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可可西裏地域分異規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8日 16:53 來源:

  整個青藏高原自東向西北表現為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和乾旱地區的更替與過渡。可可西裏地區則居於半乾旱地區內。

  水分條件是可可西裏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分異的首要因素,決定著本區宏觀分異特徵。而水分條件主要取決於本地區所處的大氣環流位置。本區水汽主要來源於印度洋孟加拉灣。水汽輸送方向自東南向西北。天然降水自東南向西北減少,從500毫米左右逐漸降至不足200毫米。乾濕分異的最終結果是:烏蘭烏拉山北翼為本區最濕潤的區域,整個地區自東南向西北變幹。就山體而言,作為迎風坡的大陽坡,降水要比背風坡(大陰坡)多。具體至一定的山段,陰坡比陽坡表現的要濕潤一些,陰坡的植被發育相對較好。隨著海拔升高,溫度降低,降水增加,高寒草甸或高寒草原逐漸被以稀疏狀植被為主要特徵的亞冰雪帶所替代,在一些極高山區發育了多年積雪和冰川。本區的地表物質也是自然環境分異的重要因素。本區大部分地面都覆蓋著一定厚度的沙層。它可以使天然降水或融水很快滲入下層,保存起來。由於沙層阻隔,土壤下層水分蒸發微弱,對植被的發育有利。以青藏苔草為主的高寒草原廣泛分佈為主導地理景觀,而針茅草原景觀僅出現在局部地方。覆沙層與青藏苔草的這種緊密關係在整個青藏高原北部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高寒荒漠地帶內都存在。因而從宏觀上看,覆沙層的存在減弱了自然環境的空間變異性。但從局部地區來看,它卻增加了自然環境的複雜性。

  可可西裏地區河灘地面積比例較大,受到當地大氣候條件的影響,形成隱域半隱域景觀,這是區域性因素作用的結果,打亂和干擾了高原地帶性景觀的連續分佈。在一些湖邊鹽分含量較高的地方,往往形成特別乾燥的生境,發育了局部性的墊狀駝絨藜高寒荒漠。這是地方性非地帶性因素作用的結果。

  可可西裏地區地域分異規律是在上述各種分異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1)與整個青藏高原自東南向西北逐漸變幹的總體趨勢相適應,青海可可西裏地區自然地理景觀自東南向西北表現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的過渡;

  (2)高寒草原是可可西裏地區主要的景觀生態類型,分佈廣闊。高寒草甸僅有零星分佈,在具體地段上草甸呈斑狀分佈,有時與小灌木(金露梅)共同構成灌從草甸景觀;高寒荒漠草原則僅分佈在本區西部和西北部的部分地區;

  (3)高寒草原帶內發生分化,典型的針茅高寒草原分佈面積很小。扇穗茅高寒草原以東北——西南呈長條形分佈在局部區域。

  (4)作為垂直帶的高寒草甸僅出現在高寒草原帶南部較高山地的陰坡、半陰坡,多呈斑狀分佈。出現的海拔高度自東南向西北升高,從4800米上升到5200米左右。

  (5)區內景觀的垂直分化明顯但簡單。主要有3個帶譜類型:a、高寒半濕潤類型(高寒草甸帶——亞冰雪帶——冰雪帶);b、高寒半濕潤/半乾旱類型(高寒草原帶——高寒草甸帶——亞冰雪帶——冰雪帶);c、高寒半乾旱類型(高寒草原帶——亞冰雪帶——冰雪帶)。

  (來源: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責編:戴昕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精彩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