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中國財經報道》:與WTO權威專家面對面

第一集 新身份 新思路
12月19日 10:42

  今天本欄目邀請的兩位嘉賓一位是外經貿部國際經貿關係司的司長易小準。這位曾經擔任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代表團的秘書長,從1984年開始從事與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有關的工作,也是此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代表團成員。另一位是經貿部世貿組織司的副司長張向晨,法學博士,從1993年起一直參與中國復關和加入世貿組織談判工作。也是此次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代表團成員。他們將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到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麼樣的變化”這個話題與主持人一道進行訪談。

  記者付丹:“歡迎兩位司長。我們已經是世貿組織的正式成員了,但是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就是中國為什麼一定要加入世貿組織?那麼並且經歷了15年的艱苦談判,卻依然癡心不改,這是為什麼呢?”

  易小淮(外經貿部國際經貿關係司司長):“我覺得你説的這個問題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關貿總協定和WTO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加入這個機構用這麼長的時間,所以當時尼日利亞的貿易部長在多哈會議上就講,只有中國才能夠經受住這麼長時間的一個談判。那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去跟它談呢,我覺得主要還是要從這個機構的職能、它的作用説起,世界貿易組織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組織,它的成員國有140多個,成員之間的貿易量佔到了世界貿易總額的95%,所以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機構,我們當然應該成為它的成員,如果我們不是世貿組織的成員,世貿組織在制定貿易規則的時候,就不會考慮到我們的利益,我們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害,所以我想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張向晨(外經貿部世貿組織司副司長):“關於為什麼談了15年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這樣考慮,把中國這樣一個由原來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的一個國家、經濟不斷發展的國家,納入到一個以市場經濟為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裏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中國也好,對世貿組織成員也好,都是一個挑戰。我們有一個加拿大的朋友説過,説你們談判中遇到的困難,是你們的發展所帶來的,如果沒有我們經濟在過去20年的長足發展,我們不會引人注目,我們這個的談判也不會吸引那麼多國家來進行,正是由於我們的經濟不斷發展,世貿組織成員非常關注中國的市場潛力,想到我們這兒來投資,所以我們的談判才進行這麼長的時間。另外一方面,世貿組織也在不斷的發展,過去只管貨物,後來又發展到服務貿易、知識産權。所以,有的人形象地説我們加入世貿組織談判是一個移動的球門,中國在發展、在變化,世貿組織也在發展和變化,所以我們要把這個球踢進去,是不容易的。”

  記者付丹:“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利與弊一直是大家所關心的,有人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從短期來看是弊大於利,因為它面臨的衝擊很大,但也有人説,從長期來看是利大於弊。怎麼樣理解這種利與弊的關係?”

  張:“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們將獲得一個更好、更穩定的國際發展環境,同時呢,我們會面臨更多的市場競爭,我們政府的涉外經濟管理工作也會受到世貿規則的制約,所以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有弊,但是對於利弊我不太贊成用一種靜的、機械的觀點來分析,因為世貿組織所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能不能轉化成為現實的好處,還需要我們努力,比如説紡織行業,2005年的時候,發達國家要取消對我們紡織行業的配額限制,但是我們能不能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需要我們紡織行業做出艱苦的努力,包括和那些比我們發展水平更低、勞動力更便宜的國家去競爭。那麼汽車行業,很多人都説可能面臨很大壓力,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壓力轉化成促進産業結構的一個動力的話,我們的汽車産業很可能獲得一個新的發展的重要機遇。”

  記者付丹:“現在有這樣一種説法,我們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因為它更加開放,有人會問,是不是我們加入世貿組織以後什麼東西都可以買到了?國際上有什麼東西,我們就有什麼東西了呢?易司長你談一談。”

  易:“我覺得你説的這個有一定的道理,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中國的市場將更加開放,在一個比較開放的環境下呢,老百姓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説,他們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而且用更少的錢去享受到更多的産品、更好的服務,這些産品和服務我覺得不一定是外國的,有大量的可能是我們自己生産的,但是因為競爭的增加呢,使我們自己的産業也隨之發展起來,他們也可以生産和製造這些産品和外國的産品去競爭。”

  記者付丹:“那麼像這種開放對老百姓來説會産生什麼樣的影響?比如説從物價上或者從他們的就業上,從老百姓的角度上來看,怎麼樣理解這種利與弊的關係呢?”

  張:“我覺得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作為消費者,正像易司長剛才講的,老百姓可以獲得價格更合理的産品和更優良的服務。但是另一方面,老百姓除了作為消費者還是生産者,他們在不同的企業工作,在不同的行業工作,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面臨市場競爭的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一個工人在汽車零部件工廠工作,他很想在加入世貿組織以後買到便宜的汽車,而且汽車的價格確實便宜了,但是,他所在的汽車零部件的工廠呢,由於我們關稅降低、由於市場競爭的加劇呢,它生産不出來符合市場要求、符合國際標準的産品,可能被淘汰掉,而且他實現不了他的理想。當然從總的來看呢,我覺得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的老百姓會獲得更多的機遇和更多的選擇”。

  易:“當然我覺得從政府的角度來説,一方面我們要鼓勵競爭,競爭能夠促進你生産力的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競爭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作用,比如説企業的破産、工人的下崗。從政府這個角度來講呢,我覺得政府有責任去在我們對外開放的同時建立起一套比較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來保證這些下崗工人能夠有一個起碼的或者基本的生活水平”。

  記者付丹:“現在一提到入世大家就會馬上想到,其他國外的一些機構或者企業會馬上進入我們的國家,由於他們有豐厚的資金和豐厚的待遇,勢必就會吸引一些我國高素質的精英,您認為對我們政府這種人才流失的現象會很快發生嗎?”

  易:“我覺得你説的這個問題不是加入世貿組織後會發生,現在就存在了。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中國,他們有能力付出高薪和我們企業甚至和我們的政府來競爭人才,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現實的問題。不過,這個問題我想也可能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這些外國企業進入中國以後,他帶來他們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所以客觀上,他也在為我們培養人才,很多人才在外國企業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他可能覺得外面有更好的創業環境,他出來自己去創業,這樣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我認識幾個年輕的朋友,他們就走了這樣的一條路。所以我想今後只要我們國家保持一個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另外,我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那麼更多的人才就會留在我們中國的企業,給我們的經濟增加更多的活力。”

  記者付丹:“但入世,大家更多的想到的是人才流失這方面,很多人就説像高科技雲集的中關村,以後將會變成一個空村,您認為會這樣嗎?”

  易:“我不相信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中關村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就一定會人才濟濟,興旺發達,所以,我想中關村不會成為空村,而且會成為中國的矽谷”。

  記者付丹:據了解,世貿組織的有關協議,如知識産權協議,就是為發展中國家規定的過渡期,但是中國卻放棄了這個過渡期,這是為什麼呢?

  張:實際上我們並沒有放棄知識産權協議的過渡期,為什麼要有過渡期呢?也就是説世貿組織在制定這些規則的時候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提出來的。如果發展中國家在立法方面它一時達不到世貿組織協議所規定的要求,給它一段時間讓它逐漸地達到,那對我們中國來説,在我們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非常注意加強對知識産權的保護,我們的立法已經符合世貿組織知識産權協議的規定,有的做的甚至比發達國家還要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毫無必要再去申請一個過渡期去使我們的立法符合世貿組織知識産權的協議,因此我們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於我們經濟發展水平所限、我們産業的承受能力所限的一些領域和部門,我們一定要堅持我們發展中國家的權力,比如開放資本市場,我們就理直氣壯地去拒絕,應當説最後我們談判的結果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水平,也符合我們的産業承受能力,也有利於我們的政府來掌握市場開放的力度。

  易:在整個的談判中,我覺得總體上我們定位一定是發展中國家,這是我們一個基本的原則,但是在有些具體的問題上,像剛才張司長所講的知識産權,我們的立法水平實際上已經在某些領域超過了WTO的知識産權協議,所以我們不需過渡期,之所以要過渡期是因為我達不到它的水平,我需要提高,我才要過渡期,如果我們的立法水平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我們就不需要了,我們從實事求是這個角度講呢,我們就沒有要這個過渡期,這並不等於我就放棄了發展中國家的地位。

  記者付丹:現在我們在採訪的過程中,有一些政府官員他們在説這樣一個話題,WTO最基本的原則是非歧視性的原則,他們這樣理解,給國內一個企業的優惠,是不是要給國外企業同樣的優惠。給國外一個企業的優惠,是不是要給國外同樣其他企業享受一樣的優惠呢?

  張: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世貿組織的非歧視原則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國民待遇原則,一個是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也分成對産品、對企業,對於進口産品,國民待遇原則要求一旦産品進口以後,它所享受的待遇,包括稅收、包括銷售都不能低於國內的同類産品。比如説國內的機電、儀器在維修方面我們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但是如果我們要求進口的機電儀器一定要在指定的維修地點維修,這就違反了國民待遇原則。但這是在産品方面,在産品方面國民待遇原則是普遍的,必須遵守的,在服務貿易領域也就是説,在金融、保險、分銷、旅遊等等這些領域,這個國民待遇不是一個絕對的,是要經過談判來獲得的。比如説在我們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服務貿易談判裏面,我們對很多行業承諾國民待遇,我們既然承諾就要履行,但是,在有些行業我們就沒承諾國民待遇。比如在法律、服務方面,我們准許外國的律師事務所在中國開業,但是我們沒有國民待遇,也就是説他們不能雇傭中國的律師。還有在教育服務方面,外國可以合作在中國辦學,但是他不能當校長,因為我們沒有承諾國民待遇。這是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是指對進口的産品,給了一個國家的優惠待遇,也要給其他的世貿組織成員,這也是一個普遍的原則。在服務貿易領域,最惠國待遇也是一個普遍的原則。如果在我剛才提到部門裏,我們允許了一個世貿組織成員享受這樣的待遇,我們也要把這個待遇給其它的世貿組織成員。

  記者付丹:“感謝兩位嘉賓跟我們共同探討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都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謝謝二位。”(丁懷東 付丹 吳卉 賈禎 李曼為)


責編:張競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