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2002國際數學大會

《焦點訪談》:走進美妙的數學  
08月21日 22:11

  展現在大屏幕上的是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標。這個標誌的設計基礎是1700多年前,中國古代數學家趙爽的弦圖,是為了證明發明于中國周代的勾股定理而繪製的。經過設計變化成為含義豐富的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會標。8月20號下午,全球數學科學最高水平的學術大會——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開幕。這次大會對於中國、對於世界有著不同一般的意義。>>由此進入專題<<

  105年前,人類數學經過19世紀的創造精神和嚴格精神高度發揚的時代,即將邁入20世紀。1897年,首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瑞士的蘇黎世舉行,三年後,1900年巴黎大會確定國際數學家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在其後的100多年中,除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四年一屆的國際數學大會從未中斷,到今年北京大會已經舉行了24屆。在這個過程中,世界走過了21世紀,數學領域的科學成就對人類科學進步、人類社會的發展産生了難以估量的巨大影響。而國際數學家大會則已經成為最高水平的全球性數學科學學術會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七屆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張恭慶:為什麼數學要開這樣一個會,這跟數學有關,它始終保持數學的統一性。實際上數學別看它分成很多很多,十幾個、二十幾個分支,實際上它是一個內在的有機的統一整體。所以要開這個會的目的,就是始終要把握數學的主流方向。

  在歷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會議組織和邀請的一小時大會報告和45分鐘邀請報告,被認為代表了近期數學科學中最重大的成果與進展,因而受到整個學術領域的高度重視。1932年以後,每次大會開幕式都同時舉行聲譽甚高的菲爾茨數學獎的頒獎儀式。正因為如此,每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都成為數學界,乃至世界矚目的科學盛世。能夠獲得主辦權,也通常被認為是主辦國數學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的標誌。所以自從國際數學家大會誕生以來,始終是在發達國家舉辦,申請國際數學家大會的主辦權競爭也非常激烈。

  張恭慶:我們發動中國所有的數學界同事,在爭取這個會。這個會跟奧運有點相像,它也是四年開一次,也是在四年之前決定,申辦之前也要遞申辦報告,他們來實地考察。申辦這麼一個世界數學大會,跟申報奧運雖然不能相比,但是同樣的,除了學術問題之外,奧運會碰到的一些什麼樣的競爭問題,在我們這個會上同樣是有的。


  1993年中國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數學研究處在80年代初開始的發展高潮中。海外著名學者陳景深、丘成桐提出在中國舉辦一次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建議,這個建議在國內數學界引起熱烈反響,並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1983年菲爾茨獎獲得者丘成桐:數學家大會在中國開,就像奧林匹克在中國開一樣,假使真的在中國開的話,中國政府和一般的大學也會花很多時間去將數學的研究提升起來。

  1995年中國數學會成立了申辦組織,1996年11月向國際數學聯盟遞交了申辦材料。同時提出申辦的還有挪威等國家。1998年8月15號,在德國德累斯頓國際數學聯盟成員國代表大會上,中國獲得128票中的99票,挪威獲得23票。有6票棄權。中國以壓倒多數獲得2002年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主辦權。當時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的張恭慶在現場經歷了投票的全過程。

  張恭慶:(投票)那天中午大家吃飯我就不想吃,隨便吃一點東西,就等著下午投票。等到三點鐘,開了票出來以後,總共120多票,我們以99票壓倒多數,還有一些棄權,所以對方沒有多少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説這個滋味説是激動,也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總算這口氣松了下來了。我想這種喜悅就好像我們國內很多人聽到奧運申辦成功一樣的高興。


  確定2002年21世紀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大會由中國主辦,這不僅開創了國際數學家大會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歷史,更重要的是説明中國的數學研究與教育的國際地位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2國際數學家大會組委會主席馬志明:我想在中國舉辦這樣一次大會,肯定對我們中國的數學發展會起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舉辦這次大會,我們可以增加學術交流,可以讓社會公眾更知道數學的重要性,可以讓更多的青少年熱愛數學,所以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上都要頒發菲爾茨獎。菲爾茨獎是以加拿大著名數學家約翰菲爾茨的名字命名的,專門用於獎勵青年數學家。1942年菲爾茨去世後,同年召開的第九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正式設立菲爾茨獎。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在1983年獲得過菲爾茨獎。

  丘成桐:因為菲爾茨獎是數學界最高的獎、榮譽,一般來講是公認的。可是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菲爾茨獎40歲以前才能拿,40歲以後不拿,這是不成文的規定。


  今年35歲的法國人洛朗拉佛閣證明了與函數與平衡相應的整體洛朗茲綱領。在這個研究過程中,他還發現了一種將來可能被證明是十分重要的新的幾何構造,所有這些發展的影響正在波及整個數學。1966年出生於俄羅斯的弗拉基米爾沃沃斯基最值得稱道的成就之一就是密爾諾猜想的解決,30多年來這一猜想一直是K理論中最著名的問題,由於他的工作,在“拓撲學”中發展起來的工具能夠應用於代數研究,這對數學的未來可能産生巨大的影響。8月20號下午,應國際數學聯盟主席帕裏斯的邀請為本屆菲爾茨獎頒獎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將菲爾茨獎章頒發給兩位獲獎者。之後,大會還頒發了理論計算機科學成就的國際最高獎——雷萬林納獎。2002年8月20號的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第一次成為數學的聖殿。

  2002年菲爾茨獎獲者洛朗拉佛閣:我研究的是數學方面最基本、最具體、最簡單的問題,但有一點很奇怪,我無法完全理解,我相信也無人能完全明白,那就是要解決這些具體的難題必須運用數學界最複雜、最艱難的方式。

  2002年菲爾茨獎獲得者沃沃斯基:我所從事的研究項目叫做主上同調理論,是用我們視覺上的想象,去解決自然界中代數學的難題。

  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是我國數學水平和國際學術地位提高的一個重要標誌,也是推動中國科學事業向世界先進水平邁進的動力。目前我國數學研究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特別是近年來涌現出來一批優秀的活躍在國際數學前沿的青年數學家,他們為中國數學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他們同時也意識到了與國際數學前沿的差距。

  中國科學院院士田剛:自從改革開放,包括我自己從那個年代過來,中國的數學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有了很多新的年輕的數學家,填補了很多一些研究領域的空白。但是我們中國數學離世界最先進的數學研究水平還有相當一段的距離,這主要是反映在我們還需要更多的開創性的工作,不僅僅需要文章,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人去做一些開創性的工作。

  丘成桐:世界數學家大會主要的不是看今天演講的人講得多好,而是看我們接受了多少,我們這邊的年輕人、這邊的教授能夠接受到多少一流的數學研究,也能夠消化了,也能夠慢慢地在學校裏面、在研究院裏面再發展起來。

  數學是一門古老而又青春常在的學科,數學所研究的抽象理論和方法幾乎涉及科學技術的所有領域,它直接和間接的推動著生産力的發展。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約翰納什就是一名數學家,他在半個世紀前發現的納什均衡理論,指導現代經濟理論走出了亞當斯古典經濟學的範圍,對今天全球範圍的現代經濟活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美國普林斯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當我還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時,有一位德國的教授聲稱數學是一門藝術,而不是一門科學。我在看來,它是一門科學,因為科學在學術的分類當中,可以分為藝術和自然科學,數學總是分在自然科學一類。

  中國的科學技術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還要經過長期的努力。本次數學家大會為中國的科學家帶來了向國際同行學習,並在更廣泛的規模上展開闔作的機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主席吳文俊:我想一方面説明中國數學發展到某種高度,得到世界的承認,這是一個標誌。另一方面,對於我們數學的進一步發展,跟世界各國的數學家的交流,也是起了一個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馬克思曾經説過,任何科學只有在數學得以成功的應用其中時,才能被認為是完美的科學。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數學創造的高度抽象的語言結構和方法,被反復證明,數學是其它科技領域和社會生産實踐中普遍適用的工具。數學對於現代文明和人類進步有著巨大的作用。2002年國際數學家大會在北京舉行,不僅標誌著中國數學研究的巨大發展成就,更重要的是它給中國數學研究帶來了一個發展的契機。


責編:曹勁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