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最新報道

優秀共産黨人

歷史時刻

革命聖地

  黨的建設

正確認識“三個代表”的科學內涵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人民日報9月14日文章:正確認識“三個代表”的科學內涵 鐘宣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貫穿江澤民總書記“七一”講話的一條主線,是對我們黨的奮鬥業績和歷史經驗的新概括,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發展,是對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提出的新要求。深刻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基本要求,提高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對於我們做好各項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怎樣能夠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黨的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把我們黨建設成為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核心;怎樣能夠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使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怎樣能夠追趕世界先進潮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更好肩負起領導人民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從這樣的歷史高度、這樣的時代要求出發,從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世紀加強黨的建設的歷史性課題,賦予黨的性質以鮮明的時代意義,賦予黨的宗旨以鮮明的時代內涵,賦予黨的任務以鮮明的時代特徵,為我們黨認識自己、加強自己、提高自己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一、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符合生産力發展的規律,體現不斷推動社會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的要求,尤其要體現推動先進生産力發展的要求,通過發展生産力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

  生産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産力。我們為實現現代化而奮鬥,最根本的就是要通過改革和發展,形成發達的生産力。敏銳地把握我國社會生産力的發展趨勢和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制定和實施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採取切實的工作步驟,不斷促進先進生産力的發展,這是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體現和根本要求。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産力的發展要求,要注意把握“三個堅持”:

  堅持以改革促發展,為解放和發展我國社會生産力打開更廣闊的通途。無論什麼樣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都要隨著生産力的發展而發展。如果它們不能適應生産力發展的要求,成為生産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障礙,就要調整和變革。生産力的發展沒有止境,改革也沒有止境。必須在全黨牢固樹立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觀點和自覺性,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體制改革,不斷調整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的部分,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産關係和上層建築,不斷促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

  堅持把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技能和創造才能,切實保護並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為第一要務。人是生産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發展生産力,既要見物,又要見人,既要重視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重視人的素質的提高。工人階級是推動我國先進生産力發展的基本力量。農民階級和其他群眾同工人階級緊密團結,是推動生産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歷史主動性和創造精神。

  堅持把大力發展先進科學技術,作為我們黨必須履行的重要職責。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是先進生産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給經濟社會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必須敏銳把握這一客觀趨勢,始終注意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同掌握、運用和發展先進科學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不斷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努力實現我國生産力發展的跨越。在思想上要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自覺性;在體制上要鼓勵創新,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良好的環境;在工作上要切實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加快我國科技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堅持什麼樣的文化方向,推動建設什麼樣的文化,是一個政黨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幟。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必須全面把握兩個文明建設的辯證關係,在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促進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注意把握“四個必須”:

  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發展先進文化,指導思想要鮮明,要先進。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理論基礎,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行動指南,是先進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動搖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我們的事業就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和思想靈魂而迷失方向,就會歸於失敗。要保持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質和正確方向,必須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馬克思主義牢牢佔領思想文化陣地。

  必須堅持發展先進文化的正確方針,把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作為根本任務。唱響社會主義文化的主旋律,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實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發展先進文化必須貫徹的重要方針。要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人,以正確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優秀作品鼓舞人,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倡導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精神,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增強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

  必須把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如果只講物質利益,只講金錢,不講理想,不講道德,人們就會失去共同的奮鬥目標,失去正確的行為規範。要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思想道德體系,為社會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風俗營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礎。

  必須把改造、抵制和吸收有機結合起來。立足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著眼於世界科學文化發展的前沿,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具有中國風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從思想上精神上正確武裝和不斷提高起來。必須借鑒外國一切優秀文化成果,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文化傳統,改造落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進行文化創新,增強感召力。

  三、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是有規律可循的,但它的規律不是自發地起作用,而是通過人民群眾的活動來實現。人民群眾是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主體,是歷史發展的主體,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他們理所當然地應該享受自己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我們要從歷史規律實現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歷史主體性,從人民的歷史主體性上把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從歷史規律性和歷史主體性的結合上,深刻理解為人民服務的真理性。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共産黨人的根本觀點。我們黨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除了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絲毫的特殊利益。來自人民,植根於人民,服務於人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真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是我們黨存在的全部依據。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鬥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人民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必須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基礎上,使人民群眾不斷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

  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注意處理好“三個關係”:

  正確處理好黨群、幹群關係。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是魚水關係。小平同志曾經用“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黨”來強調黨和人民不可分割。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集中群眾智慧,關心群眾疾苦,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要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決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不正當的利益,決不允許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我們黨才能鞏固執政地位,才能無往而不勝。

  正確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我們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應該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都應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並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是最緊要和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黨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這始終關係黨的執政的全局,關係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全局,關係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社會安定的全局。要把最大多數群眾是否贊成、是否受益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根本依據,自覺做最大多數人利益的忠實代表。

  正確處理好先富與後富、個人富裕與共同富裕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黨提出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動和幫助後富、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的政策,調動了群眾的積極性,使許多人走上了富裕之路。要繼續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規範社會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過分擴大,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在這一過程中,黨員幹部首先要支持和幫助群眾富起來,而不能只考慮自己如何富,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取私利。

  四、“三個代表”是辯證統一的整體

  “三個代表”是統一的整體,相互聯絡,相互促進。發展先進的生産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斷發展先進生産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説,先進生産力是基礎和前提,先進文化是靈魂和旗幟,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體和目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體現了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現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經濟政治文化的統一,體現了歷史發展規律與歷史創造主體的統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一致的,與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一致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了毛澤東、鄧小平同志關於黨的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堅持了貫穿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之中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又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和新的實踐要求,賦予這些基本原理以新的思想內涵,更為鮮明、更為集中地揭示了新時期黨的建設和黨的各項工作的本質要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體現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涵蓋了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和經濟、政治、文化各個領域,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問題過程中的新概括、新創造,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豐富和發展。

  “三個代表”既是理論的概括,又是行動的指南,是我們黨保持先進性、始終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強領導核心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把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一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統一于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要認真研究和解決生産力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實現和維護群眾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從事各項事業,都要以“三個代表”為衡量標準,看看我們所採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符合的就毫不動搖地堅持,不完全符合的就積極調整補充,不符合的就勇於實事求是地糾正,以利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以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