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追蹤兩會 關注科技 > 正文

創新難,不創新是死路一條
————政協委員話自主創新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0日 17:24)

  正在此間舉行的兩會上,自主創新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創新雖難,但不創新卻是死路一條。究竟何去何從?代表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一位企業家的感言:自主創新,迫在眉睫

  “自主創新,迫在眉睫。”6年産銷27萬輛轎車、成功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吉利集團取得的成績,並未讓李書福委員“舒服”起來。在政協大會上,使李書福有感而發,“中國正快步邁進汽車社會,中國汽車工業不能走美國之路,也不能走歐、日、韓之路,必須走自己的路。完全按照國際汽車工業的發展模式,完全依賴跨國公司技術,是沒有希望的。”

  長期以來,中國汽車企業在自主創新方面進行了艱難的、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特別是近年來,我國自主汽車品牌在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上,都取得明顯成效和較快進步,不僅在國內經濟型汽車市場非常活躍,而且已成為我國汽車産品出口的絕對力量。

  6年前,李書福提出要設計製造一款每輛2萬元到3萬元的轎車,許多人當笑話;4年前,當大家普遍認為中國家庭轎車不可能低於十萬元時,李書福仍然堅持每輛2萬元到3萬元的觀點。李書福説,道理很簡單,溫州打火機已讓世界絕大多數打火機廠關門,民間是創新思想的發源地,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事實證明:當吉利推出2.9萬元轎車時,許多汽車廠紛紛跟進,包括夏利、奇瑞、奧拓等。為什麼6年前就沒有這樣高性價比的轎車呢?一句話:“缺乏自主創新,沒有民間企業的參與。”

  “自主創新的觀念氛圍沒有充分形成,政策支持不夠具體,不夠實用。”李書福委員認為,創新是有風險的,106年的汽車工業發展史本身就是一段風險的歷史。阿波羅登月、楊利偉進太空都是如此。中國汽車工業必須走創新之路,要充分利用民間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已經形成的工業基礎;要正確引導輿論,讓全中國人民都知道自主品牌、自主知識産權的重要性,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自主品牌建設的氛圍。應把全中國都動員起來,建設自主品牌,建設自主知識産權,建設民間技術創新體系。不能簡單地從外國買一棵大樹搬到中國,因為那不屬於中國。

  民主黨派的“一號發言”:企業創新“升格”國家戰略

  作為以科技界人士為主的民主黨派,“把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置於國家戰略的高度”成了九三學社今年的“一號大會發言”。參政議政部部長張化本委員説,“雖然提了20多年,但迄今企業遠未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現在是時候了。”

  科技創新,企業是基礎。但毋庸諱言,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我國發明專利授權中3/4為外國人所擁有;申請專利數量最多的10家電子信息企業,5年申請之和僅相當於美國IBM公司1年申請的專利數量;不少行業存在産業技術空心化的危險;醫藥生物技術領域,幾乎所有藥物的專利均為發達國家擁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有鋻於此,九三學社中央指出,市場經濟中,企業創新無可替代,只有千千萬萬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我們的創新大都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但歷史表明真正起作用的技術幾乎都來自企業,像貝爾實驗室、福特公司、波音和空客、杜邦和拜耳、西門子、IBM、英特爾、微軟等等。”韓忠朝委員代表九三學社中央説,我們要轉變觀念,把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真正置於國家戰略的高度,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從何而來?九三學社中央建議,加快推進企業産權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改革,克服研發投入的體制性障礙,增強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強化國家財稅優惠政策的落實工作;改革國有企業業績考核指標體系,建議增加自主創新方面的考核指標。

  “産學研,産在前。”張化本委員説,建議國家組織的産學研項目,特別是應用性較強的項目,要以企業為主體,由企業來&&。另外,應該積極支持企業建立和完善研發中心,促進企業組建技術聯盟,建議政府設立産業研發基金,大力推動行業共性、戰略性技術的研發。

  “以前只引進,不消化和吸收。這種局面必須改變。”張化本委員説,不引進不行,但引進了,必須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國家應設立消化吸收專項基金,制定優惠政策,鼓勵自主創新和對引進技術再創新,在重點産業領域要限制重復引進技術和設備。

  一位院士委員的建言:建設創新型國家

  自主創新需要政策扶持,也需要環境營造。

  “紅包一發,嘴角一擦,一個世界先進水平的成果就誕生了。”對頻繁的科技鑒定會,中國工程院院士黃尚廉委員終於看不下去了,在兩會上他向科技評價制度“發難”:縱觀各國,沒有誰有我國這樣如此大規模的、頻繁的科技評價“運動”,每年都席捲全國數百萬科技人員。

  “大規模的頻繁的科技評價制度,是壓在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基層領導和科技人員頭上的‘大山’。”黃尚廉委員説,為應對數不清的評獎、評估和評比,科技人員被迫耗費大量精力,“哪還有時間做科研?”

  為了獲獎、完成指標,科技人員被逼得浮躁起來,甚至有人弄虛作假:倉促撰寫論文,有的甚至偽造實驗結果,“垃圾”論文大量産生,而抄襲他人論文的事件也頻頻發生;倉促鑒定,有的為此編造財務證明、用戶證明、測試報告和查新報告,幾位“鐵哥們”會一開,鑒定就成了。

  這樣多鑒定驗收,這樣多發明創造,這樣多論文發表……可是人們發現,不少科技進步獎得主的産品沒有佔領市場,不少發明獎得主的專利無人問津,不少自然科學獎得主的論文沒有多少人引用。黃尚廉委員提出質疑,“為什麼成果非要由人來評,而不是靠稅單、靠他人引用次數説話?”

  為糾正科技界的浮躁虛假之風,黃尚廉委員建議,對現行科技成果評獎制度進行重大改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類別上,保留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及國際科技合作獎,大大削減甚至取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減少國家自然科學獎及國家技術發明獎,實質性取消各部委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科學技術獎。“這將有利於科技界克服浮躁虛假,踏踏實實地、認認真真地從事科學研究,真正地提高我國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新華社記者 李斌 顧瑞珍)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