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關於幹部作風的對話——幾位信訪工作者訪談實錄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加強作風建設 實踐“三個代表”)題:關於幹部作風的對話——幾位信訪工作者訪談實錄

   新華社記者 孫承斌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作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作為黨和政府發揚民主、體察民情的重要渠道,信訪工作直接聯絡人民群眾,是展示黨的作風的一個重要窗口。長期在第一線工作的廣大信訪工作者對作風建設有著怎樣的體會和思考?記者近日採訪了幾位正在北京出席第五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的代表。

   “三個80%説明了什麼?”

   杜佐勝,男,湖北省委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從事信訪工作29年:

   信訪部門是一個窗口,領導幹部可以從這裡了解群眾疾苦,人民群眾從這裡看到的是黨的作風。國家信訪局領導説,目前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80%以上發生在基層,80%以上是有道理或有實際困難應當解決,80%以上是應該也能夠在基層得到解決的。這三個80%説明了什麼?在我看來,説明基層的工作沒有做好;説明我們黨的作風,特別是基層的作風確實存在問題,確實需要加強和改進;説明黨中央在新世紀的第一次中央全會專題討論黨的作風問題並作出決定,是非常重要,具有深遠現實意義的。

   李國華,男,青島市委副秘書長、市信訪局局長,從事信訪工作26年:

   信訪工作是一個“晴雨錶”,是一個“安全閥”。群眾找上信訪部門主要是為了解決問題,從這裡可以看出我們的政策是不是得人心、順民意,符合人民的利益。現在信訪數量不斷上升,就是因為一些地方領導幹部的做法不符合群眾的利益。

   杜佐勝:現在一些領導幹部頭腦中,群眾觀點淡薄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盛行,有的還以權謀私,腐化墮落,群眾意見很大。一些基層幹部雖然生活在群眾之中,但他們不了解群眾,不知道群眾缺什麼、想什麼,應當給他們解決什麼,跟群眾合不到一起。結果是群眾有了問題,只能上訪。

   李國華: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相當一部分群眾的信訪與基層幹部的作風有關,其中最集中的是反映領導幹部為政不廉、為政不公問題。一些幹部在工作中官僚氣十足,制定政策不走群眾路線。比如一個地方開放電動三輪車的問題,當初不深入群眾了解實際情況,為了解決部分殘疾人就業,就全面放開。現在為了環保和城市形象,又要全部取締,沒有解釋,沒有説明,群眾一下子接受不了,産生很多問題,成為一個時期群眾上訪的主要議題。

   杜佐勝:如果我們的基層幹部確實把老百姓的問題解決好了,他們是不會不辭辛苦一次次上訪的。我們省谷城縣武山鎮以前有一批“上訪專業戶”。新的黨委書記剛上任時,有人對他説:“那個鎮很難搞,有一幫刁民,可得注意了。”這位書記上任沒幾天,克服種種困難,把這幾位“刁民”請到鎮政府,開了一個座談會,採取各種措施解決了他們長期反映但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使鎮裏的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關鍵是要深入群眾深入實際”

   鄒伯鈞,男,湖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從事信訪工作10年:

   我接著他們兩位説兩句。作風問題確實關係民心向背、事業的興衰和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在這方面,我們湖南是有教訓的。1996年,我們省的一個縣曾發生群眾衝擊地方政府的事件。根本原因就是某些領導脫離群眾,黨群關係生疏。從那時起,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大力氣加強和改進幹部作風,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黨政一把手親自抓信訪工作,傾聽群眾呼聲。省委、省政府還組織了10萬名機關幹部下鄉村、入農戶,了解民情民意。各級政府普遍建立了民情彙報機制。幹部的作風轉變了,黨群關係密切了,我們的事業發展就有了保障。這幾年,湖南的經濟增長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與這一點有很大關係。

   晉蘭英:女,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信訪辦公室主任,從事信訪工作31年:

   我們做信訪工作,經常與老百姓接觸。聽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抱怨反映一個問題、解決一件事情實在太難了。老百姓是不是支持你的工作,説白了就是看你這個領導是不是認真傾聽他們的呼聲,真正為他們排憂解難、辦實事。去年大年三十,我們市委書記接到一封群眾來信,反映城區一個地方垃圾成堆,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書記立即帶著有關負責人到現場查看,當場解決問題。去年6月一天的深夜,有居民打電話向我們市長投訴,説周圍的噪音吵得人無法入睡。市長放下電話立刻趕到現場督辦解決。領導幹部真心實意為老百姓辦事,老百姓就覺得你和他一個心。老百姓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真正深入他們之中,跟他們講真心話,辦實在事,他們就會跟你同甘共苦。

   鄒伯鈞:關鍵就在這。只要深入群眾,深入實際,辦實在事,群眾就會理解你、支持你。前年春節前一天,湖南一家工廠的工會主席帶著兩個人來到信訪辦説:“快過年了,工人家裏還沒錢買米呢!”省財政立即特批了50多萬元,這點錢只能解一時之急,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可工人們還是一再表示感激,讓我們感動得不得了。邵陽市下崗工人多,老百姓生活困難。市委、市政府在想辦法發展經濟的同時,進家入戶,與群眾直接溝通,向他們解釋,聽取群眾意見。老百姓很通情達理,這麼多年來,邵陽很少有人到省裏上訪。

   晉蘭英:1998年8月,銀川市開通“市長郵件”,鼓勵人民群眾給市長寫信反映問題,市長親自批辦,給予答覆。3年多來,銀川市共受理“市長郵件”3537件,吸納群眾建議68條。1999年2月,銀川市政府又開通“為民解憂督辦專線”電話,到現在已受理群眾督辦電話32450件,辦結率達到98%。這些措施都受到了群眾的歡迎。

   “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

   曲衛東,男,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信訪辦公室副主任,從事信訪工作23年:

   在信訪工作第一線,我感受最深的是以心換心。你真正為老百姓辦事,他真把你當親人。有一年大年三十半夜,一棟居民樓供熱鍋爐電機壞了,我帶人連夜搶修。修好時,一個老太太端了一盤餃子、一杯酒過來,説:“孩子,你過年沒過好,我替你過個年。”當時真讓我感動得不知道説什麼好。

   曲哲,男,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原信訪處處長,從事信訪工作28年:

   1997年4月,寧夏銀川體育館拆館時發生坍塌事故,死傷16人,全部是外地來打工的,家屬情緒很激動,找信訪辦。我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一方面協助穩定事態,一方面努力想辦法在最短時間內作出了妥善處理。死者家屬給自治區政府寫信説,政府沒有把他們當“外人”。老百姓的純樸、厚道真讓人感動。

   曲衛東:所以我覺得,只要把群眾看作自己的衣食父母,用真心就能贏得群眾的真情。去年一天我剛上班,就進來一老一小,邊哭邊説:“政府同志,快救救我們吧,實在沒活路了。”原來這一老一少是祖孫倆,老人已70多歲,一家三口全靠在個體油房打工的兒子掙錢糊口。半個月前油房鍋爐爆炸,老人的兒子全身燙傷75%,深度2至3度。醫院墊了4萬元醫療費,還要4萬元。錢從哪來?老人急得沒辦法,到信訪辦來了。

   怎麼辦呢?往外推是不行的。我就問自己:如果這是我親人,我會袖手旁觀嗎?我趕緊找到有關部門領導,在當地組織募捐。3天后,當我們將沉甸甸的救命錢送到醫院時,老人哽咽著反復念叨:“謝謝,謝謝!”

   曲哲:群眾沒有燃眉之急,沒有切膚之痛,是不會找上信訪部門的。28年來,我和同事一道受理了多少群眾來信來訪,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連我自己也説不太清楚了。但有一條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為群眾解決一個問題,自己的靈魂就得到一次凈化。

   曲衛東: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就是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信訪是與群眾聯絡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多年來我就認準一個理兒:只要心中時刻裝著人民的利益,老百姓就會信服你。“金盃銀盃,不如百姓的口碑”。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