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絲猴 心靈深處的企盼

記者李剛的心願:能與兒時的"夥伴"常相見
02月25日 16:01


  我生長在金沙江畔的小村莊,離世界最大滇金絲猴群不足30公里。記憶中的家鄉是個生機盎然的世界,她的山山水水伴我渡過了多姿多彩的童年,特別是千姿百態的野生動物,更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無窮樂趣,我對它們一直有著獨特的感情。上學後,我常常夢想著有一天,能讓這些大自然的孩子也上上電視,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曾帶給我快樂童年的夥伴。

  研究生畢業後,我有幸到了中央電視臺,一種讓夢想成為現實的衝動讓我興奮不已。我的想法和提議得到了社會新聞部製片人陳傑、武偉老師的支持。經過曾參與三江源及羌北無人區科考的資深記者李克明老師和我共同的精心策劃,終於,2001年12月到2002年1月我們隨滇金絲猴科考隊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科學考察與報道。為了確保報道的順利進行,去年9月到10月,我還獨自一人到塔城鄉進行了1個月科考預考。天遂人願,我終於見到了童年記憶中的"穿白色短褲的猴子"。

  為了我心中永遠的"夥伴"--科考追蹤報道的緣由

  也許由於生長在山裏的緣故吧,我從小就特別喜愛野生動物,對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好奇。常常為了看到"箐雞"喝水,在潮濕的樹林裏一趴就是一整天;為了近處看江裏"水鴨子"吃魚,而叫小夥伴用江邊鵝卵石把自己砌在石堆裏。我也曾撿到並養過一些動物,比如受傷的野山雞、小貓頭鷹等等。我最難忘的是養小貓頭鷹,那時我還不到10歲,在山裏一棵大樹下,見到一隻小貓頭鷹,我走近它,它也不走,我就把它帶回來,一有空就給它捉蟲子吃。後來,小貓頭鷹漸漸長大了。我媽媽告訴我,貓頭鷹是吃老鼠的,不能老給它吃蟲子。我就帶了小夥伴到田埂裏找鼠洞去捉老鼠回來訓練貓頭鷹。當它長大後,我媽媽讓我把它放了。那只貓頭鷹似乎捨不得我,放了又飛回來,後來它在我家周圍的樹林裏住了很久才走。第二年,有兩隻貓頭鷹住有我家周圍的樹林裏,弟弟説它又回來了,媽媽説田裏的老鼠少了……

  後來,我到了外地求學和工作,不能再像兒時那樣隨時看到野生動物。可是一到假期,我就帶著外地的朋友回雲南、回麗江背著揹包去野外探險,尋找那些我童年時的"夥伴"。後來,隨著知識增長,我慢慢知道,小時候常去看的"大水鴨子"竟然是天鵝,小時的候遇到不起眼的"穿白短褲的黑猴子"竟然是國寶滇金絲猴,在後山喝水的"野箐雞",也都是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

  然而,也隨著年齡的漸漸增長,想看小時候見到的那些美麗可愛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難了。

  我也一直在問為什麼?後來,我才懂得:這是由於我們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他們棲息地的侵佔。也才明白:小時候在家門口路過的不到三分鐘一輛拉著巨木的卡車以及在金沙江中漂滿江面的木材……這一切使得那些可愛的野生動物遠離了我們,甚至有的已經永遠消失。

  可喜的是,近幾年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在家鄉又能再看到這些動物了。去年回家,偶然聽到一個從塔城回來的表哥講,有一個在塔城山裏住了好多年的丁老師發現了一大群猴子,説是世界上最大的滇金絲猴群。於是,我到昆明動物研究所,找到了丁老師及他的導師--國內靈長類權威楊其昆教授。有了他們和臺裏陳傑、武偉、李克明三位老師支持,就有了這次成功的科考追蹤報道。但願這一切,能讓更多的人認識並了解這些可愛的猴子,還有更多更多和我們共同分享著美麗家園的"夥伴"。(李剛)


責編:陳玥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