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三個代表”在基層】便民橋上聽心聲 

2002年09月03日


    “有了便民橋,莫怕跌斷腰;果菜送出山,全村多歡笑。”這是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雙溪村村民羅志方自編的打油詩。他説:“村黨支部為我們修的28座便民橋,是修在我們心上的連心橋。”

    提起橋,雙溪村人人都能説出一段傷心的往事。這個村位於長江南岸,依山傍水,溪溝縱橫。全村2000畝耕地與起伏的山丘和溪溝交織在一起。由於溝溪阻斷了交通,不僅柑桔等農産品賣不出去,農民出行也困難重重。據村民楊飛説,全村1700多人,其中1500多個村民在收柑桔時摔過跤,有掉進水溝的,有跌下山谷的,不少人被跌傷跌殘。13組年近七旬的楊家寶老人,空手回家,不小心摔成了骨折。村裏的許多小學生,在上學路上也有跌傷的。村民羅志方因為跌斷了腿,種的糧食無法賣出去,家徒四壁……

    怎樣切實為山區群眾解難排憂?今年1月,宜昌市點軍區區委書記艾蒼松來到了這個偏僻的小村,和村幹部一起開展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新上任的村黨支部書記向光玉和村幹部們一起將目光鎖定了這個特殊的難題。黨員幹部們挨家挨戶走訪,把村民的一件件傷心事全都記在筆記本上。他們決定:修橋,花再大的代價也要修橋!有幹部提出異議:“村裏歷史債務沉重,村幹部已經幾年都沒領工資了。”向光玉將全村的黨員帶到村頭的山溝邊上開黨員會,她説:“是為人民修橋重要,還是我們的工資重要?”這時,許多黨員説:“什麼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村民致富,讓老百姓行走方便就是代表了群眾的最根本利益。在我們村,趕快修橋就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會後,向光玉帶著4名幹部,拿著皮尺,一邊丈量著溪溝的寬度,一邊商量著解決的辦法。他們提出用水泥預製板搭建省錢、實用的便民橋,由村裏組織村民自己施工,這樣可以省很多錢。

    村裏馬上實施行動。他們組織村裏的幾臺農用拖拉機到十多裏路外的鄉水泥預製廠拖來預製板,全村勞力出工出力,拿出自家的鐵桿頭、木棒、鋤頭、尼龍繩等工具,吆喝著幹開了。鋤草、清溝,拆除又滑又脆的自搭小木橋,抬來預製板……第一座水泥預製板便民橋搭成了。七旬老人楊家寶在孫子的攙扶下來到橋上,含著淚花感嘆:“活了一輩子,再也不用怕摔跤了!”半個月後,村裏修起了28座這樣的水泥橋。

    橋修好了,村民進出方便了。今年上半年,村裏的蔬菜特別好銷。還是羅志方,在區、鄉、村幾級政府的關懷下,買了一輛小三輪,天天早上送菜進城,半年下來已掙了2000余元,小孩也上學了。現在他一天到晚樂呵呵的,逢人便誇村幹部。(羅盤 黎德祥 劉克梁)

責編:王春燕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