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車行天下 > 正文

“紅旗飄揚”——紅旗車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6日 09:26)

  1958年4月的一天,寒意籠罩著初春的東北大地,在長春市西南郊外一片簡陋的廠房裏,一些工人們正忙於一個特殊的任務:他們正在加緊趕制一輛造型別致的小轎車。直到今天,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輛汽車的存在,但是從它開出廠房的那一刻起,就註定要在中國社會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三排座高級轎車

  如今轎車已經越來越多的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而且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汽車品牌可以供人們選擇。但是如果我問你:哪一個品牌才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轎車品牌時,我想很多人都會説:紅旗。不錯,紅旗轎車是我們國家獨立自主創立的汽車品牌,甚至在很長時間裏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一個標誌,被稱為我們的國車。紅旗轎車誕生於一個特殊的年代,也許這註定了它將經歷不同尋常的歷史命運。

  在北京東郊一個汽車城的車庫裏,並排停著幾輛樣子古樸的汽車,在這個陰冷的大廳裏,只有一個人在默默地擦拭著這些破舊的汽車上的灰塵。

  他叫雒文有,這些汽車是他的收藏品,其中有幾輛是四十多年前新中國生産的第一代紅旗牌轎車。老雒從80年代起開始收藏老紅旗轎車,目前,他成為中國收藏老紅旗車數量最多、型號最全的人。

  雒文有 承德老爺車協會會長 因為紅旗車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獨立自主創立的品牌,而且紅旗車外形呢有一種莊重大氣。小時候從電影裏看到紅旗車一齣來就顯得很莊重,所以特別喜歡它。

  這些曾經顯赫一時的紅旗轎車如今被停放在冷清的車庫裏,只有老雒陪伴著它們,成為一段並不遙遠的歷史記憶。那麼四十多年前,紅旗轎車是如何誕生?之後,它又經歷了怎樣一波三折的命運呢?

  時光倒回四十八年前,時任第一汽車製造廠副廠長的郭力,接到了一個特殊任務,他和他的工人們要為新中國製造第一輛小轎車。一年前,第一批解放牌卡車才剛剛開下生産線,但是對於製造小汽車,無論哪一方面,郭力都有些準備不足。後來繼任轎車廠廠長的王振對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

  王振:(原轎車廠 廠長)什麼原因呢,當年蘇聯給的是吉姆和吉斯110,吉斯110給中央領導同志用坐車,吉姆給部長們,後來中蘇關係破裂以後,他配件不給了,所以咱們許多車啟動不起來了,所以那時候咱們中央領導同志嚴重缺車。

  樣車設計在1957年11月如期開始。在簡陋的條件下,人們能選擇的辦法似乎只有一個:倣造。但是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個技術人員,工人們從來就沒有見過小轎車,對他們來説,即便是倣造,也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第一輛樣車直到第二年的5月12日才告完工。

  這輛第一次出自中國工人之手的小汽車被命名為“東風”牌小轎車。雖然是倣造,但在車身設計上卻有著鮮明的中國色彩。世界上經常用龍來象徵中國,因此工人們打造了一條銀色巨龍作為車標,車的尾燈被設計成古代宮燈的樣式。車的側面,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字樣,是毛澤東主席的親筆題詞。

  吳洪葉:但是在前邊的東風,原來送的時候是漢語拼音的字樣,首長一審查,説不行,像外國車,連夜在新聞畫報,在北京找的,找蘇東坡寫的東風。在中南海懷仁堂的草坪上,毛主席和林伯渠就坐了,坐了以後就非常高興,説終於坐上我們自己的小轎車了。當時我們剛剛建國時間也不長。

  東風牌轎車一共製造了30台,這臺停在第一汽車製造廠樣車庫裏的東風轎車,就是當年生産出的第一輛樣車。2000年,這輛車到香港展出,引起巨大轟動。

  吳洪葉:所以到香港,一摸,哎喲這是老爺車,後來有個小子就喝多了,就找到我,找我,這車賣不賣,我説不賣。不賣怎麼在這展覽,你説多少錢吧,你説錢就行,奔馳,大奔多少錢,纏得我呀,旁邊還有拍電影那樣的,工作人員吧,打手吧,後來我説,這樣吧, 你要實在想要, 我給你出個招,你把汽車廠買了,這車就是你的了,那小子一聽,完了,走了。

  實際上,這個故事也正好是説明了,第一輛東風轎車是中國汽車工業創業初期的代表,它的價值不是用多少錢就可以買斷的。第一輛東風轎車可以説是全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比如説車身的漆使用了當時最有名的福建大漆,福建省最有名的師傅被請到工廠親自給東風車上漆,經過反復烘乾和上色,一共要上七遍才算完成,車的座椅材料採用的是最好的杭州織錦。但是,由於是第一次製造小汽車,技術不成熟,東風轎車經常發生故障,最終它也沒有批量生産,所以今天,多數人並不知道有這麼一輛車的存在。但是,東風小轎車為後來人們製造高級汽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第一輛紅旗

  1958年7月1日,製造高級轎車向八一建軍節獻禮的命令正式在第一汽車製造廠傳達。但是這一次,工人們只有一個月的時間,這似乎更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程正:既沒有資料,也沒有經驗,更談不到什麼跟我們合作的單位,都沒有。當時我們惟一有的是一輛人家用過的美國克萊斯勒帝國牌的轎車。那麼這車當時還算是先進的,惟一的依據就是這一點。

  一個月的時間,人們不可能按照科學程序進行設計和試驗,工人們只能又一次開始了爭分奪秒的倣造。但這一次,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難題。

  程正:是製作V8發動機,V8發動機到現在,在世界上仍舊是一個鑄造的尖端。缸體非常難的,我們當時的鑄造都是很簡單,人工翻砂。

  但是V8型發動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它的缸體結構非常複雜,用人工翻砂的工藝來鑄造,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在鑄造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砂眼和氣孔。對於要求高度精密的汽缸來説,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工人們夜以繼日地工作,出來的卻是一個接一個的廢品。他們能否做出符合要求的氣缸體鑄件呢?

  程正:一百件裏可能只有一兩件是合格的,把一兩件合格的拿出來去加工去,其他的是廢的。但是這想起來這不是工業,這是荒唐的,但是作為科學實驗,這種精神是非常可取的。

  另一個車間裏,車身的製造同樣遭遇了困難。按照要求,車身必須是獨創的外形,但是工人們卻沒有一張圖紙。設計人員根據畫出來的效果圖,做成與實物一樣大小的油泥模型,讓工人們按照模型去手工敲制車身部件。

  程正:當時做很簡單,做油泥模型,模型做完了1:1的,模型拿出來,工人照著模型去做成他那個鈑金件。做一個木胎,倣這個模型來做,這個模型就變成惟一的依據了,但是做模型最少要一個多月,我們加在一塊整個車的時間就是一個月,我們不可能做。所以我們就24小時連軸轉,大兵團作戰。敲完了我們定造型,自個兒修修改改,就這樣我們這個車不到一個月吧,就做出來了。

本篇文章共有 2 頁,當前為第 1 頁