  王素莉介紹,經過全國26個部委,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0多個單位的科技人員協作攻關,1964年10月16日,我國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又試驗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1960年,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我國自行設計和研製的中近程導彈發射成功;1966年,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兩彈一星”構成了民族自衛整體力量的重要盾牌,在維護世界和平和防止核戰爭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光明日報 倪迅;新華網 翟偉)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