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大會動態

科學家構想“空間風暴計劃”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23日 10:37

  新華社海南博鰲11月22日電(記者李斌、卜雲彤)萬物生長靠太陽。為進一步了解太陽風等現象對地球的影響,我國科學家正在積極構想實施“空間風暴計劃”,通過將三顆探測衛星“放”在太陽和地球之間的不同“位置”,進一步研究太陽和地球的關係,提高空間天氣預報水平。

  太陽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太陽、地球之間的空間天氣,牽動和影響著地球。記者從正在此間舉行的中國科協2004年學術年會上獲悉,近年來,我國通過實施雙星探測計劃在日地探測領域佔據了一席之地;國內科學家正在積極研製太陽望遠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也支持了對“夸父計劃”的可行性研究——通過在太陽和地球之間“放”上兩顆探測衛星,研究太陽的“騷動”和擾動。

  作為雙星探測計劃的首席科學家,劉振興院士説,醞釀中的“空間風暴計劃”由三顆探測衛星組成,將分別“放”在三個位置——距地球300公里(近地點)至700公里(遠地點)、700公里至6萬3千多公里、近2萬公里至15萬多公里的三條軌道上,分別重點探測電離層暴、磁層空間暴和太陽風等。

  “目的是建立地球空間暴對太陽風的反應和預報模型,進一步提高我國空間天氣預報水平。”這位院士指出,美、歐等國目前注意力集中在登月和登火星上,日地空間探測中由幾個空間強國控制的局面正在向多極化轉變。“預計到2010年後,目前在行星際和地球空間運行的探測衛星都將壽終正寢。我國是一個空間大國,應該及時提出新的空間探測計劃,不斷推動空間物理、空間天氣預報的發展。”

  三顆衛星重量大約都在400公斤左右,有效載荷的功耗約40瓦,有效載荷重量約40公斤。三顆衛星上共有磁場探測器、電離子層探測器、高能電子探測器、極光成像儀等31台探測儀。

  這一計劃一經提出,即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並被列入2007年至2013年計劃實施的國際與日共存計劃中,歐洲有關國家、加拿大和俄羅斯等紛紛表示希望加盟中國空間風暴計劃。

  根據科學家的設想,“空間風暴計劃”將在2005年3月完成第一階段的方案設計,2005年12月向國家申請立項,爭取在2006年6月啟動、2010年發射。發射將採取一箭三星方式,一次性將三顆衛星“送”到指定“位置”。(完)

(編輯:戴昕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