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科技頻道 > 春天的記憶 > 春天的記憶 > 正文

哥德巴赫猜想的追夢人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0日 13:19

  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地質之光》等是為了迎接全國科技大會的召開,由中國科學院召集徐遲等著名作家為了給那些“文革”中被侮辱與損害的“臭老九”正名而創作的,在這些作品中,《哥德巴赫猜想》成就了一段傳奇,它喚起了整整一代人對科學的熱情,以至於在今天,這個詞代表了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也代表了一個民族的光榮與夢想。

  劉建亞和宇文永權都是兩個小人物,1978年的《哥德巴赫猜想》給了他們一個共同的夢想。劉建亞從此走上了職業數學家的研究道路,26年來,市場經濟的衝擊和誘惑,始終不能改變他對數學的信念,憑藉這種堅持和執著,劉建亞在全世界首創了一條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新途徑,這使得中國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在繼陳景潤之後,依然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

  如果説劉建亞作為一個職業數學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天經地義,那宇文永權和他所代表的千千萬萬業餘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者,20多年來矢志不渝地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又是一種什麼信念在支持他們? 他們和職業數學家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1978年,人們第一次知道了“科學的女王是數學,數學的王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是王冠上的明珠”。從頂尖數學家到普通的數學愛好者,摘取這顆“數學王冠上的明珠”,在1978年成為成千上萬中國人的夢想。劉建亞,山東大學數學學院院長,國際公認的中國最有前途的數論學家。早在1978年,年僅14歲的劉建亞還是河北省偏僻鄉村的一位苦學少年。

  那一晚,春寒料峭,劉建亞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這篇文章在他面前打開了一扇窗,這篇文章決定了一個少年一生的路。14歲的劉建亞風華正茂,他開始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夢想。

  1980年,剛滿16歲的劉建亞考上了河北師範大學數學系。劉建亞渴望有一天能像陳景潤一樣給中國帶來驕傲,於是,他選擇了做一個職業數學家。但讓劉建亞始料不及的是,就在他終於以專業演員的身份登上數學的舞臺時,他選擇的這個舞臺背景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

  當“讓一些人先富起來”的口號響徹城鄉大地,個體戶雨後春筍般崛起于學校兩旁時,劉建亞尷尬地發現自己三個月的工資竟然買不起一輛自行車, “造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俗語正是當時真實的寫照。

  這時候,劉建亞面臨的就不僅是選擇,在極大的社會壓力下,他覺得自己是在做一場人生的賭博。“我願意賭。如果我輸了,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失敗,而是整個數學的失敗。但我相信人類的智慧。”在這樣的信念下,劉建亞始終沒有離開自己選擇的事業。

  今天,劉建亞仍然每週都能收到很多來信,這些來信的人絕大部分都聲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起初,劉建亞給很多人都回過信,耐心地看他們的論文,指出他們的錯誤。然而不久,他就沮喪地發現,這些證明幾乎全是錯誤的。後來,這樣的來函越來越多。劉建亞有自己的研究工作,根本沒有時間再處理這些來信。全國到底有多少人在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沒有人做過統計,正是這些業餘數學愛好者們形成了一個群體,很長時間以來,他們被稱為“民間科學家”,如今,它們甚至有了一個時髦的稱呼——“哥迷”。 在中國所有的科技領域,這可以算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在這條風景線上,宇文永權成了一個亮點。早在1989年,由宇文永權研製的一套速算法就通過了國家鑒定,而他也因為在速算領域的成就受到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宇文永權沒有和陳景潤講過話。哥德巴赫猜想,在他的心目中太崇高,太神聖,以至於那麼遙遠,讓他從不敢企及。宇文永權只能一次次帶著無比的崇敬看著自己心目中一個英雄的暮年。二十年來,他僅僅以自己在速算領域的成就實現著自己的科學夢想。2002年1月28日,《法制日報》刊登文章《他真的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嗎?》,題目雖然是疑問句,但在文章中,宇文永權確切地宣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然而,巧合的是,同一天《中國青年報》刊登了中科院數學專家的文章《哥德巴赫猜想不是想猜就猜》,指出現有數學理論根本無法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問題。幾十年光陰荏苒,哥德巴赫猜想依然是一個未解之謎,數學家們依然還看不到證明它的“光明”前途。

  也許我們無法預測哥德馬赫猜想被證明之後究竟能給人們帶來什麼,但一直以來,人類物質生活的變化都是依賴於科學的發展。事實是,26年過去了,不管是像劉建亞這樣的職業數學家,還是像宇文永權這樣千千萬萬的“哥迷”,都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依然不屈不撓地追逐著這個夢想。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