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以體制創新應對加入世貿的新挑戰 

2002年09月03日


    江澤民同志在“五三一”重要講話中指出,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從根本上消除束縛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為我們指出了推動經濟發展、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後各種挑戰的根本途徑。

    體制創新:應對加入世貿新挑戰的根本途徑

    把握加入世貿組織的契機,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體制創新,是應對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各種挑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的根本之策。

    加入世貿組織使體制創新更為緊迫。“落後必然挨打”,這是歷史的經驗。物質、技術和軍事上的落後是國家落後的直接表現,而制度落後則是落後的深層次根源。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當今世界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各地區為了在競爭中把握主動,紛紛把提高創新能力作為關鍵性因素來認真謀劃,下功夫推進制度創新。制度創新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主要動因。只有制度問題解決了,才能一變百變、一通百通,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的真正強大才有可靠的保證。所以,鄧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為了在未來世界經濟格局中佔據有利位置,我們必須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這就對加快體制創新,改革束縛生産力發展的制度體系、管理模式和運作規則提出了緊迫要求。

    經過20多年的改革,我們已經構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日益明顯。但也必須看到,深層次的改革還未完全到位,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政府職能與世貿組織規則尚不適應。主要表現在:一是政府對市場干預過多,政府職能的實現過程缺乏透明度和制度性監督與約束,政府角色“越位”、“錯位”、“缺位”和“不到位”現象還較為普遍;二是條塊分割、行業壟斷、部門壁壘、職能重疊現象還比較突出;三是政府、企業、公民法律意識有待加強;四是政企不分,企業運營過分依賴政府保護等問題還比較普遍,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五是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度不高,地方保護主義現象仍較突出,生産要素市場化配置程度不高;等等。差距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看到差距的存在,可以激發我們把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推進到新境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技術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加入世貿組織是經濟特區推進體制創新、增創發展新優勢的強大動力。經濟特區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增創特區發展新優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緊迫課題。加入世貿組織,既是對特區先發優勢的衝擊,也是對特區體制創新的砥礪。從根本上講,特區的優勢和發展在於創新。特區要繼續發揮技術窗口、管理窗口、知識窗口和對外政策窗口的作用,帶動國內其他地區的企業真正“走出去”,參與國際經濟技術競爭,就必須建立更加靈活有效的體制和機制。汕頭經濟特區以往依靠中央的優惠政策,發揮僑鄉優勢、商貿優勢、民資民力優勢,經濟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産業結構調整滯後、結構性矛盾突出、政府職能及行政執法尚不適應世貿組織規則的要求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體制和機制上找到深層次的原因。因此,我們要與時俱進,在體制創新上下更大的氣力,努力把握競爭的主動權。

    整體推進:體制創新的重要原則

    體制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把握方向,通盤考慮,配套聯動,整體推進。

    處理好政府、市場與企業的關係。政府、市場與企業三者的關係涵蓋了社會經濟關係的各個方面,是市場經濟中最基本的關係。特區擁有立法權和改革試驗權,應該在這方面走在前面。實踐證明,堅持“政府培育市場、市場解脫政府、政府解放企業、企業發展生産”的改革思路,推動政府、市場、企業的改革同步進行,就能把三者的關係處理好。政府培育市場(含仲介組織及行業協會、商會等)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建立“陽光政府”的有效措施;運用市場機制來調節和解決問題,讓市場解脫政府,使政府能集中精力去管好該管的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有利於營造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統一大市場和發展的大環境;通過供求關係和價值規律引導企業發展生産經營,有助於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經濟實體。

    促進改革內容和領域的平衡發展。要進一步促進各主要經濟領域之間,經濟體制改革與思想觀念轉變、政府職能轉變、法制建設之間的平衡發展,整體推進改革創新。一是把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推進民營企業改革結合起來,重點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政府應著力為各種所有制企業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二是把推進工業改革與推進其他行業的改革結合起來。在繼續大力推進工業企業改革的同時,加大商貿、外經貿、農業、建築、交通運輸業等行業的企業改革力度,避免單門獨戶、零敲碎打,或者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某個部門單兵作戰。同時,大力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投融資體制等方面的改革,為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三是全面推進,系統治理,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步伐,堅決取消繁瑣的報批審批手續,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努力探索普遍適用各類企業的“一攬子”改革辦法,力爭國有中小企業的改革能一步到位。

    實現體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的互動發展。加入世貿組織後,經濟特區面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優化升級的艱巨任務,解決這一問題的鑰匙就是把體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統一起來,使體制創新成為科技創新的保障,使科技創新成為體制創新的動力,從整體上推動經濟的發展。為此,一方面,要克服科研與生産經營脫節的問題,從體制、機制和政策上優化科技資源配置,促進企業成為技術進步和創新的主體;另一方面,要建立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仲介服務體系,大力支持高新技術産業化,優化和提升産業結構、産品結構。

    重點突破:體制創新的有效方法

    在改革中,由點到面、重點突破,是推進改革深化和體制創新的有效方法。

    力爭在轉變政府職能和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上有實質性突破。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入手,大刀闊斧地改革一切阻礙市場經濟發展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將政府職能真正轉變到制定政策、實施監督和提供公共服務上來。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把政府從大包大攬、無所不管的觀念和做法中解放出來,將可以由市場、企業、社會仲介組織承擔的職能交還給它們。二是降低政府的行政和服務成本。進一步完善招標、採購制度,降低政府行政運作成本,逐步加大運用市場機制提供社會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的比重。三是提高服務質量。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提高行政效率,縮短辦事時限,推進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規範化。四是建立制度化的政府協調機制。政府各部門之間、上級與下級之間要建立議事制度、協調製度和磋商機制,堅決克服政出多門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現象,確保政令暢通。

    力爭在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上有實質性突破。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經濟戰略性重組,事關增創經濟特區發展新優勢的全局。要做好這項工作,一是發揮傳統優勢行業、優勢企業的龍頭作用,努力實現規模經營。對主業突出、技術優勢明顯、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積極創造條件組建企業集團。二是對一批資産質量高、發展前景好的大型國有企業實行授權經營。三是圍繞新的經濟增長點推進企業改革與重組。支持企業打破部門、所有制、行業、區域界限,實施兼併、收購、資産重組,通過改革創新,帶動企業機制的轉換,在較短時間內推動新經濟增長點的形成,提高汕頭經濟和國有企業的競爭力。

    力爭在資源市場化配置上有實質性突破。建立統一開放的大市場,實行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是具有根本性意義的改革。目前,汕頭經濟特區有些經濟增長點不能被有效培育和利用,與部分資源如土地、工程招投標、産權、重要生産要素等尚未完全市場化密切相關。要通過加快資源配置市場化改革進程,引導企業要人上人才市場,要工程上有形建築市場,要土地上土地批租市場,要低成本擴張上産權交易市場。資源市場化配置不僅是拉動投資、創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的需要,而且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同時也是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的重要措施。

    力爭在投融資體制改革上有實質性突破。在經營性領域,應更多地鼓勵和帶動民間資本和外資等進行投資。打破行業壟斷,在公用事業等專營行業引入競爭機制。重視發揮股份制在融資轉制和促進投融資體制改革中的作用。打通民間投融資渠道,創造民間投融資機會。引導和推動企業搞好資本經營,走直接融資道路,拓展融資渠道。大力鼓勵和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李統書)

責編:王春燕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