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技頻道首頁

  災害性天氣

  天氣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熱心的網友對颱風、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給予了特別的關注。氣象專家結合專業知識,對此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彤兒4】為什麼叫第幾號颱風,颱風又是怎樣命名的呢?

  【特邀嘉賓:韓建剛】颱風是熱帶氣旋風力達到12級及以上時的稱呼,颱風的編號是在西太平洋地區也就是西經180度以西地區,從當年第一個出現的8級以上大風的熱帶氣旋開始編位第一號熱帶風暴,熱帶氣旋按強度從8級風開始編號,8—9級風稱為熱帶風暴,10—11級風稱為強熱帶風暴,12級以上稱為颱風。颱風的命名是西太平洋各個國家共同來起名進行命名的,像我們國家給颱風起的名有:悟空、玉兔,各個國家根據自己的特色來給熱帶氣旋起名的。

  【liuzy7】最近幾年北方地區沙塵天氣比較多,給出行的人們造成太多不便。這種天氣是由於草原植被減少造成的嗎?這種現象怎麼才能改善?

  【特邀嘉賓:韓建剛】近幾年北方地區的沙塵天氣比80年代以前還是要少的,沙塵的天氣與草原植被的減少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草原植被可以把沙土遮蓋,避免大風把沙塵吹起。這種情況應該説可以改善的,只要注意多種草、種樹,不要過度放牧。

  【botaoli】我在網上見過酸雨過後的照片,危害很大!請問,天氣預報能否預測酸雨?果能,會播報麼?


  【特邀嘉賓:王建捷】酸雨主要出現在我國南方,主要是二氧化硫隨著降水落到地面以後,你看到的就是酸雨。當然二氧化硫就是一種污染物,它跟人類活動還是有關係的,比如説工廠等等。我們目前的技術方法,還不能夠對酸雨做出比較準確的預報,但是我們國內有許多科學家正在研究空氣中的污染氣體和其它的污染物,它們的發生發展機理和擴散、傳輸、沉降過程,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有能力對它進行預測。

  【“文化人”】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今後的特大洪澇災害對人類造成的損害是否能避免,真正做到未雨綢繆?

  【特邀嘉賓:韓建剛】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別是農村通訊傳輸技術的廣泛應用。強降雨帶來的特大洪澇災害的相關信息會提前提供給廣大的工人、農民,這必將會減少災害的損失。比如,1975年8月,河南的大水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這是由於信息傳輸技術比較落後所帶來的,但是去年的淮河大水由於信息傳輸技術的發展,老百姓事先得到了災害的信息,人員很少有傷亡。

  天氣預報製作流程

  收看天氣預報已經成為廣大電視觀眾飯余茶後不可或缺的一項活動。網友對天氣預報如何製作、信息如何匯集、機器和人在數值預報中分別起什麼作用等問題十分感興趣。

  【碧海晴天】氣象節目是怎麼做出來的?流程是怎麼樣的?播報員背後的屏幕是真的嗎?

  【特邀嘉賓:韓建剛】氣象節目製作的基礎首先要有信息的收集,然後有信息的加工,預報員根據這些信息製作出天氣預報。這些天氣預報的結論通過網絡傳到電視天氣預報製作中心,由電視天氣預報製作中心利用音視頻系統製作出電視天氣預報節目。電視天氣預報播報員背後的屏幕是一塊藍屏幕,並沒有地圖和圖形,它是採用音視頻系統將主持人和圖形疊加在一起,這個疊加的過程要利用摳像的方式來完成。

  【深圳往事】氣象預報需要性能很強的巨型計算機嗎,是用我們自己製造的嗎?

  【特邀嘉賓:王建捷】數值預報俗稱為計算機預報,主要是因為沒有強有力的計算機我們就不可能實現在預報時效和預報精度上都有意義的數值預報,當前我們國家的數值預報業務模式主要使用的是每秒百萬億次的國外計算機和每秒千萬億次的國産巨型計算機。

  【wys0121】每天中央電視臺各個城市的預報是怎麼匯集到中央電視臺的?

  【特邀嘉賓:韓建剛】實際上各個城市的預報是由衛星通訊從各省氣象臺傳遞到中央氣象臺,預報結論經過中央氣象臺和省氣象臺共同討論協商確定下來的。這些預報結論再由中央氣象臺傳遞到影視製作中心,由影視製作中心將這些結論轉換成為氣象節目,這些節目通過光纜傳輸到中央電視臺,由中央電視臺負責播出。

  【botaoli】氣象預報工作完全靠機器完成嗎?需要有人到前線做播報嗎?

  【特邀嘉賓:王建捷】我們預報的製作不是完全靠機器,數值預報主要是通過計算機來完成的,但是對公眾發佈的天氣預報是預報人員在數值預報基礎上,綜合其他技術方法並參考最新觀測信息製作出來的。在有極端天氣發生的時候,預報人員也會到一線去做實地天氣以及災情的調查。

  氣象科技的發展

  信息時代科技快速發展,天氣預報是否準確、氣象信息能否更好地為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添磚加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國氣象科技的發展。眾多網友急於從專家口中掌握有關信息。

  【趨同與多樣】曾經有機會到氣象局參觀了機房,很受震動。據解説員介紹,這些機器都價值不菲,在此特別想了解一下大名鼎鼎的“神威”到底是架什麼設備。有沒有什麼特殊的由來和傳説。

  【特邀嘉賓:王建捷】它是由我們國家自己研製的,峰值速度是每秒3800億次,它有300多個CPU,分佈式內存機。這個機器當時在國內運行速度是最快的,在國際上排名也還是可以的。不過計算機的發展是非常快的,現在來講峰值速度在國內已經不是最快的了。

  【寒山秋水】請問現在國內的氣象數值預報和氣象設備硬體水平在全球處於什麼位置?差距有多大?

  【特邀嘉賓:王建捷】我們國家從數值天氣預報體系的完備程度來講,應該説和世界的先進水平差距並不是很大,這裡講的體系主要指我們擁有全球、區域、颱風路徑、中期集合預報、中尺度預報等一整套數值預報業務,目前數值預報業務還拓展到環境氣象領域,比如沙塵模式、空氣污染模式,紫外線指數預報模式等。數值預報跟國外的主要差距體現數值預報質量和應用水平方面,比較突出的是我們對非常規觀測資料(比如衛星遙感資料、雷達資料等)在模式中的應用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水平還很低。氣象設備的硬體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也還是有距離的,但是更主要的差距還表現在對這些硬體設備的應用水平上。

  【love容若】請問數值預報業務系統的開發對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有怎樣的意義?將來會不會達到預報的無誤差?

  【特邀嘉賓:王建捷】數值預報業務系統的開發對天氣預報的準確性意義非常大,在過去50年裏,正因為數值預報投入了業務應用,才使得全球天氣預報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數值預報這個方法與其他預報方法(比如説天氣學方法、統計學方法)相比,它最大的優勢就是物理基礎堅實。理論和實踐已經證明,數值預報是天氣預報準確率提高的一個最有效的途徑。但是數值預報總是有誤差的,這個誤差有幾個來源,具體來源請參見前面的答覆。所以,即使到將來也不可能達到與真實完全一致,只能是無限逼近真實。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萬澤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