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2005科技活動周 > 正文

專家點評:治療性克隆邁向實際應用的重要一步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11:17)

  韓國聯合通訊社近日報道説,韓國治療性克隆領域頂級專家黃禹錫將和英國培育出克隆羊多利的伊恩威爾莫特教授聯手,利用治療性克隆技術提取胚胎幹細胞,攻克“盧伽雷氏病”。北京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國家973幹細胞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李淩松指出,這是治療性克隆領域一次強強聯手合作,如能取得成功,將是治療性克隆在醫學領域的重大進步。

  李淩松教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介紹説,威爾莫特教授被稱為“克隆羊之父”,而黃禹錫是世界上第一個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即治療性克隆)製造出人的胚胎幹細胞的科學家。此番兩人合作頗引人注目,對幹細胞研究特別是胚胎幹細胞的研究必將産生積極影響。

  兩位科學家針對人類神經系統的“不治”之症——“盧伽雷氏病”(即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嘗試用治療性克隆技術製造出患者自身的胚胎幹細胞,誘導胚胎幹細胞分化成神經細胞,然後再移植給患者進行治療。“這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前景”。

  李淩松解釋説,幹細胞研究之所以引起人們極大關注,主要是人們對幹細胞寄予厚望,即用幹細胞作為“種子細胞”,移植到病人體內替代病變組織壞死細胞,從而治療多種疑難病症,比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等。幹細胞治療疾病的一個技術難題就在於如何克服由於異體細胞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而利用治療性克隆技術可以製造出“患者自己的”胚胎幹細胞,用這樣的細胞誘導分化神經細胞,然後再移植到患者自身體內,就可以避免發生免疫排斥。因此,韓英兩國科學家利用治療性克隆技術製造患者自身的幹細胞,“可以説是治療性克隆走向臨床應用的嘗試”。

  他指出,治療性克隆應用前景非常廣泛。不過,這一技術對疾病治療是否具有臨床實用價值,“還需要時間,需要進一步的臨床實踐來證明”。很多難題還有待解決。以這次韓英合作治療神經疾病為例,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如何把胚胎幹細胞高效率地分化為患者所需的神經細胞,如何把分化後的神經細胞和未分化的胚胎幹細胞有效分離以避免胚胎幹細胞的成瘤危險,分化後的神經細胞能否在患者體內正常發揮作用以及治療性克隆技術用於臨床的時效性和成本等。

  據李淩松教授介紹,目前,中國有多家實驗室也在從事類似的研究,希望用治療性克隆技術得到人源胚胎幹細胞,但還沒有成功的先例。關鍵問題是生殖醫學機構和幹細胞研究機構分離,沒有形成有效合作的運作機制。

  最近一年來,中國科學家利用自然囊胚培養的方法,已經建立了多株人源胚胎幹細胞,治療性克隆的技術條件也已經具備。李淩松説,今年8月16日至17日將在北京舉行“2005年國際幹細胞研討會”,屆時將有數十位幹細胞領域的國內外專家與會。這將對中國的幹細胞研究起到極大促進作用。有理由相信,中國在治療性克隆研究方面一定會有所作為。(新華社記者 張忠霞)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