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科學對話

  打破沙鍋,問到底

  【鳳兮】請教編導:7米長矛的説法,學術界目前還沒有定論。

  【嘉賓:金鐵木】事實上,在《復活軍團》裏面講到的一些信息,或者所得出的一些結論,基本上都是我們根據考古和歷史研究所得出來的。得出這些結論,我們特別謹慎,七米的長矛目前在考古界和軍事界有一些專家是認為可信的,但是其他人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為我們做這種紀錄片本身就是一種探索,因為中國歷史上留下的相關的資料太少了,如果要沒有探索的話,事情就沒有辦法去做。

  【kaza】請問:士兵怎樣用人頭獲取爵位,弩兵相對於其他兵種豈不是很吃虧?謝謝!


  【嘉賓:張連松】關於士兵用人頭獲取爵位的問題,秦代的商鞅變法史制定了以軍功爵位,規定就是以人頭來換取爵位的。斬首一個人頭,士兵就可得一個爵位,還可以得到相應的土地。一個千人的單位,如果能斬首33個人頭,都可以提升爵位,如果一個也沒有,就是各地的長官都要撤職。戰後,以人頭定爵位的時候,要把得來的人頭展覽三天,而且像現在的公示一樣,都沒有異議的,再由長官建立登記進行封賞,負責落實的各個郡縣長官。如果三天以內沒有落實,或者有錯誤,相應的官員都要撤職。所以還是很嚴格的。至於弩兵處於第一線,怎麼計算人頭肯定有它的做法,估計也不會很吃虧。由於秦代以人頭來獲取爵位,所以在戰爭中對平民和軍隊的殺傷是很殘酷的。據史料記載,一場戰爭過後,當地的人口得要減半,因為人頭分不清軍人和百姓,所以秦朝的軍功爵的辦法有它的作戰積極性的方面,也帶來了濫殺無辜的問題。

  【wjh198052】專家能否客觀比較一下秦軍和同時期羅馬共和國的軍事水平?我傾向於秦軍比羅馬領先很多,是不是這樣?

  【嘉賓:張連松】應該是這樣,在當時的情況下,特別是使用冷兵器的時代,中國的武器裝備和戰略戰術都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只是到了近代火器時代才落後了。

  【wjh198052】請問專家:秦弩的射程和穿透力如何?另外請教關於騎兵使用弩的具體細節。謝謝

  【嘉賓:張連松】據考證秦弩有兩種,一種是大的,據説射程有900米,小的一種射程150米左右。所以這個射程在當時應該是很遠的,相當於現在的步槍一般是200米到300可的距離,而且是當時其他六國最好的韓弩,射程是600步,所以相比之下,秦弩的射程應該超過它很多。騎兵使用弩的具體細節有的研究認為,上弩的是用腳,但用腳不是很方便,時不時也有用手上弩的,也不能排除這個問題。

  【從一到無窮大】請問專家:秦國是怎樣管理其龐大軍隊的呢?

  【嘉賓:張連松】秦國的軍隊當時有100多萬人,確實是比較龐大的。它的管理平時分為六級,按五二進制,就是五個人為一伍,兩個五為什,五個什為屯,兩個屯為百,500人設五百主1人,2個五百主即1000人,設一個“二伍百主”,也叫“千人”。平時就是這六組,平時有郡尉和縣尉管理,互相之間沒有聯絡。戰時,由皇帝親自任命統帥,統帥以下實行“部曲制”,就是每個將軍統下若干個部,部的長官稱“校尉”,就是一部一校。每個部下設若干個曲,曲的長官叫“軍侯”,就是一曲一侯。曲以下就是平時編制的千人、五百人等。然後五百主以上的軍官都有自己的親兵衛隊,約佔所率領軍隊的十分之一。將軍還有指揮機構,稱為“幕府”。日本將軍的幕府就是從中國學過去的。作戰行動結束以後,曲以上的指揮機構撤銷,將軍交出兵權,部隊恢復平時的建制。所以它平時的管理和戰時的使用是分開的,這樣解決了軍隊的控制問題,保證了軍隊不會造反。

  【空中補給站】兵馬傭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嘉賓:金鐵木】我們現在看到的兵馬俑大多數都是青灰色,事實上,兵馬俑真正的顏色是五彩斑斕的,只是由於時間太長,色彩消失了。兵馬俑博物館現在面臨著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保護兵馬俑的原色。

  【空中補給站】請問兵馬俑到底是什麼顏色的?現在我們國家有能力讓出土的兵馬俑不掉色嗎?

  【嘉賓:金鐵木】據我所知,秦兵馬俑博物館正在和德國巴伐利亞的一家博物館在聯合研究關於如何保護秦俑的彩色,應該是已經可以了。

  【拈花微笑】《復活的軍團》我看了,有很多新內容,改變了我以前的看法:原來秦代的軍事技術是很發達的,其“規範化”的生産方式,統一規格的軍事技術,與“現代性”的很相似,或至少有“現代性”的萌芽。我希望軍事專家談一下秦代為何能達到如此高的水平,其社會條件有何獨特性呢?

  【嘉賓:金鐵木】秦在中國歷史上是一段特別獨特的時期,在它的前面是五百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那是一個特別的年代,那個年代的積累最後造就了秦帝國,你説的確實很對,當我們去研究秦帝國歷史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其中有很多我們可以叫做現代性的東西的萌芽,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為自己是秦人的後代而感到震驚。

  【noreturn】當時秦軍的戰利品政策如何? 接近於後來的蒙古大軍嗎?

  【嘉賓:金鐵木】據我所知,跟蒙古大軍無法相比,它沒有戰利品一説,所有的被征服的土地和其他財富都歸國家所有,對於士兵的獎賞主要是給他爵位、給他土地和房子,這是由國家統一按照軍功來派發的。

  【秦風永駐】戰國長平之戰活埋的40萬趙軍真有這麼多嗎?

  【嘉賓:金鐵木】這好像是最近關於這個片子提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因為長平之戰確實是世界戰爭史上最知名的戰役之一,這場戰爭事實上真的影響了中國的歷史,四十萬人的問題是從史記裏面得出的結論,歷史學家認為,司馬遷的記載應該是可信的。

  【柯裏亞普魯日尼科夫】秦國的攻城武器是否有出土?

  【嘉賓:金鐵木】據我所知,還沒有。

  【wjh198052】戰車在秦代是不是還是主要兵種,為什麼戰車會退出歷史舞臺?

  【嘉賓:金鐵木】戰車在秦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很肯定,它還在使用,但作用已經不起主導性的了,當時,起主導作用的應該是步兵,戰車退出舞臺主要是跟戰爭發展的本身有關,它過於龐大,機動性比較差,後勤支持難度比較大。

  【嘉賓:張連松】戰車受地形的限制比較大,機動不是很靈活,而且使用的代價比較高。所以在戰國後期,就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不胖老高】請問秦銅劍與同時期的鐵劍相比,性能如何?

  【嘉賓:張連松】按一般的規律,鐵器要優越青銅兵器,所以在戰國時代,關東六國是用鐵兵器比較多,秦國是用青銅兵器比較多。所以秦國統一天下以後,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于咸陽,鑄成了12個金人。這些銷毀的兵器都是青銅兵器,目的一是防止民間私藏武器,維護自己的統治。二是因為鐵兵器已經比較多了,所以就把多餘的青銅兵器銷毀。所以在銷毀兵器裏面沒有鐵兵器。但是這也不能説,秦軍的青銅兵器性能不高,比如秦劍,就相當於中碳質剛調質後的硬度,還經過了鍍鉻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仍然光彩奪目。所以説,青銅兵器總體上比鐵質兵器落後,但是某些品種還是比鐵器優越。秦軍兵器的特點有三個:一是裝備了大量的遠射武器,比如秦弩的射程可以達到150到900米,而當時最好的韓弩才600步。恩格斯曾經説過一句名言:在古代,軍隊的力量在於它的步兵,特別是在在於它的弓箭手。遠射武器多,軍隊的殺傷力就強。二是裝備大量的銅制近戰武器。三是裝備有堅實精密的金屬鎧甲。這三個特點決定了秦軍兵器在與關東六國軍隊的交手中並不佔下風,更重要的是,秦軍實行的是軍功爵制,內部控制很嚴,所以士兵人人都想殺敵立功。如果一個伍人有一人臨陣脫逃,其餘的人都要連坐,只有斬得敵首才能免罪。每次打仗完成任務後都要進行評比,評比最好的和最差的。最差的就要開除軍級。一個100人的隊伍,如果沒能斬得敵人敵首,百將和屯長都要被處死。再加上,秦軍的統帥素質都比較高,幾個因素加起來,秦軍統一了中國這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武器有長有短,戰爭的結局也不完全取決於兵器。

  【拈花微笑】您好像是研究軍事後勤的,有好幾本專著,請您談一下秦統一戰爭中的軍事後勤問題好嗎?謝謝!

  【嘉賓:張連松】秦統一戰爭中,秦軍的最大優勢是國力和後勤問題。當時,秦國控制的地域已佔到一半以上,而且人力也有一半左右。就生産力條件來看,秦國佔有當時中國最富饒的關中地區,後來又控制了巴蜀一帶,所以無論是糧食、人員,還是武器裝備的製造,都是關東六國所無法比例的。比如秦國的糧倉,就是設在成都的成都倉,一直到西漢的末年還在發揮作用。設在中原的傲倉,在歷時五年的楚漢戰爭中,一直髮揮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切都為秦的統一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時的打仗,後勤保障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平原地區,一個兵需要一個人的保障,在山地就需要兩個人。比如在秦國滅楚之戰,秦軍出動了60萬人,持續了半年,所以需要進行保障的人力、物力就很大。而其他國家都很難做到這一點。在這次戰爭中,秦軍採用了反客為主的戰術,就是到達楚地以後,採取防禦為主,而楚軍因為種種問題,卻採用進攻的戰術。最後楚軍在移動的過程中被防禦的秦軍一舉擊潰,進而全殲。秦軍能夠在敵國的土地上進行長期的防禦,表明它有很強的後勤保障能力。它的後防很穩固,而其他軍隊就差得遠了。所以戰爭從來都是國家實力的大較量,現代戰爭也不例外。沒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財力就很難支撐一場現代的戰爭。

  【不胖老高】請問秦軍士兵的武器是國家配備還是自己出資購買?

  【嘉賓:金鐵木】國家配備,一支百萬大軍怎麼自己配備呢?那根本很難想象。事實上,在咸陽一帶,曾經發現過一個規模巨大的秦國的兵器加工廠,可惜當時沒有重視,而被填平了。

  【wjh198052】秦國統一中國的軍事戰略,最早是誰提出的?

  【嘉賓:金鐵木】春秋戰國是一個特殊的年代,那時候的英雄我們很難去理解,事實上當時各國的君主都想統一中國,秦國有統一的想法應該是在秦孝公的時候。

  【柯裏亞普魯日尼科夫】請問在秦俑坑中是否發現除皮甲、石甲外的其他類型的盔甲,如銅甲和鐵甲。是否發現頭盔,謝謝。

  【嘉賓:金鐵木】沒有發現,據我所知,我在秦俑館前後待了兩個多月,頭盔也是石頭做的。

  【kaza】張老師:您認為北方秦軍行動遲緩的原因是什麼?

  【嘉賓:張連松】請問您指的是哪一場戰役?

  【柯裏亞普魯日尼科夫】應該是指秦末秦國遭到滅頂之災的時候,北方防範匈人的三十萬秦軍南下速度為何緩慢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片子中提到過。

  【嘉賓:張連松】到了秦代滅亡之時,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當時趙高專權,蒙蔽視聽。當十幾萬農民起義軍打到咸陽附近的時候,它才如夢初醒。但當時趙高和丞相李斯都沒有任何主意,最後還是擔任少府的章邯提出赦免修驪山墓和阿房宮的刑徒組成軍隊去抵抗農民起義軍,少府本來是負責稅收的,不是負責打仗的。最後秦二世就命章邯擔任秦軍的統帥,帶領這些部隊去打仗,同時,調北方匈奴的王離部隊會師。因為從邊關到咸陽還有1000里以上的路程。在當時的運力下,很難及時趕到。而且還不是全部人馬全部拉過來,北方匈奴的部隊是秦軍精銳中的精銳,這支部隊的表現關係著秦王朝政權的安危,後來這支部隊趕到後,打了很多勝仗,擊潰了楚軍。但王離部隊是受秦軍統帥章邯指揮的,在戰勝楚軍後,又被調去攻打趙國,結果給楚軍以喘息修整之機,後來在巨鹿之戰中,全軍覆沒,王離被俘。如果這支部隊能夠正確使用的話,可能會有另外一個結局。王離部隊覆滅,秦軍的戰鬥意志就崩潰了。所以最後章邯也率領其餘一二十萬部隊投降了。

  【空中補給站】問一個問題,請回答。好像當時的楚國是個聯邦一樣的國家,是嗎?為什麼在秦統一中國多年後,各諸侯國還能進行有領導、有組織的反抗。秦中央政府沒進行過類似“斬草除根”的行動?

  【嘉賓:金鐵木】秦始皇認為,所有六國的土地都是他的,六國的國民也是他的,不用“斬草除根”,因為本來都是他的子民。時間太短,所以,六國的貴族還有力量,有組織的反抗。

  【柯裏亞普魯日尼科夫】請問各位嘉賓對秦末秦軍輕易被楚軍粉碎有何看法,儘管戰鬥力隨時間而下降是封建時代所有軍隊的必然命運,但此時距秦滅六國不到十五年,秦軍的戰鬥力似乎不可能下降得這麼快,而且與楚交戰的畢竟還有北方駐屯軍。

  【嘉賓:金鐵木】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在秦始皇死後,整個帝國已經在崩潰的邊緣,軍隊作戰根本就沒有國家的支持。

  【不胖老高】當揭竿而起後,秦在原六國的統治秩序已經崩潰,地方官員已經根本無法維持有效管理,導致出關的秦軍實際上已經失去有效後勤支持,再加上秦二世的大情洗導致的士氣低落。

  【嘉賓:張連松】秦軍從統一天下到失去政權,戰鬥力經過了一個急遽下降的過程,秦統一天下用了15年多將近16年,秦朝的統治也維持了15年,也有人説,這是兩個15年。為什麼意志強大的軍隊在奪取政權以前勢不可當,而在奪取政權以後短短的15年節一敗塗地,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實際上,軍隊的戰鬥力,特別是士氣,是與國內政治環境密切相關的。秦統一中國以後,中國是百廢待興,戰亂後的老百姓盼望著有一個恢復的時期,但是秦始皇只給中國人留下了短短的7年就開始大興人力、兵力去搞建設,開拓邊疆。先是派了30萬大軍對付匈奴,隨後又派出50萬大軍征服百越,匈奴之戰雖然時間不長,但軍隊始終留在那裏,而且又大興土木修築萬里長城。萬里長城的修築用了12年,後期用了100萬人,就是50萬民伕,50萬部隊。條件十分艱苦。征服百越的戰爭用了11年,就是到了秦王朝滅亡的前期才剛剛結束。而且這50萬大軍始終留在了南方。然後秦王朝又大興土木,建阿房宮和驪山墓,用民伕70萬,再加上在各郡縣服役的軍隊徵集的人口就達260多萬,超過了當時中國男人的一半,這樣去掉了老人和小孩,等於把所有的男人都徵調去了。所以國內民怨沸騰,妻離子散,這樣的大環境必然對軍隊的士氣造成嚴重影響。而且秦軍的精銳都是在南方和北方,另外有10萬大軍防守京師咸陽。中原地區沒有主力部隊,所以當陳勝、吳廣以900人起義的時候,很快奪取了很多郡縣,並且點燃了反抗的烈火。所以秦軍處在一個十分困難的境地,農民大起義對士兵的影響是很大的。它的將帥、武器裝備雖然大都是統一戰爭時的,但是士兵的戰鬥意志已經發生了變化了,所以戰鬥力也就談不上了。

  【空中補給站】紅軍對“婁山關”有體驗。秦軍在征戰的時候所用的地圖到底準不準?

  【嘉賓:金鐵木】我們今天考古發現最早的木板地圖是秦始皇八年的時候製作的,雖然它不能完全體現秦人的這種測繪製圖水平,我們完全可以想象,秦人的軍事地圖肯定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秦軍南征的時候,五十萬軍隊如果沒有相當發達的軍用地圖的話,根本不可想象。

  【panguanzhe】請問弩和弓的射速有多少?

  【嘉賓:金鐵木】問過幾乎所有關於古代軍事方面的專家,大家好像跟你一樣,到現在還是個問號,因為關於這種問題的研究需要大量的金錢來支持,也需要一個西方式的研究體制來支持,至少我知道,現在還不行,很多類似這樣的問題都沒有答案。

  【空中補給站】請問當時有沒有連發武器?

  【嘉賓:金鐵木】當時肯定有連發武器,《史記》裏面就有記載,秦始皇陵裏面就有一種叫做連弩的兵器,司馬遷説的。

  【夢回秦朝0】張老師,秦朝最牛的兵器是甚?

  【嘉賓:張連松】應該是弩和秦劍。弩主要是遠距離殺傷,在當時關東六國中還沒有類似的武器。秦劍主要是近戰制敵。

  【夢回秦朝0】那兩者最牛的是甚?

  【嘉賓:張連松】應該是勁弩。

  【thisislife】秦趙長平之戰,戰場面積長寬幾十公里,近百平方公里,在這麼大的戰場上,秦軍還能完成大規模包圍、奇兵突擊等戰術動作,一般的鼓號旗幟,在這樣的遼闊戰場上已經失去作用,請問秦軍各部隊是通過什麼聯絡和協調呢?

  【嘉賓:金鐵木】你的問題特別尖銳,這也是我曾經想過的一個問題,五六十萬人的一支軍隊怎麼調度、怎麼指揮?我敢肯定世界上在目前沒有一個人能準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當時的秦軍統帥白起究竟怎麼指揮他的軍隊,沒人知道,這本身是一個特別好的紀錄片選題,希望有像張老師這樣的專家去研究這些問題。

  【thisislife】都説漢的制度繼承秦的很多,為什麼秦動員數十乃至百萬大軍連續征戰百年國力未見衰弱,而漢武帝擊匈奴幾十年就造成天下戶籍大減,國庫空虛,動員體制有什麼不一樣嗎?

  【嘉賓:金鐵木】華裔美國歷史學家黃仁宇講過,秦的動員體制是難以想象的,水平之高最終造就了秦帝國的誕生,漢跟秦的動員體制在細節上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我對具體的細節東西了解不是太多,需要去翻更多的資料,你的問題我個人認為特別深刻,這應該是學歷史的碩士或者博士一個特別好的論題。

  【不胖老高】結果不同的原因大致就是,秦時代,是七個以長期動員體制維持的國家相互交戰攻伐,因此百姓的承受能力不得不如此之高。但是進入漢以後,國家就無法以長期動員體制維持對外戰爭,國家資源首要是維持統治秩序。另外一個影響很大的因素就是,隨著距離拉長所帶來的效率遞減方程式,導致資源的投入和産出的對比猛烈提高。

  【嘉賓:金鐵木】你是一個對歷史很有研究的人,我只要做有關歷史的紀錄片一定向您請教,很真誠的。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