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2005科技活動周 > 正文

當海嘯來臨時我們靠什麼抵禦?
——部分生態專家提出儘快加強沿海自然災害防禦體系建設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0日 11:14)

  假如類似不久前發生的印度洋海嘯或者風暴潮波及我國東部沿海時,我們靠什麼減少災害帶來的巨大損失?

  部分生態專家19日在此間提出,印度洋海嘯給受災國家造成慘痛損失的嚴酷事實和我國多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構建沿海防護林體系作為生態屏障,是改善和優化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特別是抵禦風暴潮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有效舉措,對此應當高度重視。

  在海口參加全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座談會的部分生態專家説,去年12月發生在印度洋的海嘯,短短數小時內就造成了巨大損失,引起了世界範圍內關於防禦海洋自然災害的廣泛討論。起初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地震預報、海嘯預警、海防設施建設等工程措施上,但隨著進一步探尋,人們發現沿海森林植被以及它們的好壞,對降低海嘯的破壞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泰國拉廊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在廣袤的紅樹林保護之下,岸邊房屋完好無損,居民生活未受大的影響,而與它相距僅70公里、沒有紅樹林保護的地區,村莊、民宅被夷為平地,70%的居民遇難。印度南部的泰米爾那都邦是海嘯的重災區,而其中的瑟納爾索普等四個村子由於海邊有茂密的紅樹林,400多個家庭安然無恙。

  這樣的例子在我國過去發生的颱風等自然災害中也很多。1996年9月,雷州半島遭受15號強颱風襲擊,風力達到12級以上,造成了100多億元的巨大經濟損失,團結堤、安壙堤由於堤外沒有紅樹林等海岸植被保護,衝破缺口100多米,而鬥倫、金幫等4處堤壩由於有寬達40米到160米紅樹林帶保護,僅損失了少量土方。

  我國海岸線北起遼寧鴨綠江口,南至廣西北侖河口,涉及11個省份。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達、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工廠企業密集,是帶動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火車頭”,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2004年沿海11省份GDP總量高達9.45萬億元,佔全國的69.3%,在這裡還分佈著100多個中心城市和630多個港口。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條件的影響,沿海地區也是風暴潮、海嘯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率最高、危害最嚴重的地區。

  國家林業局提供的數字顯示,儘管過去10多年來沿海地區累計造林381.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已由24.9%提高到了35.5%,海岸基幹林帶總長17000公里,但從總體上看沿海防護林的總量仍然不足,難以承擔抵禦海嘯和特大風暴潮的重任。

  從森林資源情況看,沿海防護林工程範圍內221個縣的森林覆蓋率為35%,雖然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7個多百分點,但與沿海地區發展林業的優越條件相比,與抵禦海嘯和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要求相比,並不算高水平。特別是在11個沿海省份中,有6個省份的沿海地區森林覆蓋率低於本省平均水平。海岸基幹林帶還沒有實現完全合攏,特別是在一些泥質海岸的鹽鹼澇洼地和沙質海岸的風沙頻發地,基幹林帶還是空白。全國約有3800公里的海岸線需要營造基幹林帶,約有5200公里基幹林帶需要更新改造。

  同時,我國沿海防護林的質量不好。一方面普遍存在樹種單一、結構簡單的問題,很多海岸基幹林帶、農田防護林網都是單一樹種的純林,沒有形成多樹種、多林種的林分結構,生態系統穩定性差,致使防護功能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沿海防護林大多營造時間較早,很多都已退化老化,病蟲害危害嚴重,加之經過多年的風暴潮等自然災害襲擊,林木受損嚴重,疏林殘林較多,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出現了缺口斷帶。

  更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地方為了眼前利益,在沿海防護林體系內毀林採沙挖礦,圍灘養魚養蝦,砍伐紅樹林用來進行經濟開發,甚至出現了毀掉基幹林帶以修建堤防工程的情況,造成濕地、林地大量流失,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較突出。據統計,我國原有紅樹林6萬多公頃,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圍海造田、80年代的圍海養殖、90年代的開發建設,目前僅剩下2萬多公頃。

  國家林業局局長周生賢在這次會議上表示,今後沿海防護林建設的定位,是維護國土生態安全、抵禦海嘯和風暴潮等自然災害、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實現從一般性生態防護功能,向以應對海嘯和風暴潮等突發性生態災難為重點的綜合防護功能的擴展。在建設內容上向“廣度”拓展,將濱海濕地保護與恢復、沿海區域造林綠化統籌到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之中,實現從結構相對單一防護林體系,向以基幹林帶為主導,濱海濕地、灘塗紅樹林、城鎮鄉村防護林網、荒山綠化等有機配合的多層次結構防護林體系的擴展。(新華社記者 董峻)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