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2005科技活動周 > 正文

科技視點: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錢”途何在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17日 15:40)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博物館與無形資産”是今年的主題。

  自然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博物館的發展也在水漲船高。比如北京天文館新館剛開張,就在國內首次引進了3D、4D和宇宙數字劇場,節目基本上都是靠從國外進口,每年的節目引用費就不菲。放映節目的高科技設備,維修也需要一大筆費用。

  但是,要發展,就離不開“錢”,面對這種形勢,我們不僅要問:這種自然科學類博物館的生存狀態究竟如何?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踏們怎樣才能生存得更多?

  在2005年的世界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我們採訪了北京、上海、天津等一些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館長,探討如何將“無形遺産”變成“無形資産”。

  “錢永遠沒有夠花的時候”

  “作為館長,您覺得手上的錢夠花嗎?”記者問道。

  “錢永遠沒有夠花的時候。”上海科技館副館長金杏寶回答説。這個答案基本上代表了大多數館長的意見,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和天津自然博物館館長孫景雲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孫館長説,我們的經費目前只能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還談不上溫飽,要是想辦個好點的展覽什麼的,馬上就會感覺到手頭拮據。

  雲南省科技館副館長楊曉林就表示,他們的經費連溫飽都談不上,到處“化緣”,想方設法把科技館展覽辦好。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程利偉用了“勉強度日”來形容自己館的現狀。

  儘管個別自然博物館目前經濟運行還不錯,但“缺少現代博物館的理念”使之成了“最有錢的窮人”。

  收入模式單一,“造血”功能不足

  作為事業單位,目前,我國博物館的收入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國家財政撥款;二是博物館自身收入,博物館自身收入主要包括門票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

  博物館館長們表示,整體來説,現在政府都比較重視博物館建設。目前,國家投入佔整個博物館經費來源的大頭,這也與博物館自身公益性事業的身份相符。問題是,光靠國家財政撥款是無法支撐博物館的發展的,在經濟條件比較落後的地方,還可能威脅到博物館的生存。

  如果自己造血,是否可行?在博物館自身收入中,門票收入成為“大動脈”。但就是這個“大動脈”,也未必經得起推敲。

  金杏寶(上海科技館副館長):

  博物館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門票收入佔很少的比例甚至不收門票,就像杭州的很多景點,他們都是不收門票的,他們主要是吸引觀眾到他們那裏去遊玩,然後鼓勵觀眾消費,國外的很多博物館目前大多也採取這種方式,像美國華盛頓的一些博物館就不收取門票,其主要收入同樣是靠觀眾在博物館的消費。

  王渝生(中國科技館館長):

  在國外,非門票收入與門票收入相當。我們門票外收入只相當於門票收入的1/4,門票收入所佔比重過大。

  即便是這樣,有的博物館連門票收入都幾乎沒有。中國地質博物館不以追求觀眾人數多為目的,門票收入“微不足道”。

  門票這種單一的“造血”功能,成為目前博物館發展的瓶頸。

  公益性與市場化並不衝突

  有人認為,資金短缺是由博物館公益事業“身份問題”造成的,因為作為公益事業單位,應當不以盈利為目的,在這種“身份”認同下,博物館就不應該從事一些可能帶來盈利的市場化行為。

  但是,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卻認為:公益性事業單位與市場化並不衝突。博物館、科技館辦不好,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投入問題,博物館是一個公益性的社會文化事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也要充分利用公共資源,用全社會的力量增加投入。堅持公益性文化事業方向,也要在體制管理、經營管理、人事制度上改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還要鼓勵和扶持社會、企業、個人興辦公益性的文化産業,採取稅收優惠等其他措施。

  因此,“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單位性質,就不應成為阻礙博物館發展的絆腳石,而幾乎所有博物館館長都同意這個判斷。

  多種方式並舉,為“錢途”找前途

  那麼,要切實解決博物館發展的“錢途”問題,就得打通“瓶頸”,轉變觀念。

  方式一:國家支持政府主導

  王渝生(中國科技館館長):

  博物館建設主要是政府行為,它是用納稅人的錢對全體公民,特別是青少年進行科普,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文化指標是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之一,這是一個政治目標的文化體現,政府要加大投入並逐年增加,保證它們正常運行的經費。

  孫景雲(天津自然博物館館長):

  圍繞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質提高來做,你的展示陳列也就提高了,必須有更高的展示,也得有更高的費用,就如同四星級酒店與二星級酒店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博物館的投入。

  沈京武(原北京自然博物館副館長):

  全國沒有哪個行業像博物館這樣感覺像個“沒娘的孩子”,作為一個行業沒有一個發展的目標,5年、10年的規劃等,這需要政府來主導。

  方式二:區別對待個性發展

  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科技項目官員丁琛告訴記者,在英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被分成了兩類。一類是公益性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另一類稱之為科技活動中心。科技活動中心獨立於政府財政之外,是收門票的,其他的所有博物館則是免費的。這樣就把博物館通過不同的功能劃為兩種,各司其職,也利於他們各自展示自己的個性。

  經濟學認為,個性其實也是核心競爭力。有人説,如果新開一個商業區,其茶館生意興隆,那麼世界上最會做生意之一的猶太人去了以後就不會開茶館了,他們會開咖啡館,因為個性就是效益,差異化的競爭才能更好的發展。

  雖然在觀眾定位上都以青少年和中小學生為主,不過每一個館長都會強調自己館的不一樣。

  朱進(北京天文館館長):

  天文館從根本上講就是放天象儀的屋子,天文館是個180度半球的天幕,白天燈一關,有星星等。天象節目的展示,球幕劇場的環境,以天象節目的形式通過四面八方都能看見東西。

  王渝生(中國科技館館長):

  科技館雖然被歸入博物館的行列,但它與歷史、文化類博物館有很大差異,與地質等也不同,不是以收藏展示、展覽研究為定位,沒有藏品。它是利用現代科技製作一些新的展品,反映科學的基本原理與應用,以及時體現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的成就;利用最新科技手段製作、創造一些展品體現科學基本原理,藉以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宣揚科學精神。

  程利偉(中國地質博物館館長):

  我們把陳列分成了提供閱讀、交互式、目睹機會、體驗式和介入式五個梯級。除了“地質”特色,還很注重“科研”,不僅有雄厚的科研實力,還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也應各有韆鞦。

  方式三:聯姻企業締造産業

  目前博物館走市場化嘗試大多是通過辦一些小規模的企業,來進行展覽運作。中國地質博物館和天津自然博物館都有所嘗試。

  中國科技館和上海科技館則通過與企業合作,另辟蹊徑。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告訴記者,他們先後與英特爾、聯想、寶馬、大眾等全球知名企業合作辦展覽,由企業提供展板和資金支持,中國科技館則提供場地等支撐,達到博物館、企業、觀眾等多贏的一個效果。

  上海科技館則採用了最與國際接軌的一種模式。上海科技館副館長金杏寶介紹,在組織建構上採用的是國外通行的理事會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理事會成員由政府、企業等方方面面的人士組成,部門理事會成員因各種原因離崗以後,相關單位得再出一個理事參與進來。除此之外,上海科技館還設立了基金會,上海市還專門出臺《捐贈法》,鼓勵企業參與博物館的建設。

  ■新聞緣起

  五月十八日“世界博物館日”當天,北京很多博物館將全天對觀眾免費開放。當天還有專家為市民進行文物鑒定和文物辨偽講座。

  十八日全天向觀眾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有: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古觀象臺、中國鐵道博物館、北京市古代錢幣展覽館、北京魯迅博物館、上宅文化陳列館、遼金城垣博物館、中國蜜蜂博物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平西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十三家。

  ■鏈結

  博物館主題速覽

  國際博物館協會自從1977年5月18日向世界宣佈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以來,每年5月18日都選擇一個主題在世界各地開展活動。

  近年來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1997年主題是:“與文物的非法販運和交易行為進行鬥爭”。1998年主題是:“與文物的非法販運和交易行為作鬥爭”。1999年主題是:“發現的快樂”。2000年主題是:“致力於社會和平與和睦的博物館”。2001年主題是:“博物館與建設社區”。2002年主題是:“博物館與全球化”。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與無形遺産”。無形遺産是整個人類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除物質遺存外的另一種存在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的“活”的顯現。無形遺産代代相傳,為人類所生活的社區提供某種連續性,促進了社區的文化認同,保護了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因而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報記者趙雪 實習生徐建華 劉曉倩)

責編:戴昕  來源:科技日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