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學對話

  品評電視節目中科普節目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兩位嘉賓對電視節目中的科普節目是否關注?

  【特邀嘉賓:翟傑全】我本人很關注。我原來是學文科的,但對科技節目卻很關心,而且不是因為我對科技傳播研究感興趣。新聞節目、科普節目、一些深度報道節目,是我最愛看的,之所以愛看,是因為這是些能使我得到學習和思考樂趣的電視節目。最近我比較愛看的頻道就是CCTV10和北京5,北京5晚9點有一個“探索節目”。

  【特邀嘉賓:任福君】我還是比較關注電視節目中的科普節目的。由於新聞什麼的在網上都看過了,只要有點時間看電視的話,我主要就是看科教類節目。看CCTV-10最多,有時也看CCTV-2、CCTV-7和BTV-5等。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是普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現代教育理念、介紹中國和世界文化遺産的專業頻道,于2001年7月9日開播。兩位嘉賓對央視推出這樣一個專業頻道是否持認可態度?

  【特邀嘉賓:任福君】我非常贊同央視能推出這樣一個專業的科教頻道,太有必要了!我認為科教頻道對於科技普及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它通過現代高科技手段,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將科學技術知識迅速地、大範圍地傳播給公眾。我相信這個頻道對於面向公眾,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方法,倡導科學思想和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會起到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我衷心地希望這個頻道能越辦越好。

  【特邀嘉賓:翟傑全】可以説是高度認可。而且我覺得有多個頻道的省級電視臺也應該開辦這樣的頻道。科教頻道的一些節目辦的相當不錯。當然,節目樣式和內容還可以再豐富些、活潑些、更有深度一些。如果大部分節目能做到像曾經播過的“斷代工程”、現在播的“中國史話”的水準,而且系列性更強些,就更好了。我不知道自己的這種感覺是否有普遍性。

  【絕代大俠任魚宇】妹。我好崇拜你。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科教頻道追求“教育品格、科學品質、文化品位”,追求真善美,崇尚探索、創新,提倡社會文明,是觀眾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升審美情趣的窗口。兩位嘉賓認為科教頻道是否做到了這一點?對這一頻道的整體評價是什麼?

  【特邀嘉賓:任福君】可以説科教頻道已經達到了追求的基本目標。對這一頻道的整體評價是好。不過,這個頻道還有應該改進的地方。追求真善美,提倡社會文明,是觀眾陶冶情操、提升審美情趣的窗口,這一目標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例如,在這方面可以考慮加強科學美,科學審美情趣方面的內容和節目,展示科技中所蘊涵的理性美。這裡提到的科學美主要是指科學中的和諧美、統一美、對稱美、數學美,複雜性科學中的混沌美等等。應該努力提高公眾對科技的興趣,使他們不覺得科技是枯燥無味的。要了解觀眾的實際需求,使節目更貼近公眾的現實生活。還要加強科學的人文關懷,以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

  此外,科教頻道除了宣傳科技的正面的、積極的意義之外,還應讓公眾了解科技發展的曲折性、階段性、複雜性、科技本身的適用範圍,科技本身的局限性等。事實上,科學、技術、藝術、哲學以及宗教等,它們都有自己各自的適用範圍。我們不要也不應該用科學技術來解釋或批判藝術、哲學或宗教,或者把科學技術淩駕於它們之上,總想用科學技術去指導它們。其實,在人類的知識體系中,科學技術與藝術、哲學、宗教等的地位是相同的,它們都有自己各自的適用範圍。如果沒有這樣的認識,我們很可能就會走向唯科學主義。科學也不是萬能的,它不可能解決人類所有的問題。

  應該讓公眾了解到科技對社會的影響、科技的社會運行、科技的負面作用、科學研究過程的基本規範;了解科研過程中的科學發現優先權及優先權之爭,發明專利及發明專利之爭;了解科研中的爭名奪利現象和科研過程中的一些違規行為,如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以及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科學界中某些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浮躁現象等。應該通過科教頻道讓公眾比較全面地理解科學技術。在這裡,我對科技的負面現象也談了不少,但是,儘管科技發展中有這樣那樣的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或不規範的現象和行為,但從整體上看,科學技術仍然是人類社會中最神聖的事業,是人類社會中最美好的事業。

  【特邀嘉賓:翟傑全】我個人對科教頻道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它辦得更好。我對科教頻道的整體評價是“有品味”,已經找到了欣賞性與知識性的契合點。希望將來它的板塊設計得更好,節目的系列性更強,還可以引進一些國外的高水平節目。而且我希望節目製作不要有太沉重的“責任感”,就像我們給予運動員以過大的壓力之後可能影響到本來水平的發揮一樣。節目首先要吸引到觀眾,才可以起到那些作用,成為窗口。

  【網絡主持人:羅石曼】科學教育頻道開辦有《走近科學》、《綠色空間》、《歷程》、《異想天開》、《探索發現》、《人物》、《百家講壇》等20多個固定欄目。兩位嘉賓對其中哪個欄目有個人偏愛?為什麼?

  【特邀嘉賓:任福君】我認為《探索發現》辦得很好,這個欄目我比較偏愛。《探索發現》在科教頻道的收視率名列前茅。特別是2003年的30集紀錄片《世界遺産之中國檔案》以及《走進非洲》吸引了較大數量的觀眾觀看。稱得上是科技頻道推出的科技精品欄目。《探索發現》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拍觀眾喜歡的紀錄片。“對娛樂化紀錄片,《探索發現》的解釋是知識娛樂化,把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內容用講故事的解説方式呈現給觀眾,利用所有可能的手段進行表現。”這個欄目能讓人大開眼界,增長許多社會、自然和歷史等方面的科學知識。能讓讓觀眾了解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和珍貴發現。特別是“世界遺産”節目,能讓人比較詳細地了解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地的各方面情況。這裡介紹一段其他人評價“世界遺産”節目的話:“探尋自然地理與人文景觀背後的秘密,讓歷史文化的縱深感和生動有趣的故事細節水乳交融,盡可能深入挖掘遺産背後的文化底蘊,解讀歷史傳承的源流變遷。追問人間造化深藏不露的曲折故事,探尋世界遺産鮮為人知的獨特視角”。我覺得這段評價很精彩。

  【特邀嘉賓:翟傑全】我個人比較偏愛《走近科學》、《歷程》、《探索發現》、《百家講壇》等,因為這些節目有一定深度,能學到不少東西。而且將知識傳播、觀點介紹與故事性結合的較好,製作手段相對比較好。科教節目不應該具有很強的教化色彩。

<<上一頁下一頁>>
第8頁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