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晚間新聞》、《世界報道》年終盤點

國內年終報道:科技,騰飛的力量
12月23日 09:49

  今年我們國家在科技領域出現了好多個第一:第一次召開國際數學家大會,第一顆海洋探測衛星發射成功,第一塊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計算機芯片——龍芯一號問世。有越來越多的科學成果成為眾口相傳的熱點新聞,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科技的進步在實現著強國的夢想,也在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主持人:世紀壇 知識就是力量——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希望著這種力量能給自己帶來改變。從古代的日晷到現代的飛船,人類對宇宙的嚮往和探索應該最能表達出這種渴望改變的心情。今年三月,神舟三號飛船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從地球到太空的遊歷,中國人跟隨著這艘飛船向自己的夢想又邁進了一大步。

  今年三月,神州三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在環繞地球飛行了108圈之後,4月1日,這艘牽動著無數中國人目光的無人飛船又成功地返回了地面。一生從事航天技術研究的梁思禮院士在那段時間裏也和其他中國人一樣,每天在報紙電視中仔細尋找著有關神州三號的消息。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梁思禮院士:“現在我自己的感覺,特別是在神舟號上天后,中國人民對航天事業特別關注。今年神州三號上天,是我們國家重大科技事件,大大壯了國威。”

  年事已高的梁院士現在還經常到各種科普講座上和人説嫦娥奔月、談宇宙飛船;在他心裏,漫步太空不只是實現一個夢想,大到國家發展,小到百姓生活,其實都離不開航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梁思禮院士:老百姓已經離不開航天,如每天看天氣預報,已經成了人們的日常需要,除此之外長途通訊、航天育種。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敏:航天育種的目的就是篩選出對人類有利的好的單株並擴大繁殖。在神舟三號我們國家首次成功搭載了植物試管苗。我們當時搭載了樹莓、葡萄、還有蘭花三個品種。神州三號上還成功搭載了苜蓿,今年第一年試種情況看情況有了較大的提高,對西部開發、對西部退耕、還林還草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和苜蓿、葡萄、蘭花一起隨神舟三號繞地飛行108圈後返回地面的還有九枚絲羽烏骨雞種蛋。這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以家禽為研究對象進行空間飛行實驗。如今,這幾枚烏雞蛋已經孵化出3隻小烏雞,這些烏雞又繁育出了後代。科學家説,這項實驗將為遺傳學、營養學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一些寶貴的科學數據。

  主持人:大到宇宙飛船,小到細胞、基因,這些在普通人看起來尖端深奧的科學技術的確在一點一滴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知識的力量,而我們在充分地享受著科學技術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科學,仰慕科學家。我現在在人民大會堂,今年二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就在這裡舉行,就在這個主席臺上,兩位科學家領到了自己的500萬元大獎,他們成為十幾億中國人關注的焦點。

  2月1日,在2002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在這兩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學家中,黃昆院士是我國固體物理學和半導體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在這些領域曾作出許多開拓性的重大貢獻。另一位獲獎人是王選院士,他主持研製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引發了中國報業和出版業的技術升級,被譽為“當代畢昇”。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選院士:儘管當時我是大病以後,但是心情還是很興奮。這是我一生中得到的最高的獎勵,這充分表明國家對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視。

  500萬元巨獎中有450萬元是直接用於支持獲獎者所在的科研項目。王選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説:怎麼花這筆錢他早就打算好了。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選院士:第一步把450萬用於兩個重要項目的近一步的研究開發,今後主要的任務是支持年輕人來超越王選。

  因為工作原因,黃昆院士沒能接受我們的採訪。但是我們也了解到他已經決定把大部分獎金用於固體物理和半導體物理中一些重點課題的研究。

  主持人:雖然深奧的科學理論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理解,但科學家的志向與普通人的夢想卻是相通的,更多的人渴望與科學、與科學家零距離接觸。今年八月,國際數學家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兩位有著傳奇經歷的數學家成為許多中國人追逐的偶像。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因為在“超弦理論”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貢獻,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美國數學家納什因為提出納什均衡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獎。不過,曾拜讀過《時間簡史》或觀看了《美麗心靈》的聽眾,很多人都並不理解這些充滿專業詞彙的講解。

  大學生(女):我學的專業並不是數學,所以那些講座我也聽不太懂,包括那些學數學的,他們也都聽不懂,但是大家主要是感受一下那樣的氛圍。

  今年八月,和霍金、納什一起在北京參加國際數學家大會的還有3000多名中外數學家。那段時間裏,很多著名數學家的講座都是在這樣熱烈的氛圍中進行的。

  大學生(男):感覺就好比你跟球星在一起,你和他踢了幾腳球,感覺很親切,和科學突然之間隔了很近的感覺。

  小學生:就希望自己也真得能有那些知識,我覺得才跟他們更近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梁思禮:過去從追歌星、追電影明星,現在是追科學家。國人現在確確實實對科學感興趣。

  2002國際數學家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數學會理事長馬志明:這次大會舉辦完總體來説我們感到很高興,各方面都對這次大會反映非常好。我的體會不是單純地熱愛數學,而是熱愛科學。

  其實,熱愛科學的精神一直在我們身邊傳揚。圖書館裏,空閒的座位越來越少;書店中,科普作品的種類越來越豐富;科技館內,參觀者也越來越多。

  北京圖書大廈科技類業務經理劉麗:圖書銷售的過程當中,明顯地感覺到人們對於知識水平有了一個飛躍,對於科學普及知識的需求每個人都有。

  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王渝生:中國科技館從2000年新館開館到現在第三個年頭,每年的人數在增加。我們是希望能把青少年吸引到科技館裏來,從青少年做起,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

  科技部秘書長石定環:現在科學技術已經滲透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科教興國的戰略調動了我們整個全國人民從事科技創新的積極性使我們國家呈現出一派萬馬奔騰、百花齊放這樣一個大好局面。

  新聞鏈結

  1月11日 國家三大科技計劃之一的“973計劃”首批項目正式啟動

  2月1日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王選、黃昆各獲500萬元大獎

  3月25日 “神舟三號”飛船成功發射

  4月1日 “神舟三號”飛船成功著陸

  4月14日 國際人類基因組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

  5月15日 “風雲一號D”“海洋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基本完成

  8月20日 國際數學家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

  9月28日 “龍芯一號”研製成功,我國擁有了CPU核心技術

  10月27日 “中國資源二號”衛星發射成功,我國航天遙感技術日臻成熟

  12月12日 我國科學家繪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張水稻基因組精細圖


責編:曉星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