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金絲猴 心靈深處的企盼

滇金絲猴的樂園——白馬雪山 芒康紅拉山
02月01日 19:00


  白馬雪山:

  巍峨的雲嶺屬橫斷山脈,群峰連綿,白雪皚皚,遠眺終年積雪的主峰,猶如一匹奔馳的白馬,因而得名"白馬雪山"。為了保護橫斷山脈高山峽谷典型的山地垂直帶自然景觀和保持金沙江上遊的水土,1983年在雲南省德欽縣境內白馬雪山和人支雪山的金沙江坡面,劃出190000公頃建立自然保護區。整個保護區海拔超過5000米的主峰有20座;最高峰白馬雪山達5430米。

  保護區氣候隨著海拔的升高而變化,形成河谷幹熱和山地嚴寒的特點,自然景觀垂直帶譜十分明顯;在海拔2300米以下的金沙江幹熱河谷,為疏林灌叢草坡帶,生境乾旱,植被稀疏;海拔3000-3200米的雲霧山帶上,分佈著針闊葉混交林,樹種組成豐富;海拔3200-4000米,地勢高峻而冷涼,分佈著亞高山時暗針葉林帶,主要由長苞冷杉、蒼山冷杉等多種冷杉組成,林相整齊,為滇金絲猴常年棲息之地,是保護區森林資源的主要部分和精華所在;海拔40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草甸帶、流石灘稀疏植被帶;海拔5000米以上為極高山冰雪逞,每一個帶都各有特色。

  這裡環境幽靜,人跡罕至,生物種類也較多,常見的獸類有47種,鳥類45種,是我國特有的滇金絲猴棲息繁衍的理想之地。滇金絲猴又名"黑金絲猴",因其幼時通體白毛,藏民稱之為"知解",意即"白猴",是棲居海拔最高的猴類。它食性特別,除取食各種針葉樹的細枝嫩葉外,最喜食挂于林中枝頭的地衣植物--含有抗菌素的松羅,以增強其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滇金絲猴是典型的樹棲動物,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上午和傍晚三五成群地出來活動,生活頗有節奏。此外,區內還有僅産于橫斷山脈地區的小熊貓、綠尾虹雉,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則有雲豹、白馬雞和馬麝等珍稀野生動物。白馬雪山是雲南四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中國特有瀕危動物滇金絲猴的繁衍生息地。滇金絲猴,又名雲南仰鼻猴,白麵紅唇,體型粗壯,頭頂有黑灰色冠毛,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屬靈長目猴科動物。

  在所有近200種世界現存靈長類動物中,海拔分佈高度超過2000米的種類寥寥無幾,但滇金絲猴的海拔分佈高度在40000米左右,是世界上海拔分佈最高的靈長類動物,特別是它"面白唇紅"別具一格的面容,頗具美學欣賞價值,堪稱"最美"的靈長類動物。

  1871年,一個名收大衛的法國人根據傳聞報告了這種當時尚未科學命名的動物的存在。1890年冬季,另外兩個法國人在德欽縣捕獲到了7隻性別年齡不同的滇金絲猴,將其頭骨和皮張送到巴黎博物館,由法國動物學家對這一物種給出其科學描述和正式命名。

  而中國科學家首次對滇金絲猴的實地考察卻足足晚了80餘年,但這也是20世紀人類第一次對這一物種進行認真的野外考察。考察中獲得了3個標本,成為世界上首次獲得的這一物種的整體標本,使其解剖學研究得以順利進行。此後,中國科學家們又多次對滇金絲猴進行了生物學特徵、地理分佈和種群數量考察。據考察的估量,滇金絲猴現在全部自然種群只有13個,總數量約為1000~1500隻,而分佈在白馬山自然保護區地塔內的有4個滇金絲猴群,其總數約為600隻,佔滇金絲猴全部種群數量的40%~50%。

  由於白馬雪山保存著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和較完整的自然生態環境,為野生動物提供了很少人為干擾的優良棲息環境,因而對進行自然生態及森林、動物、植物、地質、水文、土壤等多學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芒康紅拉山:

  林密樹綠,松濤清泉,金絲猴自由自在地採果摘食,這就是西藏芒康紅拉山滇金絲猴自然保護區,滇金絲猴的樂園。

  近日,記者在藏東昌都地區採訪,在芒康縣的小昌都村,村民告訴記者離村莊600多米的原始森林裏就可以看見滇金絲猴靈活的身影。每年春初夏末,經常可以在這裡看見成群的滇金絲猴採摘嫩芽和果實的敏捷身手。

  芒康紅拉山滇金絲猴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西藏列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853平方公里。保護區位於南北走向的橫斷山區中部的芒康山,南接滇西北的雲嶺山脈,海拔3500米至4500米,山高谷深的地形使區內的原始森林保存比較完好。

  滇金絲猴與大熊貓幾乎同樣珍貴,是堪稱第二國寶的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金絲猴屬共有4個亞種:越南金絲猴、川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滇金絲猴,均被列為世界瀕危動物的紅色名單中。

  西藏昌都芒康山一帶60年代至70年代滇金絲猴數量估計有2000多只;後因濫肆捕獵,至80年代後期銳減至700隻左右。1988年西藏珍稀野生動物考察隊確認,當地百姓稱為"準察"的花猴是世界瀕臨滅絕的滇金絲猴。據初步統計,目前,保護區內有三個家族的滇金絲猴。建立保護區以後,滇金絲猴種群數量才趨穩定,並可能恢復到1000隻以上。區內其它珍貴動物還有蘇門羚、林麝、岩羊、白腹錦雞等。


責編:陳玥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