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原牧區創奇跡 二炮某基地牧場黨委實踐“三個代表”紀事

2002年08月22日


    在廣袤無垠的西部高原,有一個文明富裕的“牧工部落”———

    在這裡,牧戶全部實現定居,絕大多數牧工過上了“小康生活”,牧工家庭平均年收入超萬元,摩托車、吉普車走進了普通牧戶家;

    在這裡,牧業生産科技含量達50%,生産效益比20年前增長了60倍;

    在這裡,漢、藏、蒙、回、土、滿、侗七個民族和睦相處,牧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牧工學齡子女入學率達100%。

    這裡就是第二炮兵某基地的高原牧場。

    哪有困難,哪就有動人的故事

    藍天白雲下,簇簇潔白的羊群悠閒地游動,騎摩托車的牧工不時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一座座牧工新居在“綠浪碧波”間時隱時現……

    在“三個代表”學教活動中,牧場黨委堅持轉變作風,深入基層,為牧工辦實事。牧場領導每年下牧隊不少於100天,機關幹部不少於150天成了雷打不動的規矩。

    蒙古族黨員高海青,是一名從普通牧工成長起來的牧場副場長。他説:“白天與牧民同吃、同住、同牧,晚上鑽進滿是牛羊味的被窩,你沒有聽不到的知心話,也沒有體驗不到的友誼和真情。”

    一個寒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夜晚,畜圈被狂風刮倒,羊群炸了窩!群羊驚叫著四處奔跑,亂成一片。“羊群炸了窩,群眾沒了羊,這等於要了牧工的命呀!”消息傳到牧場,場長、政委宿捨得燈亮了,廣播、電話聲響作一片。不一會兒,畜圈旁擠滿了摸黑趕來的牧場幹部、工人。整整一個夜晚與風雪搏鬥,失散的羊被人們一隻只找了回來。

    “哪有困難,哪就有動人的故事。”牧場老黨員、原牧隊支部書記尼瑪激動地説:“牧場領導心裏裝著牧工,我們心裏就有‘主心骨’,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我們。”

    哪有草地,哪就有“科技田園”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牧場黨委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讓貧窮遠離高原,讓愚昧遠離西部,讓荒漠遠離牧區。”然而,靠什麼來實現這個宏偉目標?

    牧場黨委從科研院所請來專家論證牧場發展、規劃牧場前景,形成了“走科技興牧、技術增效之路”的發展思路。

    他們改革傳統的粗放型牧業生産方式,先後培養出獸醫、技術員等科技人員80余名;建起了一個覆蓋全牧區的功能齊全的獸醫網;改良種植6000余畝人工草場,引進澳大利亞無角陶賽特羊、小尾寒羊,進行雜交試驗,先後取得20多項科研成果,有4項被青海省畜牧廳推廣。同時,牧場還建起了機械吊宰車間、冷庫,以及酥油等加工廠,實現了放養、加工、出售一體化。短短幾年間,科技使牧場固定資産達近千萬元,年總産值從1978年的不到8萬元增長到2001年的480萬元,效益翻了幾番。短短幾年間,科技使牧區生産科技含量達50%,牛羊群實現計算機管理,管理形式和效益走在國內同行業前列。2000年,牧戶平均年收入達到1萬元,年收入超過萬元的牧戶達到65%。

    科技使牧場環境、生態建設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牧區的沙漠化土地全部得到治理,河流沒有出現過一絲污染,千里牧區成了高原珍稀動物的樂園。飽受沙漠化之苦的牧民,深有感觸地説:“科技,讓我們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日子;科技,讓我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哪有牧工,哪就有文化的“綠洲”

    牧場地廣人稀,遠離都市。封閉的環境,使這裡長期處於文化建設的落後狀態。新形勢下如何與時俱進打造草原文化新的“旗艦”?一道重要的課題擺到了牧場黨委面前。

    “荒,不能荒思想;窮,不能窮精神;難,不能難群眾;苦,不能苦教育。”牧場黨委堅定地提出了:不讓一家牧戶成為高原文化的“荒原”,不讓一名牧工子女成為學堂之外的“孤雁”。

    1998年,當“全國村村通”工程走進西部高原,牧場黨委及時提出“戶戶上衛星、家家通電燈、人人受教育”的牧場三大“光明工程”。他們先後投資上百萬元,為每戶牧工家中通了電,安裝了地面衛星接收站、電視差轉臺。每年冬春禁牧季節,牧場都組織牧工舉辦“草原黨校”、“文化補習班”、“科技知識普及班”。

    為鼓勵牧工子女就學,牧場創辦了“牧工子弟小學”。目前,牧工學齡子女入學率達到100%。如今,牧場歷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中專學生。

    在發展教育事業的同時,牧場還千方百計加強文化設施的建設。牧場先後建起了閱覽室、圖書館和“大型民族體育運動場”等文化娛樂場所。每到草原吐青時節,牧場黨委都組織各民族牧工,舉行規模盛大的“多民族群眾運動會”。2001年春天,牧場在駐地藏、蒙兩族群眾心目中的佛教聖地白佛寺,舉辦了解放以來的第四次講經活動。(賈昭全 李天成 張雙立 張選傑)

責編:王春燕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