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挺進南極冰蓋最高點 > 正文

專訪:“中國極地科考力爭世界一流”
——訪南極科考隊隊長張佔海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0日 11:04)

  1984年中國首支南極科學考察隊曾在阿根廷火地島烏斯懷亞港停靠。時隔20年,第21次中國南極科考隊乘“雪龍”號科考船再次來到烏斯懷亞港。談到中國南極科考的發展歷程,本次科考隊隊長張佔海博士深有感觸地説:“20年來,中國南極科考走過了從無到有、迅速發展的道路。中國極地科考事業正力爭世界一流!”

  張佔海目前擔任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他8日在“雪龍”號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這次南極科考的主要任務有三個:第一,為中山站和長城站進行物資、油料和食品補給,接運兩站越冬輪換人員,同時對兩站進行環境整治,清理垃圾和建築材料;第二,為即將在明年開始的南極兩站生活、後勤保障及科考設施的改造做前期準備工作,第三,圍繞南極氣候變化對世界氣候環境的影響開展考察工作,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對南極內陸冰蓋的考察。

  在這次科考行動中,中國第一次對東南極弗裏茨灣到西南極威德爾海整個4000多海裏的斷面進行海洋學調查,並已進行了32個站位的數據採集。張佔海説,“到昨天(7日),這次科考工作已經過了75天,正好是時間過半,任務已經完成了一半以上。”

  張佔海介紹説,此次中國科考隊派遣了一支由12名科學家和一名醫生組成的考察隊,對中山站到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沿線進行為期70天的系統科學考察。考察隊自去年12月12日從中山站出發,到現在為止已經在沿途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考察。考察內容主要包括:從中山站到“冰穹A”共1300公里沿線進行冰川學、測量學、氣象學和氣候學及其他方面的考察,以及進行數據採集和採樣工作。

  中國計劃在中山站至“冰穹A”750公里處和“冰穹A”建立兩個自動氣象觀測站。張佔海説,這兩個觀測站的建立將是中國在東南極最大的一個科研項目,這個項目受到國際南極研究組織等方面的高度重視。他説,“這也是中國對南極科考的一個重要貢獻。”張佔海滿懷信心地表示,預計在未來兩天裏,科考隊將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南極冰蓋的最高點。

  “雪龍”號停靠阿根廷烏斯懷亞港,主要任務是進行油料、淡水和食品補給。張佔海説,目前,烏斯懷亞港已同南非的開普敦等一起成為國際南極考察的重要物資補給基地。科考隊想借這次機會加強中阿兩國在南極考察方面的合作。

  他説:“在胡錦濤主席前不久訪問阿根廷期間,中阿兩國政府簽署了有關科技合作協議,南極合作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通過我們的船靠港,可以展示中國在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方面的成就,為加強中阿兩國人民友誼做出貢獻。”

  回顧中國南極科考過去20年的歷程,張佔海説,中國冰川研究、特別是東南極冰川研究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值得強調的是,中國在高空大氣物理學、極光、電離層變化以及南北兩極電離層共軛方面的研究在國際上是獨樹一幟的,並已走在了國際前列。”在地質學方面,中國隕石採集的數量僅次於美國,中國南極隕石擁有量目前列世界第3位。

  另外,在亞南極的長城站上,中國科學家在通過分析鳥糞沉積研究地球千年環境變化方面已取得世界一流水平的成果。他説,中國科學家創造了一個目前得到國際承認的有效的新方法,其學術論文已經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新華社記者曹宇 沈安)

責編:戴昕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