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踏上南極冰蓋最高點 > 正文

我國歷次南極冰蓋考察取得豐碩科研成果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9日 14:50)

  新華網上海10月25日電(記者 張建松)配合國家極地考察的年度計劃,我國從1996-2001年間,成功組織實施了四次中山站-冰穹A的內陸冰蓋考察,建立了從中山站-冰穹A1100公里的冰川學考察斷面,取得了許多珍貴的雪冰樣品和觀測資料。利用這些資料,中國極地研究中

  心經過近年來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在雪冰化學研究方面,科研人員通過分析距中山站800公里的82米冰芯,首次在南極冰蓋發現了在北半球普遍存在的1400-1860年小冰期的明顯記錄,這一發現對研究南、北極氣候變化是否具有同步性、是否存在密切的相關關係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中山站-冰穹A表面新鮮雪樣的化學成分研究,發現硝酸根在新雪沉積後較短的時間內會從積雪中逃逸,重新回到大氣中,成為南極冰蓋大氣中硝酸的一個次生源。

  首次獲得了中山站-冰穹A地區新鮮雪中不同粒徑的微粒含量與化學成分之間的相關關係和空間分佈特徵圖譜,為研究南極內陸地區大氣循環特徵提供了重要資料。獲得了該斷面表面雪穩定同位素隨緯度和海拔變化的趨勢圖,為研究南極近海海洋氣團向內陸地區的輸送機制提供了重要資料。

  通過對數以千計的雪坑剖面雪樣的微粒進行分析,我國科研人員還發現,利用雪坑樣品微粒含量的變化能夠比較準確地確定雪的年積累率。此外,他們還在南極內陸低層大氣中發現,南極內陸地區的氟里昂的含量比中緯度大氣高10%,並隨著海拔增高而增高。

  在雪冰物理研究方面,我國科研人員創造性地將國際上先進的地質雷達技術改製成性能良好的測冰雷達,填補了該領域的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少數擁有該技術的國家之一。利用冰雷達技術,成功地對冰蓋厚度、冰下地形和內部結構進行了探測,首次獲得了中山站-冰穹A1100公里考察斷面冰蓋厚度和冰下地形資料,在國內引起了良好反響。

  在多年的冰蓋考察過程中,我國還建立了一套冰蓋雪冰研究野外工作規範,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建立起潔凈雪冰化學分析潔凈實驗室、潔凈冰芯切割實驗裝置、低溫冰芯樣品庫和低溫實驗室,頻繁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先後與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南達科他州立大學、法國氣候環境科學實驗室、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等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與此同時,積極加強與國內的南京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等學校的交流與合作。(完)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網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