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三個代表”在基層】民情懇談貼民心 

2002年08月22日


    “今年雹子下得厲害,我家7畝烤煙,本兒能收回來就不錯了,收購的時候,鄉里能不能在價格上照顧點兒?”“收購時講關係的情況我們一直不滿意,整頓好幾回,也不見效,煙站的作風要來個大轉變!”“村裏的路該整整了,一顛一簸的,沒等到煙站,煙葉早就散了。”

    這是8月15日下午記者在雲南省嵩明縣楊橋鄉“民情懇談會”上看到的場景。七嘴八舌、爭先恐後發言的是該鄉黑營盤村12位民意和村民代表,坐在他們對面埋頭記錄的是鄉長和鄉司法所、林業站、土管所、烤煙站的幹部。從今年4月以來,黑營盤村已是第三次舉辦這種面對面的民情懇談會了,今天的主題是烤煙收購及中、後期管理。

    楊橋鄉黨委書記任有貴介紹説,“民情懇談會”制度是在“三個代表”學教活動進入復查階段,根據部分村委會的經驗總結出來的,目的是鞏固學教成果,進一步轉變幹部作風。民情懇談會分村、鄉兩個層次展開。每個雙月的10日為民情懇談日,12個村召開懇談會,邀請村民代表、民意代表、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鄉領導、站所的負責人分成12個組會同村兩委成員參加懇談。鄉民情懇談日定在每週二的趕街天,鄉上設有懇談室,鄉黨委、人大、政府領導輪流坐班,接待群眾前來座談交流。

    村民們很歡迎民情懇談這種方式,黑營盤村的趙國能説,用水、徵地、村務公開、社會治安、集鎮建設都是村民們關心的熱點、難點,以往要解決這些問題,得一趟趟往鄉上跑,遇到人不在,又得重來。

    在龍街村的村口,記者碰上了正為集鎮公路清淤的村支書畢建坤。畢建坤告訴記者,從早上9點幹到下午3點,已經拉走了十多車的淤泥。“過去這條路,一下雨總是泥濘不堪,6月那次的懇談會,群眾意見特別大。今天村裏幹部全部出動,要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除了還村民一條乾淨整潔的公路外,6月那次的懇談會還解決了一個大問題———成立生態養殖協會。龍街村是嵩明縣有名的養殖基地,年土雞存欄數10萬隻、豬3000多頭、肉牛600多頭,但由於缺乏市場仲介,銷售渠道不暢,群眾心裏著急上火。在縣鄉的支持下,龍街生態養殖協會很快就掛牌了,並申報了肉牛集轉育肥示範場建設項目,引進資金600萬元,解決了村民的養殖銷售難題。

    民情懇談會剛開始的時候,村民們普遍擔心懇談會“走過場”。為了取信於民,鄉黨委要求幹部突出一個“懇”字,面對抱怨、指責,要平心靜氣地聽。能辦的即刻辦理,一時辦不了的説明原因。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清責任和職能,決不允許扯皮和推塞。如今,楊橋鄉出現了幹部聽民情、順民意、辦實事,群眾信黨委、信幹部、心氣順的喜人局面。(張帆)

責編:王春燕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