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13年經濟盤點展輝煌畫卷

十三年中國發展十大跨越
10月23日 16:42

  實現小康,這是中國人的世代夢想。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世紀,回首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和十五大以來的歷程,輝煌的畫卷展現于我們面前:

  國家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表明,13年來,中國的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躍上新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豐衣足食的夢想成真,實現了由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偉大跨越。

  新華社為此特邀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經濟學家邱曉華,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十個顯著性跨越進行點評。

  一、經濟總量從世界第10位躍升至第6位,生産力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新聞背景:到2001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達到9593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1990年增長近兩倍。根據國際權威經濟組織公佈的資料,1990年我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0位,在發展中國家排名第二。到2001年,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6位,在發展中國家排名第一,進入世界“重量級”陣容。

  權威點評:短短13年,我國經濟總量前移4位,名列第6位。這標誌著中國已名副其實地跨入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這是當代世界經濟發展史上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事件,是一個人口眾多、底子相對薄弱、國土遼闊的發展中大國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實現現代化進程中取得的一個值得驕傲的偉大成就。中國的進步,增強了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也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榜樣。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充分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就一定能夠實現由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的新跨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人民生活從“溫飽”跨入“小康”,中華民族的世代夢想成真。

  新聞背景:上個世紀末,我國國內生産總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人均GDP超過800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勝利實現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目標。2001年,我國人均GDP再上新臺階,突破900美元。目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正在加速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

  權威點評:從“溫飽”跨入“小康”,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豐碩成果。中國共産黨人完成了任何賢能君主都沒有完成的事業,圓了中華民族的世代夢想,是一個永載史冊的了不起的成就。這一偉大的跨越,舉世矚目,成為全球消除貧困的一個典範。不斷改善人民生活,是中國共産黨人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落腳點。只要我們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必將使中國人民生活更上一層樓,達到更加富裕的程度。

  三、國內市場出現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標誌性轉變,短缺時代基本結束。

  新聞背景: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從1998年開始,國內市場由短缺轉為相對寬裕,實現了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歷史性跨越。據國家經貿委調查,目前國內市場上已沒有供不應求的商品品種,供過於求的佔86%以上。鋼鐵、煤炭、化肥、水泥、電視機、程控交換機、糧食、肉類、棉花、水産品、水果等産品産量,均雄居世界之首。

  權威點評:商品短缺,是長期困擾我們的一個歷史性難題。如今這一難題在中國共産黨人的努力下得以解決。這一跨越,標誌著中國社會生産力的巨大發展;標誌著中國人民已經告別了短缺時代;標誌著宏觀經濟環境走向寬鬆,改革、調整、開放的空間和迴旋餘地進一步增大;標誌著中國經濟將由解決生産問題為主向解決需求問題為主的階段轉變。買方市場的形成,對政府、企業和消費者也提出新的挑戰,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新的思路、新的舉措,取得新的發展。

  四、經濟體制改革實現重大突破,初步完成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軌。

  新聞背景:13年來,我們不斷消除影響生産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突出標誌:一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明顯發揮基礎性作用。目前實行指令性計劃生産的工業品僅有5種,90%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由市場決定。二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成為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三是宏觀調控體系初步建立,調控手段日趨完善。四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權威點評: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是中國共産黨人作出的歷史性貢獻。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轉軌,標誌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體制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國經濟將更多地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求發展、求突破。制度的創新,必將為理論的創新、科技的創新注入新的動力,進而帶來中國社會生産力新的飛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對更新觀念、解放思想,促進社會進步,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也必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五、外貿總量從第16位升至第6位,對外開放由局部開放轉為全面開放。

  新聞背景:2001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達5098億美元,比1990年增長3.4倍,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6位。1989年,我國外匯儲備僅55.5億美元,目前超過250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國吸收外資已連續9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1990年至2001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5108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780億美元,佔改革開放以來全部外商直接投資的96%。去年,我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以此為標誌,對外開放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權威點評:中國不開放,就必然落後,封閉起來沒有希望。中國對外貿易的持續擴大,居世界位次的不斷前移,標誌著中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標誌著中國由貿易小國向貿易大國的跨越。投資環境的改善,經濟的持續發展,體制法制環境的完善,社會政治的穩定,加上廣闊的本土市場優勢,使中國這塊土地正在成為吸引國外投資者的熱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標誌著我國將在更大的範圍、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將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經受洗禮,再創輝煌。

  六、國家財政實力由“弱”到“強”,財政體制由“大一統”向“公共財政”轉變。

  新聞背景:13年來,我國財力大為增強。1990年,全國財政收入僅2937億元,1999年曆史性地突破1萬億元大關,2001年達到16371億元。我國財政體制正在由計劃經濟大一統財政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共財政全面轉軌。國家財力從經營性領域退出,主要用於社會公共需要和社會保障方面,財政調控方式正在轉變,財政職能日臻健全,一個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正在建立。

  權威點評:一個國家的財政狀況如何,是衡量其經濟發展水平、政府調控能力和社會進步程度的重要指標。13年來,中國財政逐步由弱到強,是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的結果。財政狀況的改善,大大增強了我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在促進結構調整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促進實現社會公正,保證經濟安全、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七、經濟結構在戰略調整中升級優化,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由一産、二産轉變為二産、三産。

  新聞背景:在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中,我國三次産業結構逐步走向協調,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三次産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1比41.6比31.3,調整為2001年的15.2比51.2比33.6。三次産業從業人員結構,從1990年的60.1比21.4比18.5,調整為2001年的50.0比22.3比27.7。服務業的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吸納就業的主導力量。

  權威點評:結構調整是中國發展的主線。中國的持續發展有賴於結構的不斷優化,結構的不斷優化,又為中國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3年來,我國的結構調整由適應性調整向戰略性調整轉變,由局部、單項的調整向全局性、系統性調整轉變。結構的調整,促進了産業之間、地區之間、經濟與社會之間更加協調的發展,提升了中國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中國的發展,已經逐步走上一條充分發揮比較優勢,追求更高質量、更高效益的新的軌道。可以預期,在工業化與信息化、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的新階段,我國經濟將在結構調整中實現新的飛躍。

  八、從優先發展東部地區,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經濟佈局正在新的廣闊空間展開。

  新聞背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區域發展上實行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的策略。1999年,江澤民總書記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在推進東部再創新優勢的同時,開始加快開發西部地區,以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縮小東西部差距。目前,西部大開發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近年來,國家在西部地區的資金投入和轉移支付力度是歷史上沒有過的。僅最近三年,國家已經在西部地區新開工30多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過6000億元。

  權威點評:從優先發展東部沿海,到加快發展西部地區、實現共同富裕,中國不但成功地完成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個大局”,而且順利地實現了“第二個大局”的良好開端。西部大開發,一個偉大的戰略,一個歷史的機遇,正在改變中國的經濟版圖,更新中國的山河面貌,拓展中國的發展空間。

  九、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新聞背景:13年來,我國在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面取得顯著成就。一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89年的15.04‰下降到2001年的6.95‰,基本實現人口再生産類型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二是耕地、水、礦産等戰略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從1992年到2001年,我國創造萬元國內生産總值的能源消耗指數下降了32.8%。三是環境保護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僅最近5年全國用於環境保護的投資即達4900億元,是1997年以前全部投資總和的1.7倍。

  權威點評:實現由單純追求經濟繁榮向社會全面進步並舉,向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相互協調轉變,是中國發展的新戰略,是中國人民對自己發展模式的新選擇,是中國政府對國家發展認識的新提高。13年來,我國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可以説,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體現了全社會對“我們生存的家園”的深切關懷,是一個惠及子孫後代的戰略性舉措,也是中華民族對於全球未來的積極貢獻。

  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教育發展成就斐然。

  新聞背景:1995年,江澤民總書記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提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這些年來,我國成功實施了重點基礎研究規劃、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火炬計劃、星火計劃、燎原計劃以及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計劃、國家重點工業試驗計劃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動,碩果纍纍。特別是在基因測序、載人航天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引起世界矚目。在教育方面,全國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壯年文盲。小學升學率提高了20.9個百分點,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毛入學率由1990年的3.4%提高到2001年的12%。

  權威點評: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是搶佔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的關鍵所在,是當代世界發展的新趨勢。順應這種趨勢,提升中國的科技水平,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戰略舉措。教育是科技進步的根本,沒有教育事業的高度發展,不會有科技事業的迅速發展。13年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使中國的科技和教育事業迎來一個又一個“春天”。中國的科技實力明顯增強,中國人民的文化素質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産黨實施正確的興國戰略的結果,必將為民族的騰飛插上雙翼。 (韓振軍 趙承 陳新)


責編:小荷   來源: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