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聚首南非 為地球再把脈

權威人士:地球環境持續惡化
08月23日 09:24

  新華社北京8月22日産業報專電 國際、地區和各專業評估機構普遍認為,自1992年裏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經濟全球化發展十分迅猛,但人類在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所面臨的挑戰卻更為嚴峻。在世界可持續發展大會26日將在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之際,新華社記者就世界可持續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採訪了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研究中心主任孔耕蕻。

  問:10年前的裏約會議通過的《21世紀行動議程》呼籲人類關注地球、關注環境、關注可持續經濟發展。10年後的今天,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狀況究竟是改善了還是惡化了?

  答:由於各國在執行議程方面態度不一,議程本身又缺乏約束機制,不可持續的生産和消費方式仍在繼續,全球整體環境狀況正在持續惡化。

  聯合國報告表明,由於人類的過度開發,在過去30年中,23%的耕地嚴重退化,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面臨沙漠化威脅。僅在上個世紀90年代,全球森林面積減少9400公頃,相當於總面積的2.4%。目前,每年有4500億噸廢水、污水流入江河湖海。自然環境惡化嚴重威脅著地球上的野生物種,如今全球12%的鳥類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過分捕撈已導致三分之一魚類資源枯竭。

  這種狀況已經並將繼續産生兩種可怕的後果:一是生態環境惡化,導致自然災害頻發,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造成水災、乾旱頻仍即是一例;二是導致人類自然資源嚴重短缺。如果目前的水資源匱乏趨勢持續下去,今後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全球整體自然環境持續惡化,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制約因素。

  問:全球環境狀況令人擔憂,那麼在發展領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是否有所縮小?

  答:過去10年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經濟依然嚴重失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少數發達國家擁有全球生産總值的86%,而眾多發展中國家僅佔14%。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的差距,已從90年代的43倍擴大到目前的60多倍。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已由30多個增至近50個。

  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弱國無力左右世界局勢,經濟上的貧困和政治上的無奈使發展中國家處境艱難。非洲受經濟全球化負面影響最大,經濟增長率每況愈下,2000年人均收入比20年前減少了10%,貧困人口在90年代中增加了8000萬。

  貧困和饑餓威脅著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生存。過去5年裏,世界赤貧人口從10億增至12億,有8億余人營養不足,貧窮國家有50%的兒童食不果腹。5年前各國代表聚首羅馬,鄭重承諾到2015年使全球8.4億饑餓人口減半。然而,5年後羅馬會議再度舉行時,全球仍有8億人口在忍饑挨餓,照此速度,原定的目標要過45年才能實現。

  問:事實證明,發展中國家長期滯後,固然有其基礎薄弱等先天不足的原因,更有在競爭過程中處於不利地位的現實因素。那麼,國際社會為改變這一現實進行的努力和效果如何?

  答:現行的貿易體制和規則多由發達國家主導制定,對發展中國家有諸多不利。國際社會認識到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公正性,但要改變卻很難。從《21世紀行動議程》到《京都議定書》,從千年首腦會議到蒙特雷會議,聯合國三令五申要改革現有經濟秩序,宣言、協議、綱要層出不窮,但或因沒有制定時間表,缺乏緊迫感,或因缺乏懲罰措施,不能有效督促。

  發展中國家希望改善自身環境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期待外援;而大多數發達國家漠視窮國疾苦,無心兌現援助佔國內生産總值0.7%的承諾。冷戰結束後,美國進一步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利用其控制的國際機構,不斷確立在經濟上的霸權地位。事實表明,一些發達國家對具有全球共同利益的事務漠不關心,對國際關係規則和國際協議置之不理,是國際經濟秩序得不到根本改變的主要原因。

  問: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出路何在?

  答:不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不斷發展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以及不平等的國際關係,都對世界發展構成了根本性威脅。震驚世界的“911”事件,應驗了美國前國防部長、前世行行長麥克納馬拉的話:“窮困不僅是窮人的敵人,也是富人的敵人”。全世界都在反思貧困與恐怖之間的聯絡。

  國際社會認識到,在同一個地球上,發達國家的安全更依賴於發展中國家的穩定與繁榮。恐怖主義固然要堅決打擊,但忽視其産生的根源,不在縮小貧富差距上多做實事,不認真推進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就不可能根本消除恐怖主義。對於發達國家來説,只有正視現實,積極參與,既勇作承諾,又誠實履行,才能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新華社記者季平)


責編:揚國   來源:新華社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