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中國環球大洋科考 > 正文

中國大洋事業的里程碑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06日 12:22)

  我國首次組織的橫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大洋科學考察船,即將起航了。

  此次環球大洋科學考察,是我國大洋事業貫徹黨的十六大提出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精神的體現,是我國大洋事業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是人類對未知世界無畏的科學探索精神在海洋領域的偉大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它將使我國海洋界企盼已久的“進軍三大洋”的夙願成真。此次“環球航次”恰逢鄭和下西洋600週年,這是對中華民族這位偉大航海家最好的紀念,必將極大地增強國人的海洋意識,擴大我國在世界大洋科研領域的影響。

  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國際海底是人類共同繼承的遺産,發展我國大洋資源調查事業,提高大洋資源研究水平,為人類和平開發利用大洋資源探索、鋪路,是中國應該承擔的國際義務,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形象展示。

  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老一代“海洋人”就提出“查清中國海,進軍三大洋,登上南極洲”的目標。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依據“持續開展深海勘察,大力發展深海技術,適時建立深海産業”這一大洋工作方針,已組織了對太平洋多個航次的調查工作,在探索大洋礦産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海洋環境保護和防災減災等方面,取得了許多成果。這些科學考察活動對樹立我國政府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21世紀是全球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擴大海洋産業、發展海洋經濟的新時期。《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後,世界各國對專屬經濟區以外的國際海底區域更加重視。面對當前美、日、歐盟等發達國家和韓國、印度等周邊國家大力調整其海洋戰略的新形勢,我國及時明確地提出了加快“走向深海大洋”的目標。此次實施的“環球航次”,標誌著我國深海大洋的調查研究工作邁進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本次“大洋一號”科學考察,將根據中國大洋礦産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十五”計劃和國際海底資源探測、研究的形勢,對相關的大洋中脊開展綜合科學考察。通過開展多金屬結核、富鈷結殼、熱液硫化物、生物基因的調查研究,尤其是深海熱液硫化物區域的研究,將很好地展示我國科學家的智慧和才能,並有望在當今世界科技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上取得突破。本航次的實施,將對我國近幾年來的海洋高新技術裝備進行實際檢驗。同時,通過國際合作,培養鍛鍊隊伍,積累調查工作經驗,使我國的大洋調查研究水平儘快與國際接軌。

  “環球航次”是一項具有探險性質的科學考察工作,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困難和未知因素。但我們相信,經過廣大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可上九天攬月”的中國人,定能“可下五洋捉鱉”,創造出中國海洋事業的新輝煌。

責編:戴昕  來源:中國海洋報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