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項懷誠:13年來我國財政改革和發展譜寫歷史新篇章 |
09月26日 14:59 |
|
|
財政部部長項懷誠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輝煌成就系列報告會作了我國財稅體制改革與發展成就的報告。
項懷誠今天説,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高度重視財政工作,正確制定了一系列的財政方針和財政政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國家財政在收入、支出、宏觀調控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推出了工商稅制、分稅制、所得稅收入分享、稅費制度、收支兩條線管理、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等十幾項重大改革,實施了從適度從緊到積極財政政策的宏觀調控,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框架,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空前的重大作用,一個穩固、平衡、強大的國家財政正在建立,財政改革和發展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
財政收入管理改革一路高歌,國家財政實力由弱到強。項懷誠在報告仲介紹説,我國財政收入管理改革取得一系列成就,2001年全國財政收入比上年的增量為2991億元,比1978和1979兩年全國財政收入的總量還要多,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建立。
財稅體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他説,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是上世紀90年代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按照《決定》對財稅體制改革提出的要求,1994年財稅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並收到了比預期更好更大的成效。第一,建立了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國家與企業、國家與個人、中央與地方的新型利益分配關係,為微觀經濟運行創造了一個統一的、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第二,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分稅制框架,穩定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分配關係,調動了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第三,形成了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都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1994年到2001年,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了2.14倍,年均增加1595億元,增長17.8%,是歷史上財政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也是增長最穩定的時期。其中2001年全國財政收入規模達到16386億元,比1990年增加了4.6倍。同時,地方財政收入也實現了持續、快速、穩定增長,從1994年到2001年,地方財政收入年均遞增21.2%。第四,增強了中央宏觀調控能力。2001年,中央財政收入9174億元,其中通過稅收返還、一般性財力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等各種形式轉移支付用於地方的就達6002億元,是1994年的2.5倍,有力地促進了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維護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
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進展順利。他説,為進一步完善財稅體制,實現鄧小平同志“共同富裕”戰略構想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從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需要出發,中央決定從2002年1月1日起,實施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除少數特殊行業或企業外,絕大部分企業所得稅和全部個人所得稅實行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享,分享範圍和比例全國統一。改革後中央從所得稅增長中多分享的收入,全部用於增加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中央財政不留一分錢。這項改革有利於經濟結構調整,避免重復建設;有利於稅制的公平與統一,防止一些地區搞所得稅優惠惡性競爭;有利於加快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民族團結。
稅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他説,1997年以來,財政部已會同有關部門取消收費1965項,共減輕社會負擔1332億元。保留下來的收費結合深化“收入兩條線”管理改革,普遍實行了預算管理或財政專戶管理。尤其是農村稅費改革,今年在20個省的範圍內均取得了明顯成效。規範了農村稅費制度,有效遏制了農村“三亂”,並帶動和促進了農村各項改革。改革後,農民負擔減輕25%左右,被廣大農民群眾譽為“德政工程”。
財政支出管理改革大刀闊斧,社會主義公共財政體制框架初步建立。項懷誠介紹説,我國財政支出改革也取得重大成果,初步構建了社會主義公共財政體制框架,財政支出結構明顯優化。部門預算改革已全面推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試點取得明顯成效;政府採購制度改革規模不斷擴大;“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穩步深化;支出結構改革力度加大,重點增加了社會保障支出,工資性支出,教育、科技、文體廣播事業的財政投入,並增加了農業以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入,較好地支持了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財政宏觀調控職能和手段日臻完善,積極財政政策取得了世人公認的成效。項懷誠説,十多年來,我國在全力推進財政收入改革和財政支出改革的同時,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實際需要,相機實施了不同的財政政策。財政調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1993年實施的適度從緊財政政策,尤其是1998年以來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均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確保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增加了就業,改善了人民生活;擴大了國際影響,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項懷誠説,總結十三年來各項財政改革和發展的成功經驗,我們體會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各部門的重視和支持是做好財政工作、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的根本保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是做好財政工作、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的思想基礎;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是做好財政工作、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的關鍵環節;統籌規劃、協調配套是做好財政工作、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的科學方法;把借鑒國外經驗同尊重基層首創精神及自我改革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是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手段。財政改革和發展的這些經驗,歸根到底,就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指導和推動財政工作,這是不斷推進各項財政改革的制勝法寶。
項懷誠最後説,回顧十幾年來的財政改革與發展成就,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國家經濟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反映了社會事業發展的巨大變化,反映了國家綜合實力的極大增強,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這充分説明,只要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就一定能夠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
責編:曉星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