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三個代表在基層】青海村人均收入17年增長172倍的奧秘  

2002年06月23日


    哈薩克牧民流傳著一句諺語:羊群上路看頭羊,雁群成行有頭雁。新疆準噶爾盆地北緣的阿勒泰市青海村黨支部就是這樣的“頭羊”、“頭雁”,從1985年到2001年的17年間,這個只有27戶人家的小村莊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農民人均收入從18元增長到3100元,逐步走上了富裕路。

    100畝地只收了90袋小麥,天大的擔子壓給了新支部

    1984年5月,在各級政府的關懷下,生活在青海格爾木的27戶哈薩克族牧民遷回了闊別53年的故土——新疆阿勒泰市阿葦灘鎮,在喀拉塔斯荒灘定居下來。

    故鄉要給歸來的親人一個考驗。由於遷移時間晚,牧民第一年錯過了耕種季節。1985年,哈薩克村民們播種了100畝地,但到秋收的時候,只得到了90袋小麥,畝産不到一麻袋,當年的人均收入算下來只有18元。

    “這裡根本過不了日子!”老支書撂下這句話,帶著8戶人返回青海。僅有3名正式黨員和一名預備黨員的村黨支部癱瘓了,迷茫的村民們感到失去了主心骨。就在這時,29歲的木合買提轉為正式黨員,剩下的3名黨員成立了新的黨支部,剛轉正的木合買提被選舉為黨支部書記。

    走,還是留,剩下的19戶群眾面臨著選擇。木合買提説:“當初咱們的心願就是回歸故里,國家給每戶人蓋了兩間房子,水費和提留5年免收,現在又回去實在説不過去!”經過做工作,大家選擇留下來。

    人多地少,資金缺乏,留下來該怎麼幹?

    木合買提提出了租用附近生産建設兵團團場的機械開墾周邊宜農荒地的設想,但他的想法開始並沒有得到人們的贊同,包括老黨員吾拉勒拜都説:“年輕人,村裏沒有錢,你人生地不熟,也沒有經驗,幹不成。”木合買提説:“我們可以和團場合作開發,不管到哪兒,都得靠兩手幹才行。”第六次支部會上,他的提議終於通過。

    甩掉“窮帽子”,青海村只用了5年

    走進木合買提的家,院子裏停放著聯合收割機和大型拖拉機。木合買提説,之所以17年後能擁有這些財産,是因為他相信世上沒有翻不過的山、趟不過的河。

    1986年6月,青海村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181團合作開墾2000畝宜農荒地的工程開了工。為了加快工程進度,青海村黨支部組織3名黨員和12名共青團員成立突擊隊,專挑最難幹的活,處處搶在群眾頭裏。黨團員的模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原計劃5個月的工程,只用了3個半月就完工了。

    耕地開了出來,但缺水的問題依然困擾著青海村。黨支部又帶著村裏的青壯勞力開始對唯一的水源——喀拉塔斯渠進行加寬、加深改造。他們餓了就啃幹馕,渴了就喝渠水,老黨員吾拉勒拜帶著病和年輕人一起奮戰在工地,最後累昏在渠上。當兒子把他背回村時,群眾的眼睛濕潤了,而修渠的勁頭更足了。

    兩個月後,青海村的耕地第一次引來喀拉塔斯渠的水,農業生産終於有水利保障了。

    青海村位於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緣,氣候條件極為惡劣。定居後的第4年,一場大風把村裏的一半麥苗埋進了沙土裏,從沒種過樹的哈薩克鄉親們意識到了綠化家園的重要。黨員們&&捐資買回了1萬棵樹苗,在村裏耕地的西北面種植了一條長達1公里的防護林帶。

    那一年,喀拉塔斯渠因克蘭河的水位太低引不上水,黨支部發動全村的青壯勞力挑水澆樹,在半個月裏,給1萬棵樹全部澆上了水。樹保住了,負責夜裏給樹補水的3名黨員卻累得好多天抬不起胳膊。在此後的十幾年裏,哈薩克村民在戈壁荒灘上陸續栽種了10萬棵樹, 建起了寬7米、長4公里的防護林帶。

    1989年,村民年均收入增長到1500元,青海村一舉甩掉了“窮帽子”。最近10年,青海村在原有基礎上,狠抓結構調整,原先沒有1畝草場、1隻牲畜的青海村,如今已擁有優質飼草料地600畝,牲畜年末存欄數達到1500頭(只),形成了較為均衡的糧、經、草三元種植結構。

    脫貧了,怎樣才算富裕?

    口袋鼓了不算富,腦袋有了文化知識才算真富。1997年,村裏投資3萬元建起了圖書室、電教室,投資3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接收器,制定了《青海村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標準》,每年召開村民大會評選“十星級”文明戶。

    團支書哈斯木汗説,以前村裏的年輕人晚上除了喝酒、閒聊,沒有其它的事可幹。現在村裏家家有電視,不僅豐富了年輕人的業餘文化生活,還開拓了村民的眼界。

    對農業生産構成最大威脅的是産品銷售不暢的問題。黨支部又把目光盯在了搞活流通上。經過多方奔走聯絡,黨支部今年與鄭州市中原區果品公司簽訂了500畝哈密瓜供銷合同,拿回了全村有史以來第一張“訂單”。

    集體有了錢,給群眾辦事的算盤才能打得更響。分配新開耕地時,黨支部特地給村集體留下了200畝地。經過幾年滾動發展,如今村集體已擁有300畝耕地和280頭(只)集體畜,年收入在6萬元以上。村黨支部把集體的收入全用在了解決群眾最盼著解決的問題上。

    1993年,村集體籌資12萬元,架起了4公里農網線路,村裏小學的兩間破舊土房也被擴建成8間寬敞明亮的磚房,從此村民告別了煤油燈,用上了長明電;孩子們再也不用跑20多公里路到鄉里去上小學了。不久前,村裏還投資2萬元建起了農村合作醫療站,每年拿出2000元錢作為合作基金,使村民再也不用為看病犯愁。

    致富路上不能有一個人掉隊,黨支部為此制定了幫助貧困戶脫貧的計劃。因妻子長期臥病在床,哈勒克別克一家6口人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村裏的黨員半年內先後給他捐款1400元,並輪流到他家幫著種地;村裏還免去了他3個孩子的學費。在黨員的幫助下,別克一家很快擺脫了困境,目前人均收入達到了1200元。(張澤遠 趙春暉 彭川平)

責編:英子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