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踏上南極冰蓋最高點 > 正文

【新聞會客廳】 登頂南極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9日 15:37)

  

    CCTV.com消息:白岩松: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新聞會客廳》。今天的新聞的確是夠讓很多人振奮的,今天的淩晨3:16,我們的崑崙科學考察隊到達了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

    北京時間2005年1月18日3點16分,中國南極冰蓋崑崙科學考察隊成功抵達南極內陸冰蓋(DOME-A)的最高點。

  據測量,考察隊到達的確切位置為是:南緯80度22分00秒,東經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南極大陸98%面積被平均厚度達2450米的冰蓋覆蓋。冰穹A是冰蓋上距海岸線最遙遠的一個冰穹,也是南極內陸冰蓋海拔最高的地區,氣候條件極端惡劣,被稱為“不可接近之極”。現在,這一億萬年來寒冷孤獨的地球“不可接近之極”,終於有了人類的足跡。

  從科學考察價值來看,南極一共有4個主要點: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目前美國已在“南極點”, 法國在“南極磁點”, 前蘇聯在“南極冰點”各建立了考察站; 現在,中國科考隊終於在南極的最高點——冰穹A ,也建立了自己的考察站。

  按照計劃,冰蓋考察隊將在最高點建立臨時科學觀測站,開展氣候環境監測,進行冰雷達測冰厚、高精度GPS定位和綜合氣象觀測,另外,還將在當地冰層鑽取150米到200米深度,進行內陸站選址調查。這支由13人組成的中國南極內陸冰蓋崑崙科考隊是在2004年12月12日從中山站正式啟程的,在1200多公里的行程中, 由於氣候極端惡劣,機械師蓋軍銜由於高山反應嚴重而離隊,目前全隊還有11名考察隊員和1名隨隊醫生。


  這是中國科考隊第21次對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那麼,這一次的考察隊和以往相比,帶著怎樣不同的任務?考察隊在對南極制高點行進的過程中,又遇到了怎樣的具體困難呢?

  白岩松:今天會客廳的客人是中國南極冰蓋崑崙科考隊的機械師蓋軍銜,1月8號在南極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

  蓋軍銜:16號到達北京的。

  白岩松:現在身體狀況怎麼樣?

  蓋軍銜:現在身體狀況還挺好。

  白岩松:珠穆朗瑪峰我們60年代就已經到了,但南極冰蓋一直被認為是不可到達之極,為什麼?

  蓋軍銜:因為那個地方高寒,高海拔,氣候條件比較惡劣,所以這個最高點被號稱是人類不可到達之極。

  白岩松:它的氣候條件有多麼惡劣?

  蓋軍銜:現在那裏是夏季,已經是最好,最暖和的時候,還零下40幾度的氣溫。

  白岩松:以前其他的國家,包括很多的科學考察隊是否都嘗試過?

  蓋軍銜:據我了解好像沒有到登陸A去那裏考察過。我想人類已經到達了,我想可能各個國家的考察會不斷地向這個地方延伸。

  白岩松:如果20幾個人一起登珠穆朗瑪峰,可能到7000多米的時候就剩十幾個了,到8000多米的時候就剩十個,南極內陸冰蓋點的到達是否也有梯隊?

  蓋軍銜:選拔隊員的時候應該從身體條件嚴格進行檢查。我們現在冰蓋上這12位隊友,現在他們應該也氣喘吁吁的,可以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這個常人很難想象到。再一個就是高寒,乾燥,所以可以想象到他們現在是多麼艱難。

  白岩松:接下來我們就連線中央電視臺隨科考隊在前方的記者李亞瑋。首先跟我們描述一下,到達最高點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李亞瑋:我們12個隊員開兩輛雪地車趕往南極冰蓋的最高點,我們到這個區域已經8天,我們對它的期待已經很久,因為它是通過GPS導航員跑了400多公里終於測出來的,到這以後大家心情非常激動。

  白岩松:你的身體感覺是什麼樣的?

  李亞瑋:到最高區域非常缺氧,每走一步都要喘一口氣,我們隊裏的氣象科學家,他説這裡的含氧量只相當於北京的50%。

  白岩松:溫度感覺是什麼樣?

  李亞瑋:這兒的溫度倒不是很低,溫度一般在零下35到零下40度左右,但是如果有風的話就會很冷。

  白岩松:發回來的新聞是3:16到達的內陸冰蓋最高點,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間到達?

  李亞瑋: GPS導航員在前幾天已經測出來幾十個概率點,最後一天他需要去用兩個GPS進行連測,測的時間是不固定的,需要有一個算的時間,他算出來的時間其實是3:15。

  白岩松:我們整個後勤補養的,比如説帳篷或者説大本營離最高點有多遠?

  李亞瑋:很巧的是,我們紮營的大本營離我們最後的最高點不到500米。最後這個東西出現的時候大家都很驚奇,它就在我們的身邊,但是你做的時候跑了方圓幾十公里的路,行程有400多公里,耗時八天的時間才算出來,最後算出來,原來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覺。

  白岩松:其實這次確定的位置等於説定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對吧?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一個行為過程呢?

  李亞瑋:這個我可以讓我們的GPS導航員講一講嗎?

  白岩松:好。勝凱你好,我們所有的人面對這樣的一個很讓人興奮的新聞,但是我們都是外行,從某種角度來説,確定這個最高點是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兒,聽説你忙活了好多天。

  張勝凱:因為以前這個地區從來沒有人來過,從來沒有地面的實測數據,以前只有衛星遙感數據,但是那個數據是不準確的,只有地面實測的數據是準確的,所以這次是世界上第一次我們中國人從地面實測了最高點的位置,這個數據是準確的。

  白岩松:這意味著什麼?將對未來人來生活的這種産生什麼樣影響,對於科學來説又意味著什麼?

  張勝凱:對於科學來説它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在這個區域,以前做工作只能通過衛星遙感的數據,現在我從地面上實測了數據以後,就可以對衛星遙感的數據進行校正,就是説這個區域以後就有了實地的地形圖,有了準確的數據。

  白岩松:非常感謝你,你把通話系統給我們的記者。亞偉,嗯你好,我們的隊員到達這個最高點之後,我看到了圖片拍的畫面,他們似乎擺了一個造型,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李亞瑋:我們到最高點以後,我們當時我們大家在想了一個,我們想喊一個口號,説什麼,因為我們是人類第一次到達南極冰蓋的最高點,而且我們中國人第一次發送南極冰蓋最高點的具體參數,我們想既有向世界問好,又有向祖國問好,我們拿了一個大國旗,大家喊了一個世界你好,祖國萬歲。

  白岩松:可能前年你也看了直播了,珠穆朗瑪峰到登頂的時候其實只呆一會兒就要下去,因為那塊非常缺氧,但是像我們這種科學考察到了內陸冰蓋的最高點的時候,接下來他們要呆多長時間,要做哪些事情?

  李亞瑋:我們到達這個最高區域要做四件事情,第一個就是尋找最高點,第二個是我們要在南極內陸建一個可靠站,就是我國繼長城、中山之後的第三個科考,我因為站要做這個選址的工作,因為冰是流動的,我們必須選一個在冰流速比較慢的地方建站,這樣飄動不會太大。還有一個我們要打一個冰心,因為這個地方是全世界。

  白岩松:這個冰心應該是冰心的芯吧,像鐵管子裏出來一個長長的冰柱是吧?

  李亞瑋:對,這個意義就是説,這個地方沒有污染,非常潔凈,保存了一萬多年以來氣候的數據,因為南極這個雪是壓縮成冰的,其中有氣泡,氣泡裏面保持了當時的氣候數據,我們如果打一個200米的冰芯我們就會得到8000到一萬年米的氣候數據。

  白岩松:你剛才説一共四個任務。

  李亞瑋:對,還有一個是我們建立一個自動氣象站,因為這個南極冰蓋最高點這個區域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可能要超過零下90度。

  白岩松:咱們的營地,包括帳篷離最高點只有500米。不到300米,還將這個帳篷你還要持續多久才陸續回到長城科考站?中山站?

  陳曉夏:我們跟李隊長採訪的時候説,我們在區域裏面繼續打冰鑽,超過百米的冰心。我們要做一個永久的標誌物,因為我們這次是13個科考隊員,當然最後我們到達這個最高頂點的是12個科考隊員,還一名是蓋軍銜,因為高原反應誘發了心臟病前兆,所以美國來飛機把他接走了,現在他的情況不錯,回到國內了,但是我覺得我們不能忘記他的工作,我們用13個人用13個做代表,底面是六個油桐,上面是三個油桐的標誌五,最上面是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上面還放幾個牌子,包括科考隊的牌子,所以今天要完成這兩件事情,明天我們準備再打半天的冰咱以後,我們就準備修整營地,保養一遍,20號上午出發,從最高區域向中山站回撤,大概這個時間大約20多天。

  白岩松:我剛才忘了告訴你一個細節,當你説到雖然是12個人去,但是要用13個桶,因為你們覺得在這樣一個國家蓋軍銜其實一直在你的身邊,我就告訴你,他就在我們的演播室,剛才他聽到你的敘述的時候他非常激動。老蓋在嗎?

  蓋軍銜:你好。

  陳曉夏:你看不到這個最高點是什麼樣子,很平很平,不像我們想象的是一個凸起,而且我們的宿營點離最高點就300米的距離,我們從生活艙的窗戶裏面就能看到我們遠處飄揚的國旗,而且大家都很高興,而且大家説肯定不會忘記你在整個中山站整個過程中的努力和工作。

  蓋軍銜:謝謝你們。多拍點照片回來。

  陳曉夏:你現在身體好嗎?

  蓋軍銜:我現在身體很好。你們大家好嗎?

  陳曉夏:我們大家都很好,因為嚴重的缺氧,大家普遍感到比較胸悶,而且呼吸比較困難,因為我前一段就是給你拍攝的時候,我的耳朵還有鼻子凍傷了,但是現在正在康復,沒什麼問題。

  蓋軍銜:你們要多注意身體。

  陳曉夏:好的,我會轉達你對我們隊員的問候。

  “衝A”歷程

  2004年10月25日,載著137名科考隊員的“雪龍號”破冰船從上海起航,開始了我國第21次南極考察之旅。

  在這支科考隊中,由12人組成的南極內陸冰蓋科學考察隊肩負著一項重要使命,衝擊南極最高點——冰穹A點。

  2004年11月24日,科考隊乘坐“雪龍號”,成功穿越了世界上環境最惡劣的海域——南半球西風帶,並於11月27日抵達南極。

  12月6日, 冰蓋探險小分隊,從南極中山站正式出發。

  在經過10多天的跋涉後,12月18日,冰蓋隊正式開始向海拔4000多米的南極冰蓋最高點發起衝擊。

  12月24日淩晨,科考隊已離開中山站640公里, 實現了衝頂行程、高度雙過半。

  冰蓋隊在沿途每隔兩公里就設立一個路線標桿,每隔10公里就用空油桶設置一個特殊標誌以及無線電聯絡中繼站。

  2005年 1月4日21時43分,冰蓋隊成功進入冰穹A區域。

  1月5日,冰蓋隊遭遇了一場持續3個多小時的暴風雪,一度影響到了正在向南極冰蓋最高點衝刺的隊員們的行進。暴風雪達到了每秒15米,當地的氣溫已經是零下30℃的低溫。

  2005年1月8日

  隨著海拔的不斷增高,冰蓋隊隊員們普遍出現了高原反應,機械師蓋軍銜因反應嚴重離開冰蓋隊。

  2005年1月9日,冰蓋隊抵達了距中山站1200多公里處,接近了南極冰蓋“不可接近之極”,

  2005年1月18日3點16分, 科學考察隊終於成功抵達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

  白岩松:作為一個機械師,職責非常重要,經常會需要你們嗎?也就意味著有時候會經常出現故障嗎?

  蓋軍銜:出現故障應該來説也是難免的,機械在運行,在工作,它難免也會出現一些故障,包括雪橇,我們都出現過故障,但是我們要及時地把這些故障要排除,讓這個車隊順利前進。

  白岩松:但是原來是三個機械師,但是您這一離開,那兩位。

  蓋軍銜:他們的責任就更重了。

  白岩松:當時按理説挑中了您來進入到整個我們的科考隊,肯定身體也是做過全方位的檢查的,為什麼還會出現這種高原反應?

  蓋軍銜:因為那天早上應該説有一個比較意外的情況,當時發電機組停機了,當時我一聽停電了,我當時一下子我就緊張起來,我馬上就穿著衣服我就趕快衝到發電艙去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一直把這個發電、送電,整個搞完以後,爬上爬下,當時可能這個活動比較激烈。

  白岩松:太劇烈了,但是當時腦子裏裝的光是這件事兒,平常可能會注意一點。

  蓋軍銜:對,因為我當時也沒有想那麼多,趕快先把電送上,然後再回來休息,但是我當時可能活動的激烈以後回來,當時就睡不著覺了,睡不著覺以後,當時就出發以後不久就好像感到有點胸部發悶,所以也是我應該當時活動過猛了。

  白岩松:最嚴重的時候身體是什麼感受了當時?不得不做出決定要讓你離開的時候。

  蓋軍銜:當時是呼吸感到比較急促,感到好像有點透不過氣來,當時決定叫我離開的時候,當時已經睡了一覺,我感到我也已經開始在恢復,還能挺得住,還可以,當時我説,我應該挺得住,沒事,叫大家放心,還能堅持,當時因為在我睡覺的時候,可能就已經跟國內,包括美國極點站聯絡了,就説有發送這樣一個情況,需要救援,所以我起來以後,從全隊的利益説,也非常關心我,如果我繼續留下來往上走,萬一有什麼情況,可能到時候處理起來更艱難,這時候叫我還是撤離。當時我看到大家都非常擔心,如果我留下來,確實大家就有一種心理壓力,有一種心理負擔,再一個,對於我個人來説,是希望留下來,大家一起到達這個最高點,一起高高興興地回來。但是我看到大家有這種顧慮,而且我想我留下來,萬一真的有什麼情況,可能對我們整個這個行動就可能就會耽誤,所以我想既然這樣子的話,我説還是讓大家放心地去。

  白岩松:您一共參加多少次了?

  蓋軍銜:南極我一共去了三次。

  白岩松:您是山東祖籍山東,但是在廈門長大,因此就像廈門的朋友一樣,來泡功夫茶,成了他們特別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平常最苦的是什麼,你想想10月25號就已經離開家的,你們到南極之後,平常生活的苦是什麼,樂趣又是什麼?

  蓋軍銜:這個實際上一路上我們要經過了這麼幾種苦,一個是暈船的苦,首先是暈船,不暈船的同志,當然他體會不到這個苦,但是起碼來説在船上走路是一會兒好像要上坡,一會兒好像要下坡,而且搖搖晃晃,走路好像是跳搖擺舞一樣,所以這是第一個在海上的苦。第二個苦就是我們在卸貨期間的勞累,這個苦,因為當時為了要到達南極大陸,要卸貨,而且我們進行的是冰上卸貨,要趁著這個冰情好的時候,把所需要的物資趕快從船上卸下來。

  白岩松:給你的時間並不多。另外找不著幫手,就你們13個人。

  白岩松:另外在南極是極軸,等於全是白天,睡覺是不是很困難?

  蓋軍銜:我們有一個成員艙,還有生活艙,門關起來,窗戶用布簾拉上,擋光,就能正常睡覺。

  白岩松:因為時間也快到了,最後跟我們講講開心的是什麼?樂趣。

  蓋軍銜:開心的時候,我們在冰蓋上,説實在的,真正開心的時候,就是我們幾個隊員當中,有過生日的,比方説過節的時候,大家高高興興的,過生日大家就在一塊相互鬥一斗,取取樂,這個是我們大家最歡樂的時候。再一個就是還有一種,就是為了調節大家的氣氛,我們在行進過程當中,就是互相開開玩笑,唱唱歌,而且自己在我們13個人就搞了一個南極冰蓋廣播電臺,然後開始廣播了,然後説説笑話,逗一逗,調整一下大家的氣氛。

  白岩松:南極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蓋軍銜:那個世界應該來説,從直面上來看,好像就是一個白茫茫的世界,可以説你什麼都看不到,而且它的雪面也不像我們想象的説是一馬平川,它也是有大大小小的雪丘,所以我們行進的過程也是坑坑洼洼的,也有平坦的地方,但是也有非常顛簸的地方。

  蓋軍銜 中國南極冰蓋崑崙科考隊員

  1月8日因嚴重高原反應提前回國

  李亞瑋 中央電視臺記者

  張勝凱 中國南極冰蓋崑崙科考隊員

  負責南極最高點的測繪工作

  陳曉夏 中央電視臺記者

  徐霞興 中國南極冰蓋崑崙科考隊員 機械師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